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寒门首辅养成记 > 分卷阅读69

寒门首辅养成记 分卷阅读69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6: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府又细问了?几句,随后?才指着面前这片还泛青的稻田:“这几亩地种?的晚才如?此?”

“不是,这片稻田熟得晚,主要是因为稻种?跟其他的不一样。”

“哦,哪儿来的稻种??”

“云南府西南一处山寨里弄的,听人说这种?矮脚稻结穗多?,不怕风吹,我种?来试试。”

田知府蹲下细瞧,这些青杆儿稻穗确实比已经黄了?的稻穗长?得矮一些,稻穗他也仔细数过,一棵苗比本地稻穗要多?出一两枝。

“米粒瞧着也要长?些?”

“是,品种?不一样。”梅长?湖点点头。

仔细对比着看了?好几遍,田知府这才道:“等你这片稻田收获了?,一亩地产多?少稻谷,又是如?何种?的,你给本官写封信来。”

田知府心细,随后?又道:“回去我交代门房,你叫人把信送到田家门房。”

“好,回头等收粮了?,我给大人送一百斤稻谷去。”

“多?谢你慷慨,一百斤就不用了?,十斤即可?。”

田知府看新稻看了?许久,已经午时了?,梅长?湖早就打?发人家去准备饭食,也不用大鱼大肉,寻常农家饭菜即可?。

梅长?湖邀田知府用饭,一顿普通农家饭招待田知府,田知府见了?十分高兴,两人就跟寻常好友一般,饭桌上还聊起了?家常话。

“秋收开始了?,等十月交了?税粮,村里百姓定会?卖粮,今年杨家他们可?会?来县里收粮?”

田知府笑道:“不止杨家,其他几家粮商也会?来县里买粮,价格跟去年差不离,不过杨密应该来不了?了?。”

梅长?湖客气道:“杨家家大业大,收粮这种?小事交给管事办即可?,本不用他亲来。”

田知府大笑:“倒不是因为这个。”

“那是因为什么缘故?”

“杨密前几日成婚了?,再过几日他应会?带着新娶的妻子去益州府祭拜祖先,没空管收粮的事。”

梅长?湖也笑了?起来:“成婚了??好事呀!我就说,杨密这样聪慧有本事的年轻人,早就该成婚了?。”

田知府并不知道杨家和梅家有过隐晦的纠葛,说到杨密也没藏话,他笑道:“别看杨密在外头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实则眼?光高着呢,他若是愿意成婚,早就成了?,也不会?拖到如?今。”

“杨密娶的这位应该不是普通人家吧。”

“杨密之妻原是汉中府李家的大女儿,李家的当家人是个品级不高的武官,在当地有些名声,跟杨家比起来也算普通人家。”

话可?不能这么说,掌握出川要道的汉中府武官,对于益州府大族杨家来说算是难得的好婚配。

这话在梅长?湖心里过了?一遍,他笑着喝了?口?汤:“杨家已是大族,娶亲之事年轻人满意即可?,不需大族联姻。”

田知府笑道:“婚嫁之事上,还是你们想得明白。”

像田家的亲戚们,田家因他做官起来了?,家里亲戚婚嫁都是往上够,选姻亲只管官儿大不大,钱多?不多?,田知府劝了?无数回,好话都说尽了?。

田知府说话点到即止,梅长?湖这样的人精还是猜出了?一二。

田知府靠读书起势,靠本事在朝堂立足,他再厉害毕竟只他一个,独木难支,家里没底蕴,穷人乍富不给他拖后?腿就不错了?。

用了?午食后?,田知府带着人骑马去巡视其他村子,梅长?湖亲自把人送出村去。

等客人走了?,白里正过来问:“梅老爷,今儿来的贵客是谁?可?是来看粮食的粮商?”

“不是来买粮食的粮商,不过贵客是从叙州府过来的,跟我说今年的粮价跟去年差不多?。”

白里正高兴道:“这个价不赖,可?以卖。”

梅长?湖白嘱咐一句:“有钱使自然好,不过叫我看,粮食比银钱重要,若是家里还过得去,我觉着宁愿去城里找点短工挣钱花,也比卖粮来得好。”

“梅老爷说的是,我家今年准备多?囤两石粮食。”

“那感情好。”

白里正还有事要忙,跟梅长?湖闲话了?两句就家去了?。

梅长?湖也慢慢走回家,路上碰到村民打?招呼,他也笑着点点头,心情十分不错。

好呀,杨密成婚了?,以后?就不会?惦记他闺女了?。

第36章陪嫁丫头

杨密成婚的?事对梅家人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不过不用跟杨家有牵扯,还是挺让人心情愉悦。

大好的?日子,就要做点开心的?事,渔娘给她的?话本定名为《青云志》,开始写?第?一章了。

开始写?话本后,渔娘去孙家就不像之前那般勤快了,策论虽也还写?着,改成七八天上交一篇。

对此孙浔很习惯,温子乔却有些遗憾,以后不能常见到精彩绝伦的?策论了。

先生还未专门教过他写?策论,温子乔这些日子以来日日看梅小姐的?策论,总结出许多心得?。写?策论这事儿除了眼界之外,写?作技巧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事。

不过不管怎么说,像梅小姐这样简单得?像信手拈来的?策论,还能每篇都得?先生夸奖,说有可取之处,就很难得?了。

孙浔看出了温子乔的?心思:“你不要只看到渔娘文章里的?技法,你看她行文时一句接一句的?雄辩之语,用典更是信手拈来,词句讲究且点题,这些都是硬功夫,都是她多年勤学苦读累积来的?。”

“多谢先生提点,学生记住了。”

“用心读书是其一,其二你还要多体悟百姓困苦,朝廷治理?之法,这样你的?文章才能写?到实处。”

“是。”

温子乔想到了梅家那一座偌大的?书楼,想了会儿又按下了心思,如今他四书五经都还未全部学通,还不到读那些书的?时候。

读书的?苦和甜,只有真正在读书的?人才知?道。

埋首书堆,读书之人不知?春秋,不知?不觉秋天过了大半,到了深秋时节,田地里的?粮食收拢归仓,枝头树梢的?各色瓜果也慢慢没了,草木变黄凋零,早晚的?山村里,空中飘起了一层薄雾。

梅家后厨房。

一大早,厨娘摇动辘轳打起来一桶水来,厨娘们从桶里舀了一勺水洗手洗脸,准备做早食。

“昨儿去街上买秋菜,听卖菜的?农妇说近来天气冷得?快,他们在河边洗衣洗菜,河水凉手得?很,还是咱们的?井水好,洗手还有点暖乎劲儿。”

正揉面做包子的?厨娘笑着附和:“井水冬暖夏凉,且还甘甜,哪里是河水比得?了的?。”

“村里各家各户都是三四代同?堂,一大家子十几口?人都算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