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灌溉、开荒、播种工具,与百姓房屋的建造,玄龄倒是懂一些。”
众人的心情随着房玄龄的话语而情绪波动。
听到麻布织物的技术房玄龄不懂的时候他们遗憾,但听到后面的话时……
众人的眼神愈加惊恐。
章邯惊呼:“你竟然懂得那么多?”
李世民丝毫不掩盖内心的骄傲,对他们正式介绍道:“玄龄就是相里先生口中说的,教导他新式冶铁法的那位先生。”
房玄龄谦和一笑,道:“如陛下所言,关中有郑国渠,灌溉对百姓来说应该是不愁,但水往低处流,百姓想要灌溉只能挖沟渠,或者使用人力来担。”
房玄龄的话获得一众人的认同。
李世民道:“对,方才的百姓就是这么说的,他们照顾田地几乎要花费他们全部的心血,甚至因此生病劳累,再无其他力做其余的事情了。”
唐朝的农商业发展极其好,尤其是农业,李世民记得他在位期间,因为朝廷对地方的鼓励和发现,有许多与以往不同的农耕工具出现,加快粮食产量的增加。
可惜的是,他只知有此物,但在漫长又复杂的皇帝生涯中,他已经记不得这些农耕工具的样式了
有些倒是记得,但他知道,等做出来早就已错过了秋麦的播种,或许明年后年才能做出来。
此刻的李世民对房玄龄能拿出来的东西超级期待。
房玄龄笑容温和:“我手头确实有一些农耕工具,能让百姓们由下到上相对轻松灌溉田地,也知道比现在所行的犁地更加适合的工具。”
他们本来就在咸阳房玄龄落脚的地方,说着,房玄龄就带他们去了一个地方。
像是一个库房。
李世民他们走近库房就看到几个大东西,随后,这些东西就相继被掀开他他们神秘的面纱。
一个圆筒形的东西,一个犁地的工具,一个……
房玄龄领着人一个个介绍过去。
“这是能让百姓免于担水,能昼夜不休,照顾百亩无忧的筒车;这是让耕地更加便捷的曲辕犁;这是迷你版的水排、牛排……”
章邯和秦小政他们的嘴巴直接张大了。
“拥有了这些,那百姓们耕种可就更便利了。”秦小政道。
李世民和尉迟敬德早已见过这些,现在只是知识回顾而已,章邯那就是对农业的认知不够,但秦小政就不一样了,身为帝王他最知道这些东西能带给百姓耕种的便利了。
房玄龄笑:“对的,这些都是便于农耕的工具。”
也没有阻止秦小政对农具的观摩,他回答李世民的问题:“陛下一开始看到的是咸阳百姓的房屋,并且还想问有何法子能够让百姓的房屋更加坚固对吧?”房玄龄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肯定点头,农耕问题进一步解决了,他就想解决下一个了,他不明白为何秦朝百姓的房子为何都如此潦草。
道:“朕本以为上郡的房子破败是因为边境的缘故,未曾料到咸阳百姓的房屋也是如此残破。”
李世民的话其他人并没有觉得不对,除非特意走到村中,要不然没人知道百姓的生活是这样子的。
秦始皇也从农具的震撼中回过神,继续听下一个物品的介绍。
房玄龄这次并没有直接让人拿出东西,而是带着些苦恼道:“此事的解决方法并没有农具的那么好做。”
李世民他们听得认真,听到房玄龄的苦恼,李世民第一个反应道:“没事,没事,难以解决我们就一起解决!”
其他人点头:“对对对!”
房玄龄眉间的苦恼隐去,对李世民解释道:“秦朝制作房屋主要用木材、夯土、砖石。木材容易获取,夯土也就是咸阳常见到的土墙,乃是红泥、粗砂混合而成。”
夯土墙,就是李世民他们方才在百姓那边看到的那种。
房玄龄说道:“实际上秦朝的宫殿、长城,也用这种夯土制墙,有些钱的人家还会加入糯米浆,但这种夯土更适合的是做砖块与石块的粘合剂,而非直接做土墙。”
他们初唐较少有人用这种纯夯土制墙,更多的也是用来作为粘合。
李世民、秦始皇、章邯等人知道糯米浆,秦始皇道:“黏土和糯米浆能更大程度的粘合墙壁,长城便是如此做的。”
李世民也道:“但是糯米浆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做的,贵。”
别提了,这东西可是粮食啊,种植不易,还拿来砌墙,李世民想都不敢想。
房玄龄赞同:“先皇后五年大兴土木,光长城就要用非常多的糯米浆了,现在的秦朝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植糯米。但用糯米浆作为粘合,在百姓间很少用。”
房玄龄也不卖关子,时间有限,他道:“但只用土是不够的,土只是中间的粘合物,砖才是重点。”
是的,李世民其实很想说为何现在的秦朝砖还没有普及。
古语曾云:秦砖汉瓦。
这不正是说明秦青砖与汉朝瓦片一样使用广泛?那他们的技艺到底是多难,才能让砖瓦不能普及,只有在宫殿、达官显贵家中才能窥见青砖的存在?
李世民的想法房玄龄虽然不知道,但这就却也是房玄龄想要讲的事情。
房玄龄:“现如今的砖瓦技术发展得极好,秦砖作墙板、台阶踏步、地板,处处可见,质地坚硬,是极好的砖料。宫殿、驰道、陵墓、长城皆用其制成,土只是粘合。”
“更有甚者可以说商周时期就已能制作出结实耐用的青砖。”
李世民认同,以前的遗址中,战国时期的条砖、方砖和栏杆砖、台阶砖也是屡见不鲜,他们甚至会在这些砖上刻鸟兽花草纹。俯首翘尾,形态生动。
青砖是个好东西。
“青砖能存上千年,是极佳的砖。”赢小政道,“但其工艺复杂,产出成本极高,量产不容易。”
“是的,房玄龄赞同道:”它必须使用黏土来做原材料。”
“黏土自然风化半年或一年,粉碎和过筛留下细密的黏土,利用畜力或者水车揉炼四五次成稠密坚实的泥团制丕,阴干半个月或者半年后就可以将砖坯码进砖窑里进行烧制。”
尉迟敬德听着就深觉惊恐:“半年?还需要像揉面那样揉?真废时间和人啊!”
他听得头痛:“终于好了吗?”
房玄龄点头:“青砖所用的土壤本就纯粹,没有杂质,还进行揉搓踩踏,极为结实。烧制难,温度高,耗柴火。”
第一次真切知道青砖制作流程的众人震惊。
李世民叹息:“青砖素雅、稳重、庄严,备受众人喜爱,但繁琐的流程和漫长的时间,难怪无法普及砖。”
他们眼睛晶亮亮,看向房玄龄,李世民道:“那玄龄可有法子?”
“自然有法子!”房玄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