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寒门首辅养成记 > 分卷阅读15

寒门首辅养成记 分卷阅读15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6: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继续养着。”

渔娘道:“娘您别担心师娘,李道长给师娘开的食疗方子我都记着呢。”

于氏握着渔娘的手笑着跟李道长说:“也不知道我和她先生上辈子做了什么好吃,未得一子,却有渔娘这般体贴关心着,我和她先生心里呀,就跟喝了蜜水一般甜。”

阮氏有些羡慕:“还是小娘子贴心,我生了两个臭小子,要么长大往外跑了,要么整日在家气我。”

于氏笑道:“你家大郎成婚也有一载了吧,你且等等,左不过二三年,给你生上一两个孙子孙女,贴心的孩子多着呢。”

“我也盼着呢。”阮氏露出期待的笑容。

诊也看完了,茶也喝完了,他们也该告辞了,他们正要走时,李道长叫住他们,拿出一封信来。

“我与几位居士相交多年,有一事,我想告诉诸位,还请诸位不要外传。”

梅长湖和孙浔对视一眼,孙浔作出决定,接过信:“还请道长放心,我们绝不会外传。”

信不长,孙浔看完信后脸色严肃起来。

“师弟你也看看。”

梅长湖看完信,把信传给林氏,林氏又传给于氏,于氏看完传给阮氏,最后到渔娘手里。

当今大皇子病入膏肓!!

渔娘心头一惊!

当今大皇子素有贤名,皇帝曾在公开场合夸过大皇子孝顺聪慧,这可是皇帝最看重的皇子啊,还是嫡长,这要是没了,那还了得?

大皇子的亲娘出身普通,这样一个身后没有母族掣肘的皇子,没有世家影子的皇子,无论是对皇帝个人的喜好来说,还是对朝堂格局来说,都是一个十分好的继任者人选。

大皇子若是死了,平衡被打破,好不容易安定了十来年的天下,指不定又要乱起来。

别忘了,皇帝扶持的寒门还未成气候,大世家却缓过劲儿来了。

梅家、贺家、孙家都不是普通人家,世家和皇权之间的权力争斗如何惊心动魄,他们曾旁边过,也是知道的。

“罢了,咱们这些偏安乡野之地的人也左右不了朝堂之事,交给天意吧。”

梅长湖一句交给天意,孙浔苦笑:“若是上天……可惜了百姓。”

林氏温声道:“多谢李道长的消息,让我们早有准备。”

“林居士不必道谢,我也只是恰好收到这个消息罢了。”

李道长摸摸弟子的细软的头发,李晓月扭头冲师父笑。

午食了,三家在白云观用了一顿素斋,留下些香火钱,就下山归家了。

明明刚过午时一会儿,走出大殿,山风吹过来时渔娘浑身一抖,汗毛都竖起来了。

“阿娘,您冷不冷?”

“不冷,这暖烘烘的天气,哪里就冷来着。”

李道长牵着徒弟送走三家人,李晓月一蹦一跳的:“师父,梅家小娘子心地好,对我也好。”

李道长笑道:“你师叔说梅家小娘子命格不错,人品好,命定然会更好。”

“嗯。”

李道长有事要做,给徒弟安排了课业打发走。李晓月捧着一本医书去静室,见师叔师姐们在默读经书,她也翻开她的医书默读起来。

白云观大殿,李道长念经念到一半,突然停下,闭上眼,诚心拜了三拜。

弟子是个半路入道的修道者,俗心未除,请三清上尊原谅弟子。

过了片刻,大殿里又响起了念经声。

第9章渔娘被训了

南山上风景独好,但到底寂寞了些。从山上下来,回到清溪村,田地里的粮食,路旁小儿嬉闹,鸡鸣狗吠,房舍飘出来的袅袅炊烟,归家的农人,这才是人间盛景。

赏着乡村景色,孙浔长舒一口气,只盼老天垂怜,让百姓们多过几天好日子吧。

今日走了这么多山路,即使大家心情都不怎么好,胃口还是好的。

吃完晚食后,渔娘陪她娘去院子里散散。

梅长湖站在院子里一株梅树下,唉声叹气。

孙浔见师弟心情不振,就道:“也不用如此沮丧,李道长从亲友处得到些许消息,也不知道真假,或许事情尚有转机。”

梅长湖试图安慰自己:“也是,皇宫里的医术圣手多得很,说不准咱们看到信的时候,贵人的病已经治好了。”

渔娘没有先生和她爹那么乐观,这个时候,简单的风寒感冒都能死人,更别说得其他什么大病了。

渔娘提议:“爹,您给淮安那边去封信吧。”

梅长湖嗯了声,确实该去封信问问。京城若是生了变动,皇帝扶持的寒门和世家之间的斗争避免不了,主支那边就别把生意做太大了,还是稳着些好。

阮氏踌躇片刻,才道:“我有件事想请教孙先生。”

“阮夫人客气,您请说。”

“我家两个孩子都将走科举之路,我听我家老爷说,天下承平,皇威日盛,且又肯扶持寒门及我等小家族,只要孩子认真读书科考,自能走出一条大路来,这以后……”

“阮夫人毋需着急,二郎先不提,只说大郎去东山书院读书才两三月而已,明年二月会试大郎不会去,离下一回春闱还有三年有余,你别急,且看个一二年再说。”

阮氏眉头微松:“不怕先生笑话,我膝下就这两个孩子,家里日子尚且过得去,若是叫他们去刀枪冷箭中博取功名前程,我宁愿他们在南溪县过一辈子悠闲日子。”

阮氏有两个儿子,林氏只有一子,她心里无比认同阮氏的话,无论什么高官厚禄,都比不得孩子的安康。

梅长湖轻吁口气,忍不住叹道:“岁月静好无波澜,祈愿平安度流年。”

当今皇上是个能人,作为小老百姓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以为能长远,没想到太平日子这般难求,这般脆弱。

晚上熄灯休息,梅长湖和林氏都睡不着,两人说着以后的打算。

梅长湖:“世事多艰,天下太平了几年,这一二年里,主支那边送了几回信过来,说咱们梅家人丁单薄,想叫咱们搬回淮安,一起把家业做大,恢复梅家上一辈的风光。”

“我当初嫁你时就知你不是个有上进心的,你这般说,肯定是心动过,你是为着渔娘和文嘉吧。”林氏了解枕边人。

“还是夫人知我。”

他们夫妻只得一儿一女,儿子尚小,女儿却大了。

渔娘受她的先生和师娘教导长大,是个心怀宽广的小娘子,十分向往外面的天地,若是把渔娘拘在南溪县这个小地方,叫渔娘寻个本地普通男子嫁了,梅长湖到底有些不忍心。

林氏想到惊心动魄逃难的那一两年,感慨道:“外面的天地未必就是好,只不过渔娘年纪小,没见过外面才会心有向往。”

风光无限,也是危机无限。

就说那些大户人家吧,不是顶有钱有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