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敢说。
魏征却没有理会对方,他此刻心中有一抹连他都不想承认的隐秘心思。
上一次政变征没有追随陛下,这次政变首功……
咳咳。
魏征按住想要上翘的嘴角。
有且只能是他魏征的了。
清晨,一道来自咸阳宫的命令传遍了咸阳城东、西、南、北四扇大门的守将处:
陛下车队将至咸阳,特召长公子扶苏、将军蒙恬来咸阳汇报上郡情况。
四方守将需慎而待之,大开城门,切勿惊扰公子。
发布这条命令的时候魏征甚至在想,既然想成政变首功,那总得在政变时出没。他该怎么做才能在咸阳城门口就与陛下相见呢?
随后他又想,咸阳城的守将他能解决,那赵高手中的十几万东巡军他好像没法解决。
魏征咬牙,打战他真不会。
政变首功不会又是尉迟敬德那厮的吧?
尉迟敬德自然不知道有人在惦记着他上辈子就拥有,这辈子也以为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会拥有的政变首功。
此刻他们还在赶路。
因为按照时间赵高应该已经知晓上郡的结果了,而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赶在赵高之前控制咸阳。
咸阳,他们要到了。
第18章君见魏征殊妩媚+传位诏书“传位诏书……
李世民他们出了营地就开始奔驰。
赵高杀长公子的指令没人知道,更不敢声扬,李世民靠着蒙恬的令牌和刷脸,在奔向咸阳的一路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数百里路程,缩减到了一天半。
咸阳城与李世民沿途所见的小城池都不一样。
晨曦照耀在咸阳黝黑的城墙上,显得城墙直入云霄般巍峨高耸
李世民摩挲着腰间的符令,这是蒙恬的符令。蒙恬此时并不在他身边,他带着王家的符令和他这张只要是武将都认识的脸去和咸阳禁军‘聊天’了。
在李世民脑海中的都城城门应该没那么好进的,或许有赵高的人在守株待兔。
李世民就这样保持着怀疑接近城门口。
是赵高的人又如何?
今日就是赵高亲自守在城门口他李世民都有把握拿下这座咸阳城。
就是他家玄甲军的第一刃血不是杀向赵高有点可惜罢了。
然后
当李世民顺利用蒙恬令牌进入咸阳城门,却什么也没发生时他有一丝没有反应过来。
更别提他们的队伍直接抵达咸阳宫门口了。
“唰——”尉迟敬德把大刀送回刀鞘。
他还以为能再和上辈子的玄武门之变不同,演一出杀开城门呢。
白激动了!
这一份意外截止到李世民看到咸阳宫门口立着的一面旗帜。
那是一面长相奇特的旗帜。
大秦尚黑,无论是军旗还是牌匾都喜欢用黑底白字,从后世角度自然觉得瘆得慌,但不得不说形成统一后确实威严。
但这一面旗帜却不一样,它凸显于整个咸阳的风格之外。
正红色的边,金黄色的底。更为瞩目的是它正中间大大的篆体字
——“唐”。「1」
庄严,贵气。
这面旗帜李世民极为眼熟。
如此耀眼的东西自然不仅李世民一人看到
尉迟敬德藏不住全部事的,他惊呼:“公子……”
藏了一半。
其他人顺着尉迟敬德的视线也看到了那面旗帜,但他们只觉得对方耀眼夺目,就像昨日映射在长公子眼中的光一样亮眼。
秦小政也一起看过去,没看出什么,或许就是家族旗帜罢了。
李世民视线却像是注意到了什么,停下前进,骑着骏马靠近旗帜。
旗帜的下面挂着一个金色的鱼状物品。
大唐鱼符分左右。
面前这个明显是左符,一般放在内庭,作为‘底根’而存在。
李世民拿下这个鱼符,果然发现里头暗藏有“同”字形榫卯,可做与右符相契合之用。
金色鱼符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的。
谁在大唐拥有金色鱼符?谁还能把它带到秦朝。
符令最中间一个楷体字映入李世民眼帘。
——“魏”。
李世民笑了,这字如虬龙附树,金凤栖梧。
字如其人,是他家镜子的性格——临终前不顾病情上言,批评他言行不一。
结构清朗,刚劲有力中流淌着凛然正气。「3」
魏征自是不知道有人在调侃他为镜子,他坐在咸阳宫自己的位置上批阅最近积累下来的事务。
眉头紧蹙,面容肃穆,一副面对的不是大秦的事务,而是一团乱麻。
千年前政体下的大秦事务,对魏征这个千年后的门下省侍中而言可不是一团乱麻吗?
魏征一边做事一边憋气:“若是主上登基,我定要让他把这些乱事都改了!”
他脑子里都已经把大秦版本的十渐终疏梳理好,甚至起好了名字,就叫《十事要说》!
这一次可得从一开始就监督陛下从一而终,践行要说,不能临老再来上奏一次《十渐不克终疏》。
魏征继续批阅要务。当然,如果不是他时常瞄向宫门口的眼神,或许能被夸赞一句丞相真认真了。
似在期待着什么,他时不时摸向桌上的金色半鱼符。
“禀丞相!长公子入咸阳了!”
一声禀告,带来了魏征期盼许久的消息。
已经想好面对面时应该怎么批评主上迟回咸阳的魏征,突然不动了。
陛下真来了……
历史真的走向不一样,大秦长公子回咸阳了。
突然的,魏征有种近乡情怯之感。
虽然这丝毫不妨碍他攥紧鱼半符往外走的步伐。
然后,直面同样走进来的人。
来人身穿一身修身骑装,但魏征不会去注意这些,他关注的是这个人……
“陛下。”
望着面前人熟悉的面庞,魏征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气音。
长得果然和年轻时的陛下一模一样。
李世民听到声音心中似有尘埃落定之感:“孤现在可还未登基,丞相这声陛下可得避着人叫。”
他慢慢走近,拿起手中的半片鱼符,对魏征笑道:“方才在宫门口看到一鱼符,像我家良臣的东西,特带来与丞相一观,不知他可在这里?”
熟悉的调侃,即使面容严肃如魏征也不由得被逗笑。
他曾对李世民说:良臣使己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家国并丧,空有其名。「4」
魏征从来都不是李世民的忠臣,而是良臣,是李世民得之能正己身之人。
魏征拿出一直攥在手中的半片鱼符,与李世民手中的半片鱼符放置在一起。
“同”字形榫卯很容易就把本来就是一块的鱼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