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寒门首辅养成记 > 分卷阅读19

寒门首辅养成记 分卷阅读19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6: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哟,梅羡鱼,这一年你读书偷懒,人情世故倒是熟练了不少嘛。”

“笑话谁呢?这点道理我还能不懂?”

两人边走边吵,路上碰到街坊,还要问好一二,到家门口了,两人哼哼一声,分开各回各家。

渔娘去主院请安,爹娘都不在家,只有二郎在屋里玩木马,伺候的小厮端着温水喂他,看模样午觉才刚睡醒一会儿。

渔娘摸摸弟弟的脑袋,扭头问屋里的大丫头:“明秋,我爹娘去哪儿了?”

“回小姐,老爷和夫人去城外驿站会友去了,未时才出门。”

“去驿站?会友怎么会去驿站?怎么不请到家里来?”

“奴婢不知,听门房那边说,来的远客姓林,路过咱们南溪县,要往嘉定州去,或是夫人那边的亲戚?”

渔娘也猜不准,只交代明秋:“爹娘回来了,叫人去西院叫我。”

“是。”

渔娘拉起弟弟:“走,姐姐带你去园子里走走。”

梅二郎不愿意动弹,双手抱着木马:“不去。”

渔娘才不管他乐不乐意,直接说:“今儿你要不跟我去园子里逛两圈,晚食按照你原本的饭量减一半,你自己选吧。”

“爹……”

“爹答应也没用,我说不给就是不给。”渔娘瞪他。

梅二郎想了想,这才从木马上下来,主动牵着姐姐的手去西跨院走路。

夕阳西下,院子里吹起了微风,墙角种的那棵银杏树绿意盎然,还没变黄。

“再过一两月银杏就要黄了,金黄的叶子落了一地,到时候姐姐带你来树下捡叶子玩儿。”

梅二郎牵着姐姐的手慢吞吞走着,绕着院子第三次走到银杏树下,他不想走了,一屁股坐下:“姐姐说,走两次的。”

“你这个臭小子,小脑袋瓜里除了吃就是跟你姐姐我作对了是不是?”

见他真不想走了,渔娘把他拉起来:“不走就不走了吧,跟姐姐去书楼玩儿。”

书楼共三层,渔娘带着弟弟上二楼,二楼木地板上铺着厚实的羊绒毯子,把二郎放毯子上,又给他一本她亲手画的云南府美食绘本。

“小心着点翻,弄坏了可就没了。”

“哦。”

梅二郎一屁股坐下,旁边伺候的丫头忙拿来柔软的干帕子,给小郎君擦汗,又给后背垫了一张,以免息汗小郎君着凉。

渔娘坐在自己的圈椅上,盯着挂在对面架子上的舆图瞧。

舆图用工笔大概描出了马氏王朝两京一十三省大概的轮廓,其中巴蜀和云南府的地图画的较为详细,所有州府和县城、河流都标记上了。

嘉定州,在叙州府西北方向,走水路是最顺畅的,她跟着爹娘去过一回,跟先生和师娘访友去过两回,峨眉山就在嘉定州呢。

“阿青,给我把《川北食货志》找出来,我瞧瞧。”

阿青连忙去书架上把主子要的书找出来。

姐弟俩,一个坐羊绒毯上玩,一个坐在窗边看书,梅长湖和林氏过来,就笑了。

梅长湖抱起儿子:“你们姐弟怎么都不说话?”

“爹,娘,你们回来了。”

渔娘放下书,拉娘亲过来坐。

渔娘亲手给爹娘倒茶:“听说你们下午去驿站访友去了,还是个姓林的,怎么不请到家里来?”

林氏端起茶喝了一口,笑道:“来的人是我娘家族亲,他家去嘉定州做生意,在南溪县要卸一批货,货卸完着急要走,没空闲来家里,我和你爹就去驿站见见人。”

林氏拿出一封信给女儿看:“从京城带来的信,你大舅上月升任兵部五品郎中了。”

渔娘高兴道:“好事啊,二舅在外领兵,大舅又升任兵部郎中,舅舅家这是要起来了。”

林氏也很高兴:“自从你外祖父没了之后,林家在武将家族中一直说不上话,如今总算出个五品官了。”

渔娘的外祖父是前朝武将,他去世时时间很巧,人没了没几日,两个儿子请了一月丧假回老家送葬,这时原本还在浙江一带的马家军突然走海路打进北京城,等两位舅舅从老家赶回京城时,已经改朝换代了。

当时京城打下来了,但各地还未平定,林家两兄弟毫不犹豫转投新帝,从小兵做起,两兄弟靠着军功,十多年了,这才一步一步爬上来。

林氏为娘家两个哥哥高兴,更为自家高兴。虽然相隔遥远,娘家越好,以后也能对她的一双儿女帮扶一二。

渔娘看完信后,问她爹:“要不,咱们问问大舅舅,那件事到底是真是假?”

梅长湖摇摇头:“不好问,你大舅舅才升兵部郎中,送信路上若是出什么岔子被人知道,你大舅舅的前途可就毁了。”

当今皇上靠领兵打仗起家,入住京城后,对京城官员家眷的控制力不是前朝皇帝能比的。

梅长湖笑道:“好好读你的书吧,五品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你舅舅家到底慢慢起来了,咱们家多个庇护,就算有什么事,也落不到咱们身上。”

渔娘看了眼弟弟,好吧,弟弟长大还早,如今还不是他们家着急的时候。

第12章前来的贵客

家里的事情不用渔娘操心,外头的事情有她爹顶着,她一个小娘子,只需操心每日怎么应付功课。

渔娘悲伤地发现,好像叫王苍说中了。

先生如今腾出空手来,真要狠抓她的学业,之前落下的功课,都要一一补上。

从这天起,渔娘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已经放下的四书五经要重新拿起来,先生用提问和写策论的方式给她查缺补漏,搞得渔娘每日不是在背书就是在写策论。

这还不算完,应付完先生那儿的功课,稍微有点空闲时,还要跟着师娘熏陶琴棋书画。师娘弹琴时,若不是不停地喝茶,她感觉自己脑袋一歪,就要靠着矮榻上的绣花软枕睡过去。

渔娘忙得恨不得住在先生家,连来回家里的这点工夫都省下了。

渔娘简直想叫老天爷救命,她一年多没有这般忙了,她都忘了之前读书是这般辛苦。

她还未完成的云南府舆图彻底放下了,过年之前,估计她都不会有空闲看她心爱的各类杂书。

放羊这么久,一下被先生抽着鞭子狂奔,坚持了半月后,渔娘有些受不了,跑去找爹娘求情。

“初六淼娘过礼,我礼到人不到,那天我写整整了三篇策论!重阳节本该登高望远,你们两个带着二郎出门玩儿去,先生和师娘也去了,只留我一个人在家读书,天天写字,日日读书,贺文嘉考秀才那两个月都没我用功。”

渔娘越说越觉得自己委屈:“以前也不是我偷懒,先生忙着王苍和贺文嘉考秀才叫我自己读书的,怎么如今就不认了,还叫我重新读一遍。”

“你之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