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称霸大秦[秦穿] > 分卷阅读55

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称霸大秦[秦穿] 分卷阅读55

簡繁轉換
作者:林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9 11:47: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刚穿过来的日子他过得是多么的开心、愉快。

李世民望着面前似山高的竹简想。

难怪这几日魏征都用复杂的眼神看着他,并且还对他说以后就没有这个时间轻松了。

今日李世民就知道魏征为何这么说了,因为接触政务之后他就没空快乐了。

“终于知道父皇日阅一百二十斤是什么概念了。”李世民感叹。

秦小政侧目:“你现在知道当皇帝不容易了?”

李世民欲哭无泪,他一直知道当皇帝不轻松,但不知道当秦朝的皇帝更不轻松。

没有三省六部制,没有中书起草诏令、没有门下审议诏令,没有尚书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没有轻便的纸张,本来批阅奏折只是轻飘飘的一张纸张的功夫,但现在的处理就复杂多了,只有沉重的竹简。

头疼间,李世民随手拿起一份竹简。

真好,这是在哭国库没钱的诏令。

且让他在熟悉下秦朝,再来颁布这找寻亲亲臣子的诏令。

那个房、那个杜、那个无忌,那些个亲亲臣子/同僚,你的陛下、敬德、魏征好想你们啊!

此刻,在大秦无数角落,有那么大一群人齐齐打了个喷嚏。

嗯?谁在念叨我们?

第23章与房玄龄竞争丞相之位丞相之位,我的……

老父亲、蒙毅、魏征等人齐齐被李世民抓来一起处理秦朝的政务。

是高强度补习也是查缺补漏。

熬了好几个大夜,汇集了大秦全部信息,李世民终于全面了解当前大秦的政务。

对于秦,一个成语:风雨飘摇。

再一个成语:残破不堪

对于百姓,一个字:苦。

概括所有,诠释现状。

大秦在李世民看来是比初唐还艰苦的一个年代。

他的

大唐,有便捷的纸张,有统一的政务模板,有规范的政令流程,田亩多,米价低,百姓人人有饭吃。

但这个秦朝,什么都没有。

没有运筹帷幄的内臣为他出谋划策,没有数量繁多的人才助他实施政令。

百姓只看到君主爱大兴土木,四处征战,看到士族还保留着旧贵族的习性。

生活在这么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难怪第一个掀起起义大旗的不是六国余孽而是百姓。

李世民觉得是时候让大秦官员们知晓什么叫做百姓乃国家根基了。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预存百姓,必先“治吏”,治咸阳近臣,治咸阳朝廷之官,再延伸到地方之官。

吏治清明,良吏辈出,才能保证咸阳的政令传递给百姓,终成治世。

于是,三公九卿等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拉进咸阳宫与李世民谈论政务。

聚集百家的在博士学官里的博士们也被抓来。

但还是不够,李世民现在就像一个死而复生到荒漠中的厨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甚至把在咸阳宫中那些惶恐不安的皇弟们也抓来用。虎父无犬子,李世民相信这些人只是害怕不敢动脑而已,总能有所长进的。

但这些人稚嫩的很,不得用!

日头正盛,临近中午,人一个个走了,他们走了李世民才终于紧绷的卸下心神。

他看着竹简上写着的地方官姓名履历功绩,悲伤地发现不仅仅中央的官不得用,地方官吏也有一半不符合他对良吏的要求。

人才,在秦末李世民能想到的就是方才自己见到的博士馆中的诸子百家,还有汉初的人才,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人。

李世民一一在心中细数着手边可用之人。

发现人才不少,忠心的一个没有,基本上要从头培养。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最想要的就是一抓过来就可以直接用的人才。

这是一个悲伤的消息。

李世民看着如山高的政务开始做梦:“政,你说这世界上是不是存在一个人。”

“他运筹帷幄,善于谋划,为丞相夙夜勤强,谨慎廉洁,恪守职责,善于用人,随材授任,乃王佐之才。”

“有他之后,朕也不用烦恼丞相的人选,因为他在世多久,丞相之位就坐多久,可以给大秦做至少二三十多年的丞相。”

李世民讲得如梦似幻,乍一听不错,但一深究……

秦小政蹙眉:“你是在做梦?”

“天下间哪来的这种臣子?”

就连李斯,他都没有这么用过。对方的丞相之位,也才做了不到五六年,还是王琯下来他才上去的。

“一找到他就能直接坐稳丞相之位,还能为你解决现在的所有问题,顺便帮你带来许多有用的人才?”

李世民苦笑,是呀,天下间哪来这么多臣子啊,还真凑巧就被他碰到了。

他和身边的魏征、尉迟敬德视线相对,这一刻两人脑海中一个人的身影浮现了出来。

那个在李世民微末之时佐他参谋划策,定天下。登基后及终相位,先为中书令,第三年就成尚书左仆射,活了多久,实为丞相的这个位置就做了多久,居相位长达二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

李世民不敢想这个世界他的左仆射玄龄在他会多开心啊。

他的玄龄可以制典章制度、修秦律;他这个皇帝提出‘量才授职,务省官员’,他的玄龄就能大力简政,并省官吏;玄龄还善于用人,不问贵贱,随材授任;居高官多年,却恪守职责,从不居功自傲。

不是他吹,筹谋帷幄,能定社稷,玄龄是他的萧何、张良……

但梦还是得少做。

李世民在想要用何种方式召集他那些可能流落在外的臣子?

直接召集不大行,他的臣子遍布秦朝不知位置的各地,无缘无故找他的功臣就得带详细名字,他的臣子们要是早已泄露姓名,就会置他们于危险之地。

最好就是察举的时候伴随察举政令而出,在上面做一些提示,如‘凌烟阁’,‘贞观’,‘尉迟’等字眼。

他的臣子如此聪慧,看到这些应当就知道他这个莫名其妙与历史不一致的扶苏皇帝也是从唐朝过来的。

其余秦末人李世民知道他们详细的位置和身世背景、能力。如若要让他们皆来咸阳为国效力,可以直接遣小吏召见,言咸阳有闻大才之名。

也可以向地方下发察举之令,直接作为地方举荐上来的人才,派遣使者悄咪咪让人不落选

再不行也能学学刘备三顾茅庐,但这法子按照他现在的政务繁忙程度来看显然不可行,他再也不是那个有玄龄监国自己能出去打高句丽的唐太宗李世民了,他是一个无人可用的李世民。

但李世民细细想来,秦末的人才派遣小吏直接征召,萧何这个秦朝地方官吏都征召不来,毕竟史书上写了,萧何可是放弃了来自咸阳的诏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