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称霸大秦[秦穿] > 分卷阅读68

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称霸大秦[秦穿] 分卷阅读68

簡繁轉換
作者:林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29 11:47: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袤,一个皇帝再好也无法独自一人治理一国,人才自古以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先秦及秦朝招收贤才只有通过招贤令,臣子自荐、推荐;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汉武帝加上了察举制,地方自举贤能之人到中央;后面又加了九品中正制,东汉后纸张全面铺开,百姓们读书多了,寒门也能出学子。

不过现在玄龄刚给他带来造纸术,还没铺陈开,寒门学子的学识都还没积累,根本不能进行科举。

国家人才紧缺也赶不及一层一层选拔能人,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汉武帝:地方选拔人才送到中央,中央以学识评人才,至此就能弥补人才的缺口。

他在大唐登基之时,最初也是这样选拔人才的。

下首的房玄龄和魏征看了一眼上首的李世民,又互相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今日一大早魏征和房玄龄就碰面了,老乡见老乡,两……

呃,不好意思,并没有两眼泪汪汪。

以权谋与才略过人著称的房玄龄做事谨小慎微,和以直言敢谏闻名青史的魏征关系其实就是一般的同僚关系。二人相认也只是坐下来感叹下,互通秦朝与唐朝的有无而已。

而现在他们只觉得这波招贤令下去,自己可以迎来许多老伙计,对李世民的招贤自然欢迎至极。

但很多臣子们却不这么想。

皇帝的沉默实在是太久了,一有动静其余人自然支棱起来认真听。

但这一听,却让下首的臣子们心情复杂。

对于招贤,新皇此时提起,在场众人毫不意外。

新皇的亲信极少,现在登基了,想要培养自己的人很正常,但这个想法注定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

反对派率先出场,道:“朝中各个部门的臣子皆算充裕,若广招天下学子,怕是无甚位置可供学子入驻。”

他的话获得一众官员的支持,新旧皇帝交替的这场政变影响的人不多,大多数官员都还在原位。这些人全是秦始皇留下的班底,臣子确实还算充足。

咸阳紧要官职就那些,他们还是更想推举自己的人入朝,不想要自己的官职突然被人替换,也不想有莫名其妙的人来占据自己子孙后代的位置。

而且最主要的是,现在的秦没什么地方缺人吧,招揽那么多贤才有什么用呢?

大秦的官员们想。

意料之内的答案。

魏征和房玄龄听了叹息。

房玄龄道:“对于千年前的大秦官员来说,他们身处当下,哪能知晓大秦现在存在的问题。”

魏征认同,他现在的同僚就是身在此刻,困在当下。

而他和玄龄则不同,他们对于秦朝问题的

认知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甚至是看过这千年来他人对整个秦朝俯瞰后评价才有的认知。

想到这里,魏征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他看向房玄龄,很凑巧的房玄龄也正看着他。

魏征道:“我突然知道可以和大秦同僚们说什么了。”

房玄龄:“哦?”

恰巧,这时候上首的李世民道:“看来诸位爱卿对自己家族的治国与为臣之道很有自信?”

李世民笑得温和:“既然如此,诸卿,对于现如今的大秦,尔等有何见解?全是好的吗?”

何解?虽不是全好,但也没什么大问题啊,秦是有什么大问题吗?

此刻,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的文臣、武将,亦或者是被李世民拉来观朝政当做培养的公子们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

但他们能这么说吗?看新皇如今的态度自然不能对朝政全盘夸赞。

新皇的提议被否认后的问题,得谨慎答之。

在场所有人皆低垂目光,后把眼角余光看向魏征和蒙上卿这几个文官第一人,静待他们第一个开口。

左相!你说一说啊!快来说说大秦的好啊!

噢,或者这个新来的野生臣子,你也来说一说?!

可惜,被他们瞩目的这几个人都没有想要出列的动作。

李世民见此摇头:“爱卿们方才不是言之凿凿觉得大秦没有需要用人的地方,朕现在让你们来说说大秦的好在哪里,现在怎么不说了?”

众人不语,只是一昧希望帝王不要点到自己。

但在下首与房玄龄达成一致的魏征可有话讲了!

既然上天给他们这个机会来到大秦,他自然得教导大秦老祖宗们一点来自千年后贞观一朝的进谏智慧!

现在的秦不仅仅没有好,还全是漏洞,静待改善!

于是在众人眼中,只见他们眼熟,但最近一直被陛下圈在咸阳宫许久不见的的左相精神一震,出列道:“陛下,臣对于现如今的大秦,有几点欲向陛下进言。”

这话一说,众人的目光皆聚集到魏征身上。

臣子们好奇左相想说什么,李世民则心中一个咯噔,因为他知道魏征每次说的话可都不是什么温和之语。

唯有方才与魏征在下首好似达成什么一致的房玄龄还老神在在。

他刚刚已经和魏征达成一致了,第一次在朝臣面前上谏,魏征会温和点给陛下面子的。

魏征根本不理会别人的小心思,直接道:“自古帝王登位定都,皆欲传之万代,皇位传及子孙,向天下布政,臣相信陛下您也是这么想的。”

李世民脸不红心不跳,对,这确实是他所想,应该说这是天下皇帝所想的。

嗯,就是听到这个开头怎么那么耳熟,心情有点微妙啊。

经历很多事情的李世民忘记了这段开头,尉迟敬德是压根不记得开头,但记性很好的房玄龄:“……”

方才还老神在在的房玄龄心中一个“咯噔”,心情复杂地盯着出列的魏征。

为何?因为这个开头,熟啊!

不会吧不会吧,方才还说要温和一点进言的魏征,这预备动作眼熟到好像一点都不温和啊!

其他人还目光炯炯,盯着魏征就想看他能说出朵什么花来,只见魏征继续道:“帝王欲成邦域内外皆认同的康泰安宁、繁盛平和的大治时代,就会遵循前代君王的成功治理之路与圣人之言。”

“如陛下此刻,年甫弱冠便抑制爱好,身体力行。”

“述及应遵之道必然先淳朴而抑浮华;论及用人之道也必贵忠良而鄙奸邪谗佞;言及制度风尚则会摒弃靡费而倡导俭约;谈及物产则是重视五谷、布帛而贱珍奇。”

越听越耳熟,李世民越听越不妙,他的视线和房玄龄对视。

看懂对方眼中那丝怜爱的李世民悟了,难怪觉得不妙,因为这就是进阶版的‘魏征式’先扬后抑进谏法。

从直言进谏进化而来的。

哦,但怎么进化,也进化不掉最后该有的耿直进谏。

李世民悲痛颔首:“对!,此正是朕之所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