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北宋骄阳 > 第十二章 梅院定国计(二合一)

北宋骄阳 第十二章 梅院定国计(二合一)

簡繁轉換
作者:梧桐者奇才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9 11:38:5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重建西域都护府?!

赵曙微微愣住了,西域都护府,那是多么遥远的称呼啊!

自从安史之乱后,西域都护府,就已经彻底不存在了吧,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剑南道和辽东都护府!

“十一郎,你此话当真,你可有仔细考虑过,重建西域都护府的难度?!”赵曙压抑着内心莫名升腾起来的激动,沉声问道。

辛羸微微一笑,点头道:“西域都护府的重建,势在必行,其中一切可能遇到的问题,臣也已经有了自己的考量。”

“哦?!”赵曙眼睛微微一闪,问道:“那你好好给我说说。”

“五点!其一,西域多良马,大宛汗血宝马虽然已经极为少见,但终究还有,而且,除了汗血宝马之外,也有其他多余的良马,乃是我大宋必争之战争利器!”

“其二,吐蕃之威胁,想要除掉吐蕃这个威胁,光从中原出兵,百年亦无可能做到,毕竟,吐蕃多高山雪原,大宋禁军,无法适应其中环境!可若是能重建西域都护府,东西两路一起发兵的话,除掉吐蕃,最多五年!”

“其三,西域之大唐遗民,历史记载中,倒是说天宝年间,因安史之乱,高仙芝才不得不放弃了西域都护府,但陛下想必也清楚,安史之乱还没发生的时候,高仙芝已经败了,而且,高仙芝身为异族,每逢作战,皆以数万汉家二郎性命去填,故而,那些大唐遗民,实际上都是高仙芝所抛弃的,可即便如此,大唐遗民们,依然在坚持着他们是汉人的根本!近乎三百年的坚守,臣以为,有必要将他们接回中原,并为他们出气,毕竟,汉时陈汤便曾说过‘有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其四,西方之地,也有着诸多我大宋不曾有的东西,例如大马士革钢,此等钢铁,铸就出来的兵器,尽皆削铁如泥!大宋若欲图强,此为大宋必争之物。”

“其五,陛下想不想成就汉武唐宗一般的英名?!”辛羸说完,直勾勾的看着赵曙。

赵曙本就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而且,从某种程度来说,他更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好皇帝,其勇气,乃是北宋诸多地王中最高者,其见识谋略更是远胜他的儿子宋神宗,唯一可惜的就是,历史上的赵曙死得太早,否则未必就不能给大宋百个世纪的繁华强盛,未必就不能如同汉代的文景之治那般,在后世留下个仁英盛世。

可惜,死得太早,继任的神宗二十不到,血气方刚之间,自然少了几分顾虑,不似赵曙这般稳重,便是任用王安石为相,急切于变法革新,终究将大宋带入了下坡路。

赵曙目光微微闪烁,他可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这样形容西域那块土地,而在辛十一之前,所有的士大夫也好,还是将军武人也罢,或者是儒教文宗,天下之人,人人皆以为西域乃弊土,没有丝毫价值。

可以说,纵观整个中原五千多年的历史,除了秦始皇有过往西的想法,以及隋炀帝也有过扩张的想法外,便是汉武帝,也只是打退了匈奴,便回家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了。

而继承了隋炀帝积累的大唐,也是如此,瞧不上四夷土地,于是,唐太宗李二,得了个天可汗的虚名,便止兵。

否则,以继承了隋炀帝二十载积累的李二,在有着隋炀帝在前面顶着那些流言蜚语和各种残暴不仁的名声,李二其实有机会将整个大唐塑造得如同之后的元朝一般,领土能够覆盖整个亚欧非大陆!

辛羸慢慢的等着,他相信,在他如今这个时代,不管是此时的赵曙,还是之后的神宗赵顼,这两位最具雄心壮志的北宋皇帝,一定会他提出的这些东西感兴趣的!

也幸好,他是来到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两位皇帝,才是真正的最为开明的皇帝,若是早一些,遇到仁宗,辛羸这番言论,绝对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庆历新政之后,仁宗皇帝其实早就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他只想着照顾好大宋。

若是再玩一些,遇到神宗的儿子哲宗,或者哲宗的兄弟徽宗,那么,这种扩张的想法也是断然不行的,因为,哲宗太懦弱,毕竟是少帝,一切由高皇后做主,而徽宗,这就是个被国家大事耽误了的画画儿的,江山什么的,扩张什么的,远远没有他的一幅画重要。

片刻后,果然就如同辛羸猜想的那般,赵曙呼吸略微有些急促起来:“若按十一郎你所说,这西域都护府,还当真必须得重建不可,只是,这中间涉及到了太多事情啊!”

微微叹了一口气,赵曙道:“朝中必定有人百般阻挠,便是你恩师欧阳修,也不见得会同意你这向外扩张的想法,毕竟,儒家讲究内王外圣,对外谦和,对内严苛,严于律己,你以为历朝历代以来,为何不管是明君也好,还是昏君也罢,为何都对依附中原的小国如此优待呢?!全都是儒教那群人啊!”

赵曙摇了摇头,中国虽然不像西方那些国家一般,教权高于皇权,但,不可否认的是,占据主流的儒教,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直在通过某种道德制高点来限制皇权的。

那是从道德上出发的压力,除了敢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和那个放荡肆意、乾纲独断的隋炀帝,整个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帝王会不受到儒教的支配。

便是魏晋年间,在发现汉朝的灭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儒家书生之后,一转儒教独尊,换为道家思想为主流之后,他们依然被那要死不活的儒教给紧紧的限制着!

此时的赵曙也是如此,儒教对于让整个社会变得有序,对于治理国家的确有益处,但,凡事皆为双刃剑,儒教在利于社会利于社稷的时候,却也同样用他规范社会的那一套道德,阻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可以说,辛羸想要改变大宋的结局,想要改变中国被异族凌辱的结局,他所要对抗的,归根结底,并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不合理,而是整个雄踞中华五千年的儒教!

不要以为在宋代的时候儒教没有五千年,严格意义上来说,自从西周趁着商朝攻打东夷灭了商朝之后,儒教就从周礼那一套开始了。

甚至更早的时候,一切规范与秩序和礼仪,都是儒教的开端!

辛羸摇头,却又点头:“臣知晓!儒教之理为双刃剑,利弊参半,所以,臣虽然知道儒教的弊端,却也不会想要彻底革除掉儒教!”

“那当如何?!”赵曙轻声问道。

“由臣来压制住儒教的弊端,由陛下来弘扬儒教对于江山社稷的益处!”辛羸缓缓开口:“臣将站在影子里面,做一切臣该做的!”

也就是他赵曙来唱红脸,辛羸来唱白脸,搭台演戏,将儒教驱使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这”赵曙微微有些犹豫,若是打压儒教,势必要得罪天下文人中的大多数,如此一来,一旦某一日辛羸失势,怕是会不得好死啊!

想到这儿,赵曙莫名的一阵感动,影卫军,果然才是大宋真正的肱骨心腹!

但随后转念一想:影卫军的指挥使有那么容易失势?!除非他赵曙死得太早,否则,影卫军指挥使,是不能无故更换的!

可问题又来了,他年纪比之辛羸大了十余岁啊,若是他死在前边,辛羸被迫斜下影卫军指挥使一职

微微一叹,反正还很遥远,大不了,等他临终的时候,交代接替自己为皇帝的儿子,留着辛羸的职位,直到辛羸也寿终正寝为止。

想到这儿,赵曙缓缓松了一口气,看向辛羸点了点头,却是开口道:“可,但是,辛十一你终究资历不够,且西域都护府重建之事,也需要多加准备,因此,此事过后,朕许你在西域建立一切所需,先准备着,而你,还是好好准备科举吧,待你中了进士,朕会让你先去历练一番,而后,封你为相,只有如此,你才真正压得住儒教那些书生!”

儒教、儒家。也是如同道教、道家一样,有着极为分明的界限,儒家者,通达知理,而儒教者,便是那些只会奉行祖宗道理的腐儒!

辛羸微微点头,但与之同时,他心里面却也有着别的想法,例如,建立一个多元式的学院,将百家尽皆纳入学院之中,打破儒教独尊的局面,一点一点的瓦解儒教的势力,再例如,军校的建立,培养出一批可以拿得出手的中层军官,甚至是高层将帅!

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民族!

这是德国在十八世纪能够崛起的原因!

想到这些,辛羸才发现,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虽然这大半年的时间,他就已经掌控了影卫军,甚至于能够跟赵曙近乎平起平坐的交流了。

但,还差得远啊!

在这张尘世构建的网里面,他还是一只被缠得紧紧的蚊子,还没成为那能够在这张网上面自由行走的蜘蛛,更遑论,想要打破这张网?!

“是,这些臣都是明白的!在回来之前,臣便已经安排人手去联络大唐遗民,同时,也在西域开始构建新的情报机构了,最多一年,情报机构便可以慢慢的完善起来,最多三年,臣便有把握能一举收复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府!”辛羸朗声开口,满脸自信。

赵曙却是摇了摇头:“这样最好,但是,十一郎,先努力为大宋赚钱吧,否则,国库若是不足,再好的想法,也没办法实施的!”

“对了,陛下,臣请先打大理!”辛羸突兀开口。

赵曙一脸愕然,不是聊西域么,怎么聊着聊着便又成了要打大理了?!

大理这几年,可安分得很啊!

“为何?!”赵曙莫名其妙的问道。

辛羸眼睛微微一闪:“臣在天竺看见了大象,曹冲称象的大象!此象高一丈,长三丈,奔跑起来,如同大山一般,能够引发地动天摇之感,且速度并不比战马慢!臣想,先打下大理,沟通天竺,从天竺买来大象驯服,一旦与辽国有战事,大宋也就无需一味的死守,而是可以北上,如此一来,可以先压住辽国,也只有压住了辽国,大宋才能放心的去重建西域都护府!”

这!

赵曙心底泛起忧虑,虽然他也知道辛羸这个建议真的很不错,但通过今天跟辛十一的这一番交谈,他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大宋,似乎会被辛十一给带到一个年年征战的时代去!

不知道是好是坏啊!

但同时,赵曙内心的那一份野望,也被慢慢的激发出来,太宗这个谥号被抢走了,但,武宗这个谥号可还在啊!

若真能括地,真能打下大片领土,将大宋疆域扩大,他死后,在那庙堂之上,将会成为不输于秦皇汉武的宋武宗!或者宋武帝会好听一点?!

“可是可以,朕必定会支持你,只是,其他的事情,就需要你自己去处理了!”赵曙微微开口:“如今国库空虚,且还欠着民间一亿三千万贯的国债,国库没钱的话,朕是不会开战的!”

辛羸微微愕然,但仔细一想,这次挑起西夏和吐蕃的战争,似乎一点收入都没有得到,这特么这仗打得很没有意义啊!

微微摇头,辛羸却是想到了发战争财上面去,毕竟,光靠着那几个产业,一亿三千万贯,啥时候才能整出来?!

“既如此,陛下可否允许臣再次主掌西军?!”辛羸淡然开口,既然要发战争财,那就得趁着西夏和吐蕃还在打仗的时候啊,不然等人家打完了,你还发个毛的战争财啊!

“西军?!”赵曙满脸疑惑。

辛羸开口道:“臣有办法,通过西夏与吐蕃之间的战争,将一亿三千万贯给赚回来!”

赵曙豁然起身,来回走了两步,高声道:“准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院子大厅中,一个小丫鬟快速跑了出来,对着赵曙和辛羸微微欠身行礼:“陛下,辛指挥使,虚一上师请两位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