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五百八十六章:朱厚熜:朕即一切!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公元1524年五月,杨廷和致仕后,吏部尚书乔宇继续率九卿上奏,坚持朱厚熜称明孝宗为考,以保证大宗不绝嗣。】

【朱厚熜召督赈侍郎席书、南京刑部主事桂萼、张璁以及在家的霍韬入京参与商议。】

【大臣们担心无法驳倒张璁等人,同意尊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兴国太后为“本生母章圣皇太后”,随后以大礼已定为由,要求席书、张璁等人返回。】

【当时张璁、桂萼已经抵达凤阳,看见邸报,立即再次上疏,指明朱厚熜被大臣蒙蔽,变相承认了过继。】

【朱厚熜立即召二人入京,且下特旨以席书为礼部尚书,并准备在奉先殿先为生父设置神位。】

【蒋冕见难以改变朱厚熜大礼设庙的念头,称病致仕。】

……

大清·康熙时期

“历朝历代,小宗过继给大宗,然后继承皇位,远近亲疏都有,但他们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先认爹。”

康熙轻饮着杏仁露降一降肺燥,冲着对面的胤礽道:

“不先认爹当不上皇帝。”

“这杨廷和恰恰是没走这一步,如果让明世宗先认孝宗当爹才给皇位,那明世宗的大礼仪就没理了。”

“毕竟都给人家当儿子了,再反悔就是不孝了。”

“结果没有这一步,朱厚熜给亲爹争名分就有理有据了。”

“神宗就差在这一步。”

“他没有道理。”

“儒家讲究孝道和君臣之分,杨廷和以臣子身份要求君王改变父亲,就相当于逼他爹认别人做爹。”

“世宗以孝道不能变父母就立于不败之地,只要他母亲不松口,首辅逼皇帝为了皇位不要母亲的人伦悲剧就能让朝廷的礼法崩溃。”

“当年武宗行事乖张可以行霍光事,世宗有孝字为本,若有改变那就是行董卓事。”

胤礽放下手中茶盏,杯中的粉色腊梅飘荡几下。

“以一户独子继另一户的嗣。”

“也亏杨廷和他想的出来,假如兴献王还有其他孩子,让兴献王妃松口还有点希望。”

“世宗这后面的处理也算是深谙规则,给了杨廷和体面。”

“他儿子杨慎就太不懂事了。”

康熙轻笑了一下。

“豪放派诗人,爱上头的。”

……

【六月,张璁、桂萼抵京。)

【两人给群臣拟了罪状,说他们欺君罔上。】

【朱厚熜得了助力,坚持将“本生”二字去掉。】

【但对于文官们来说,却是一个大命题。】

【去掉“本生”二字就意味着兴献王朱祐杬在尊号上可以跟弘治皇帝平起平坐。】

【那么,官员们旨在对宗法祖制上的追求就形同虚设。】

【朝廷官员们对张璁、桂萼这种迎合皇帝,背叛士大夫群体的叛徒感到十分气愤。】

【以杨廷和儿子杨慎为首的一批翰林学士打算趁张璁、桂萼进宫的时候将二人围殴致死。】

【结果张璁、桂萼提前得到消息,躲在武定侯郭勋府上几天几夜不敢出来。此时帝国已进入疯狂。】

……

大汉·武帝时期

“真是狂妄至极!”

刘彻一拍案桌,怒骂道:

“真是欺天了!”

“嘴里口口声声讲着什么宗法祖制,私下里却以私情定朝廷官员生死!”

“他们想干什么?逼宫吗?!”

“真当法不责众就可以免掉无视君父的名声吗!”

“狂妄!”

卫子夫实在难以置信。

她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那些大臣们哪个在皇帝面前不跟老鼠见了猫一样瑟瑟发抖。

大明朝臣居然打算在皇宫之中就将皇帝心腹群殴至死?

皇帝说的对。

“真是太猖狂了!”

“大明皇帝还是对他们太好了!”

……

大唐。

“这……”

李承乾知道文官连成一片,但敢这么肆意妄为也是真的震惊他了。

这些事要是聚合在一人身上,那妥妥是嚣张跋扈的权臣!

李世民捻着胡须,无奈叹息。

“朱元璋取缔丞相制,权力会转移是一定的。”

“但事情落到今天这个局面也有历代皇帝的……推动。”

“追其缘由,还是祖训二字成了遗祸啊。”

……

大明·景泰时期

“这算什么……”

朱祁钰叹了口气。

自己可是亲眼看着这帮大臣是怎么把王振党羽全部围殴死的。

……

天幕上。

朱红宫门外,一群大臣鱼贯而出。

突然,一名红袍文臣顿住脚步。

身边围绕的一行人看向他。

“用修?”

文人看向大红宫墙,恨声道: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身边官员闻言脸色一变,俱都看向文人。

文人环顾一周,大声道:

“万世瞻仰,在此一举。”

“今日有不力争者,共击之!”

毒辣辣的太阳照着整座紫禁城,整座皇宫一片静谧。

正在用膳的朱厚熜突然停下手中动作,又仔细的听了一阵。

侧身道:

“黄锦,你去外面看看。”

“朕怎么听见一阵叫喊声?”

身边的宦官领旨下去,不多时,慌乱跑进,急声道:

“陛下!群臣集于左顺门!”

“正在叩门!”

少年皇帝的脸瞬间沉了下来。

“为首的,你可看清是谁?”

宦官低头道:

“翰林修撰,杨慎。”

朱厚熜放下手中筷子,看着桌子上的膳食,突然问了一句。

“你说,过一会儿他们会不会拿圆木撞门而入?”

宦官慌忙跪倒在地,额头浸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脸色顿时苍白一片。

朱厚熜念了一句,没在言语。

他听着外面若隐若现的哭喊声,偶尔还有几下捶门声。

“都撤下去吧。”

朱厚熜看着满桌的膳食,缓缓起身,向深宫处走去。

“去把那些人的名单记下来。”

“一个也不许遗落。”

“朕要让他们知道,朕即一切,君威不可犯。”

“这左顺门……”

“不是那么好叩的!”

……

【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

【朱厚熜第二天就要为母亲上尊号,大臣们对朱厚熜的做法极为不满,情绪也颇为激动。】

【散朝过后,护礼派二百多人迟迟不愿离去。】

【他们集体跪于左顺门外,高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

【杨廷和的儿子翰林学士杨慎慷慨陈词:“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有人将下朝的群臣拦留在内金水桥,鼓动、感染,也不乏裹挟的意味。将群臣迅速集结起来。】

【以杨慎为首的新护礼派官员声震阙庭。】

……

大明。

“咱还是对他们太好了!”

朱元璋拍着案桌怒骂道:

“一群混账!”

“他们想做什么?他们在眼里还有没有皇帝?有没有天子!”

“有没有大明律法!”

马皇后连忙开口道:

“重八,你先分清过去未来!”

“这是以后的事,现在可以改的。”

朱元璋很想破骂一句改他妈的头!

但面对妹子这话不能骂。

朱元璋冲着瑟缩的宦官怒喊着:

“把燕王给朕叫来!”

……

【朱厚熜命司礼监记下所有参加者的姓名。】

【史料记载,参加此次集体示威的官员共计二百二十人,其中六部尚书五人,监察院都御史二人,六部侍郎三人,另有三品以上高级官员三十人,翰林院、詹事府等十余个国家重要机关的官员一百八十人。】

【朱厚熜大怒,下令将闹事的一百三十四位大臣逮捕入狱,其余八十六人听候处置。】

【七月十六日,朱厚熜将章圣皇太后的尊号定为“章圣慈仁皇太后”】

【七月二十日,朱厚熜下令,叩门参与者二百二十人。】

【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廷杖,一百八十人受廷杖,编修王相等十七人因廷杖而死。】

【随后,又将首辅毛纪罢相、吏部尚书乔宇罢官,将杨慎等七人再次廷杖、贬官,其中杨慎戍边云南永昌。】

【这一年,朱厚熜刚满十六岁。】

【在棍棒的呼啸声中宣告天下。自此以后,他不再是那个处处受制于人的少年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