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一百四十一章:恩出于上,你朱苗,逾矩了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一百四十一章:恩出于上,你朱苗,逾矩了

簡繁轉換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3 14:54:14 来源:源1

在母子二人闲谈之时,赵忠迈着细碎的步子,弓着身子入内,高声禀报道:“启禀皇后、太子,卫将军朱苗求见。”

“他可莫是来火上浇油的就好。”何皇后闻言,揉了揉眉心,顿觉心神疲惫。

只要事情无关乎...

曹操退守洛阳后,虽暂时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厄运,但其威望大受打击。中原大地经过这一场惨烈的大战,已是满目疮痍。陈安在击退曹操主力之后,并未急于追击,而是迅速将目光投向了内部的治理与恢复。

邺城作为汉军的大本营,在连番战火中损失严重。陈安命令赵云负责城防的同时,还调集大量民夫参与修复城墙、清理废墟等重建工作。他深知,若想长久立足于此,必须让百姓看到希望。于是,陈安颁布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减免赋税一年,鼓励耕种;对于无家可归者,提供粮食和住所;同时招募工匠修缮道路桥梁,促进贸易流通。

这些措施很快便显现成效,邺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然而,陈安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曹操虽然败退,但仍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更何况,东吴的陆逊始终盘踞在北方边界附近,其真实意图尚未完全暴露。为了应对可能再次爆发的冲突,陈安决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首先,他派遣关羽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向东巡视,确保幽州至冀州一带的安全。与此同时,张飞则被派往西线,与马超共同驻守关中地区,防止曹军趁虚而入。而诸葛亮则留在邺城,协助陈安处理政务及军事调度。

一天深夜,陈安独自坐在书房内翻阅地图,眉头紧锁。尽管目前局势看似稳定,但他内心深处却有一种莫名的不安感。这种感觉并非源于对曹操的畏惧,而是来自于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汉朝复兴?仅仅依靠武力征服显然不够,还需要赢得更多人心的支持。

就在此时,一名侍从匆匆进来禀报:“主公,有位自称来自益州的使者求见。”陈安闻言一愣,随即命人将对方带入。不一会儿,一位身着儒雅长袍的中年男子步入厅堂,向陈安深施一礼,道:“草民刘巴,奉益州牧刘备之命前来拜会。”

陈安心中顿时掀起波澜。刘备?这个名字他早已有所耳闻,据说此人仁义为怀,广纳贤才,正逐步在蜀地站稳脚跟。如果能够联合刘备,或许可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彻底瓦解曹操的残余力量。想到这里,陈安面带微笑地问道:“刘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刘巴微微一笑,从容答道:“我主听闻主公英明神武,特遣小臣表达敬意,并希望能与主公结盟,共抗曹操。”

陈安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坐下详谈。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围绕各自的利益与战略展开了深入交流。最终,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刘备承诺援助粮草武器,而陈安则答应在未来攻占洛阳后,帮助刘备夺取荆州作为回报。

送走刘巴之后,陈安久久未能入睡。他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暗自思索:如今自己已成功拉拢东吴、益州两大势力,再加上手下的猛将谋士,可谓如虎添翼。然而,曹操毕竟经营多年,根基深厚,绝非易与之辈。要想彻底击败他,还需等待合适的时机。

数月后,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汉军上下一片繁忙景象。陈安开始秘密筹备新一轮的战略行动。他命令张飞率部佯攻洛阳,吸引曹操注意力,而自己则亲率主力悄悄绕道南下,准备直取许昌??曹操的心脏地带。

消息传到洛阳,曹操果然中计,急忙调动所有可用兵力回援。然而,当他意识到陈安的真实意图时,已经为时已晚。由于长途奔袭,曹军士气低落,补给困难重重。而陈安的军队则以逸待劳,一路势如破竹。

就在两军即将正面交锋的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原来,曹操早前派遣的使者成功说服了乌桓部落出兵相助。数万骑兵突然出现在汉军侧翼,令陈安措手不及。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陈安不得不下令撤退,以免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然而,这次失败并未使陈安灰心丧气。相反,他从中吸取教训,更加注重情报搜集与战略布局。他重新调整部署,将重点放在稳固根据地上,同时不断派出探子刺探敌情。

时间转眼到了冬季,天气寒冷异常。曹操因连续作战导致财政枯竭,不得不削减士兵粮饷,引发军心浮动。陈安敏锐察觉到这一点,立即抓住机会发动攻势。他命赵云率领轻骑奇袭曹军粮仓,成功烧毁大量物资。此举使得曹操雪上加霜,几乎无力再组织有效抵抗。

终于,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陈安凭借卓越的指挥能力和众将士的英勇奋战,彻底击溃了曹操的最后一支精锐部队。曹操狼狈逃窜,从此退出中原舞台,仅剩下一小块领地苟延残喘。

胜利的消息传来,整个汉军营地欢声雷动。陈安站在高台上,俯瞰欢呼的人群,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只是漫长征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去克服,但无论如何,他都将坚持到底,直至完成汉朝复兴的伟大使命。

曹操退守洛阳后,虽暂时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厄运,但其威望大受打击。中原大地经过这一场惨烈的大战,已是满目疮痍。陈安在击退曹操主力之后,并未急于追击,而是迅速将目光投向了内部的治理与恢复。

邺城作为汉军的大本营,在连番战火中损失严重。陈安命令赵云负责城防的同时,还调集大量民夫参与修复城墙、清理废墟等重建工作。他深知,若想长久立足于此,必须让百姓看到希望。于是,陈安颁布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减免赋税一年,鼓励耕种;对于无家可归者,提供粮食和住所;同时招募工匠修缮道路桥梁,促进贸易流通。

这些措施很快便显现成效,邺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然而,陈安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曹操虽然败退,但仍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更何况,东吴的陆逊始终盘踞在北方边界附近,其真实意图尚未完全暴露。为了应对可能再次爆发的冲突,陈安决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首先,他派遣关羽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向东巡视,确保幽州至冀州一带的安全。与此同时,张飞则被派往西线,与马超共同驻守关中地区,防止曹军趁虚而入。而诸葛亮则留在邺城,协助陈安处理政务及军事调度。

一天深夜,陈安独自坐在书房内翻阅地图,眉头紧锁。尽管目前局势看似稳定,但他内心深处却有一种莫名的不安感。这种感觉并非源于对曹操的畏惧,而是来自于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汉朝复兴?仅仅依靠武力征服显然不够,还需要赢得更多人心的支持。

就在此时,一名侍从匆匆进来禀报:“主公,有位自称来自益州的使者求见。”陈安闻言一愣,随即命人将对方带入。不一会儿,一位身着儒雅长袍的中年男子步入厅堂,向陈安深施一礼,道:“草民刘巴,奉益州牧刘备之命前来拜会。”

陈安心中顿时掀起波澜。刘备?这个名字他早已有所耳闻,据说此人仁义为怀,广纳贤才,正逐步在蜀地站稳脚跟。如果能够联合刘备,或许可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彻底瓦解曹操的残余力量。想到这里,陈安面带微笑地问道:“刘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刘巴微微一笑,从容答道:“我主听闻主公英明神武,特遣小臣表达敬意,并希望能与主公结盟,共抗曹操。”

陈安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坐下详谈。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围绕各自的利益与战略展开了深入交流。最终,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刘备承诺援助粮草武器,而陈安则答应在未来攻占洛阳后,帮助刘备夺取荆州作为回报。

送走刘巴之后,陈安久久未能入睡。他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暗自思索:如今自己已成功拉拢东吴、益州两大势力,再加上手下的猛将谋士,可谓如虎添翼。然而,曹操毕竟经营多年,根基深厚,绝非易与之辈。要想彻底击败他,还需等待合适的时机。

数月后,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汉军上下一片繁忙景象。陈安开始秘密筹备新一轮的战略行动。他命令张飞率部佯攻洛阳,吸引曹操注意力,而自己则亲率主力悄悄绕道南下,准备直取许昌??曹操的心脏地带。

消息传到洛阳,曹操果然中计,急忙调动所有可用兵力回援。然而,当他意识到陈安的真实意图时,已经为时已晚。由于长途奔袭,曹军士气低落,补给困难重重。而陈安的军队则以逸待劳,一路势如破竹。

就在两军即将正面交锋的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原来,曹操早前派遣的使者成功说服了乌桓部落出兵相助。数万骑兵突然出现在汉军侧翼,令陈安措手不及。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陈安不得不下令撤退,以免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然而,这次失败并未使陈安灰心丧气。相反,他从中吸取教训,更加注重情报搜集与战略布局。他重新调整部署,将重点放在稳固根据地上,同时不断派出探子刺探敌情。

时间转眼到了冬季,天气寒冷异常。曹操因连续作战导致财政枯竭,不得不削减士兵粮饷,引发军心浮动。陈安敏锐察觉到这一点,立即抓住机会发动攻势。他命赵云率领轻骑奇袭曹军粮仓,成功烧毁大量物资。此举使得曹操雪上加霜,几乎无力再组织有效抵抗。

终于,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陈安凭借卓越的指挥能力和众将士的英勇奋战,彻底击溃了曹操的最后一支精锐部队。曹操狼狈逃窜,从此退出中原舞台,仅剩下一小块领地苟延残喘。

胜利的消息传来,整个汉军营地欢声雷动。陈安站在高台上,俯瞰欢呼的人群,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只是漫长征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去克服,但无论如何,他都将坚持到底,直至完成汉朝复兴的伟大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