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称霸大秦[秦穿] > 分卷阅读69

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称霸大秦[秦穿] 分卷阅读69

簡繁轉換
作者:林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9 11:47: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其他臣子也觉得这左相越说这话越有理,他们的陛下和先皇绝对不是同一种人,他们先皇所在的朝堂是法家的天下,但新皇……

还真别说,他们觉得有点像儒家圣君看齐。

看氛围很缓和,魏征笑了:“古语曰:非知之难,乃是行之难。”

在上辈子,魏征还说了一句‘非行之难,乃终之难’。但是这辈子他决定不说这句话,因为这次要进言的是《十事要说》,可不兴说“终”。

魏征道:“陛下知治理天下难,能向难而行,臣心甚慰。”

“但臣要奏的却是陛下能知难而行,却浅尝辄止,令诸事效益不佳!”

其余诸臣子突然觉得头皮发痒,观左丞相的前奏,怎有种将会把陛下批得个狗血淋头的感觉。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能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去批评陛下吧???

李世民现在已经彻底笑不出来了,这节奏他熟,魏征每次就是这样上奏言,把他从头到脚批一顿的。

那棒槌临头的感觉,他深刻记得!

李世民眼睛看向就站在魏征不远处的房玄龄,等看到对方此刻已经不再看他,而是在想什么的时候。

李世民:心痛,玄龄果然知道魏征这厮要当众批他了!

不负众望,魏征:“现谨以见闻所及,列之如下。”

还带“列”的,众人叹为观止,但想围观。

魏征道:“陛下登基虽大赦天下,让天下免赋税徭役一年,赐百姓爵一级,停下除长城之外的工程让百姓回乡,但陛下真以为这些政令能传遍秦朝各地?”

能吗?先皇乃一统六国之皇都不敢说能完全掌控天下,要是能完全掌控天下也就没有五次巡游这件事情了。

更不要说初登基的新皇了,怕是许多偏远之地都不知道皇帝换了个人坐吧。

魏征侃侃而谈:“秦朝有五十余郡。一郡之长为郡守、监御史、郡尉。三人互不隶属互相牵制,但三者若勾结,怀有异心,陛下远在咸阳能知?”

李世民这下子是真连嘴角的弧度都弯不起来了,多扎心的话啊,他的魏爱卿。

魏征目光炯炯,继续暴击:“故陛下耳目被蒙,地方百姓疾苦皆不知,也不知所施政令是否施行。”

“臣奏陛下对地方失察之过,此为一也。”

好一个‘一’,在场所有人侧目,有一就有‘二’,这人的谏言怕是能把陛下砸死。

臣子们莫不感慨,只握紧手中手板,旁观大佬发言。

原来这个问题也是问题,能拿出来讲?

他们只觉得自己看到了真正的进谏。

李世民也觉得好一个‘一’啊,直接暴击他的心口。

魏征继续说‘二’,道:“陛下无为无欲,清静之化,欲成大治。在百姓心中若能立起圣君之名,即使国家频年霜旱,百姓也定会知陛下乃体恤抚育之人,至死不生二心。”

“但陛下其名却止于咸阳,远不及遐荒,不及六国旧地,也不及边境之地,远方百姓皆未闻陛下清名,对大秦信心皆无。”

“六国旧地、边境之地的百姓只知大秦徭役繁重,劳苦忧患。匠人只知服役后仍会官府辖制,强壮士兵仍疲于应对各种事务,百姓疲于惊扰,谷麦不收,民心不宁。”

“观陛下言语似乎要与圣君看齐,论在百姓心中却连中主都未逾过。”

“臣奏陛下让大秦百姓无望之过,此为二也。”

好一个‘二’,和前面相互呼应,刚刚说地方官员心中无陛下,现在说地方百姓心中无陛下。

但……

李世民默默点头:“爱卿所言极是,远方百姓民心未集,确实是朕之过。”

若左相谏言让诸臣感觉惊慌,新皇的态度确是让臣子们觉得惊悚,这世界上竟会有皇上如此谦和的接纳臣子的意见。

毕竟左丞就差指着皇帝的脑袋在骂骂咧咧了。

魏征表情不变,看不出来一点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指着皇帝鼻子在骂骂咧咧,也毫不疑惑他家陛下的反应。

毕竟当年的他可是真趁陛下诏五品以上的官员上封事之机,同样是这样子指着陛下的鼻子进

谏。

当然,他家陛下的反应很合他心意。

陛下看完奏疏欣然接纳,说会闻过而改,列为屏障庶朝夕见,并录付史官使万世知君臣之义,最后甚至赐他黄金十斤、马二匹。「2」

魏征:习惯了习惯了,陛下听劝!

李世民:不习惯也得习惯,没事,朕会溺爱魏卿。

就是心中一边说要溺爱的李世民眼睛还是不自觉地看向房玄龄。

爱卿,你……不救救朕吗?

房玄龄回以眼神,似乎是用眼睛像李世民说:没事,陛下,您的玄龄会救你的!

魏征自然看到李世民那偶尔撇向旁边的眼神,但习惯就好,陛下的视线会回来的。

魏征自信道:“陛下常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视人如伤,爱民犹子,恤其勤劳。”

“但臣观咸阳周围的百姓生活却发现并非如此。”

魏征面露惆怅之色:“百姓白日所食之物是清可见底的米汤;肩膀是水担压出的红痕;手上是犁地所受的伤痕;居住的是雨水天气即踏的土墙茅草房。”

“臣与陛下商讨,竟还得知他们田地里产出的是贫瘠的麦穗;冬日所穿之衣是单薄不可挡风雪的粗布麻衣。”

“这还是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关中,更别说其他地方,可见陛下言语空泛,行动却无,百姓生活之疾苦从未改善过。”

“臣奏陛下对百姓行动不足之过,此乃三也。”

这过“错”说得在场的官员都想替他们陛下喊冤。

淳于越震惊地看着魏征,惊恐道:“陛下登基不过几天,你竟然就想立刻看到成就?”

这是什么恐怖发言??

魏征淡定回应:“祸福无门,唯人所召,陛下若能同周文之小心,追殷汤之罪己,勤而行之。对今时思而改之。自然可以使万物更新,改变臣现在的所见所闻。”「1」

“但肉眼可见,陛下并不能做到改变我的所见所闻,故而国家治乱,在于陛下一人而已。”

多扎心的发言啊,没有经历过魏征发言毒打的秦朝臣子们惊叹。

这是什么皇上罪己论?

他们看向上首的新皇,期望新皇反驳,但新皇面上虽有怅然但确实认同的!

李世民怎么不认同呢?

他的亲亲玄成所讲的这些话他熟悉极了。

这波进谏套路和狠辣发言不就是玄成上辈子进谏的《十渐不克终疏》。

该死啊,竟然现在才记起来,要知道当初这他早就看过很多遍了,他还把这谏言列为屏障,让自己朝夕见之,兼录付史官了呢!

嗯,当初是当着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面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