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寒门首辅养成记 > 分卷阅读21

寒门首辅养成记 分卷阅读21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46: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外地来的有钱有势的大粮商,那就不一样了。

地里的粮食收割晒干入库了,县衙收税粮的粮库忙碌起来,罗县令这几日都在粮库监督忙碌。

“大人,夫人身边的刘妈妈来了。”

“送饭来的?本官这会儿没空,叫人把饭放桌上,饿了我自会去吃。”罗县令盯着账房算已收的税粮数额。

“大人,刘妈妈不是来送饭食的,家里来了贵客,请您回去一趟。”

罗县令漫不经心:“来谁了?”

小厮忙凑上去嘀嘀咕咕了几句,罗县令惊得眼睛都瞪大了:“你说什么?郑家来人了?”

天下姓郑的人多了去了,在当今官场之上,没提其他,只说是郑家,大概率说的是郑贵妃的娘家,二皇子的舅舅家。

郑家的管家拿着帖子来南溪县拜访一个小小的县令做什么?

这些惹不起的大家族都是无利不起早的,罗县令快步家去,忧心忡忡,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13章耀武扬威的奴才

给罗县递拜帖的郑家人是郑家的二管家,东拉西扯两盏茶的功夫,郑二管家才说出来意。

“罗县令是知道的,北方各边卫百姓不少,那些地方贫瘠,养些牛羊还使得,也能勉强种些粗粮,一年到头要想吃点细粮,那可难着呢。”

“我们郑家原是临江府人,家里做些小生意活命。如今郑家跟原来时又不同了,上面主子吩咐,不能与民争利,要多做些与民有益的事,方可对得起当今的看重。”

郑二管家对着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这才笑着对罗县令道:“今年南方各地都丰收了,我们家想在各地采买些粮食,送到肃州卫、凉州卫、宁夏卫等地,还请罗县令多多帮扶。”

罗县令忙道:“丰年农家丰足,本有卖粮的想法,郑二管家既能解决南溪县百姓卖粮之困,又能解决边卫买粮之需,这样的好事,本官……能帮得上忙的地方,本官自然竭力相帮。”

说完漂亮话,罗县令试探着问:“只是,这价钱……”

“大米分上中下三等,还分南北,平年里,南边米价一斗四五十文钱,叙州府水汽丰沛好种粮,又地处西南,自然是按照南方价算,今年算是大丰年,收稻谷的价嘛,中等稻谷二十文一斗的价钱,定然不负百姓们辛劳一年。罗县令觉得如何?”

郑二管家绕了好大一圈报出二十文的价钱,罗县令听后心里只觉一股怒火起。

罗县令忍了又忍,端着一杯茶一口一口地喝完了,这才缓缓道:“换作往年,二十文的价钱,别说买一斗稻谷,怕是半斗都买不着。就算今年是丰年,就说咱们县里的粮铺吧,今年收新稻的价钱,最少也是三十文一斗。”

“哦,这是贴着钱做买卖?”郑二管家一拍脑袋,故作惊讶:“怪我没想明白,本地粮铺做的是坐地生意,没有运货雇小厮货船镖局等花费,三十文收稻谷,磨出来,以五十文的价卖白米,也算得过账来。”

郑二管家吐起苦水来:“大管家叫我等去各地收粮往边卫送,我们这些管事都觉得不妥,辛苦南北跑一趟,忙活一两月,一个子儿没赚着,倒是沿途托出许多人情去,何苦来哉。我们大管家说呀,咱们郑家跟别家不一样,做的就是为国为民的买卖,赚不赚钱倒是其次。”

罗县令到底是个底层起来的寒门子弟,终是听不过去这等不要脸之言,忍不下去了,语气微冷:“听二管家这般说,南溪县的稻米运到边卫去卖,也是二十文一斗的价钱?”

二管家笑容微收,身体往椅背上一靠,不轻不重道:“我等只是听命办事,至于怎么卖,自然是上头有人做主。左不过,不会叫罗县令难做就是了。”

什么叫不叫他难做?

前言不搭后语!

打着郑家的旗号,一个外八路的奴才就敢在他这个县令面前威胁他不成?

罗县令端茶送客:“南溪县没那些规矩,郑二管家平常做生意,想收粮食去县里收便是。若是遇到什么拦路劫匪,只要在南溪县境内,本官自然会为你做主,这是本官的职责所在。”

话说到这个份上,郑二管家也冷了脸,起身时候撂下一句:“罗县令科考二十余年才得了个官位,想必十分不容易吧。”

罗县令气得站起来,站得顶天立地:“读书虽难,但为官更不易。皇上扶持我等寒门子弟,我寒门子弟自然会以诚报之。”

罗县令只是个不起眼的末流县令,但他是寒门,皇上支持寒门,寒门就是比郑家这个二流世家硬气。

郑二管家冷了脸:“好好好,小的祝罗县令以后平步青云,官场得意。”

郑二管家甩袖子走人。

罗县令回身,右手撑着桌子竟然有些脱力。

“老爷,您……”

罗县令打断管家,立刻道:“你去叫县丞来,就说本官有要事找他。”

“哎,小的这就去。”

罗管家去找县丞时,南溪县码头云来客栈的小厮跑来梅家和贺家,小厮送来掌柜的话,只说县里来了一户姓郑的,听口音是外地人,排场大得很,郑家的管事打听南溪县收粮之事,掌柜问了价,中等稻谷只肯给二十文钱一斗。

小厮送完话就走了,梅长湖和贺宁远两人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是担忧。

郑家,外地人,那么多姓郑的,是哪户郑家?

梅长湖心里有所感:“贺兄,你说会不会是顶上的那户郑家?”

贺宁远明白梅长湖所想,他也不知:“临江府郑家原来做的是丝绸瓷器生意,粮食生意倒是没听说过。”

粮食生意在本地州府做一做就罢了,若是要往返南北做粮食生意,走陆路要打点各州府路官及山匪,走水路要打点各地码头水匪等,走一趟生意要带上大量人手。

一句话,要做大粮商,顶头压得住场面的人、管事的手腕、护卫打手等,都少不了。

“也难说是不是那家,不过临江府郑家若是靠着家里出了个贵妃就想做大粮商的买卖,也说得过去,只是才插进来就欺行霸市,未免太霸道了些。”

“是不是临江府郑家,叫人去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若是呢?若来人是临江府郑家,人家就是想压价买粮,咱们还能如何?劝百姓别卖?”

不卖不可能,百姓还能着钱使呢。

“若真是临江府郑家,那就要看罗县令的态度了。”

梅长湖道:“罗县令大小是个官儿,他若是不肯帮郑家压价,郑家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二十文的价钱太少了些了!

梅长湖眼眸微沉:“贺兄别忘了,郑家可是出了个后妃的,郑贵妃还有个儿子,若真是闹大了,郑家人欺压百姓低价收粮,这是要做什么?”

焉知朝堂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