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八十二章:汉家天子?彼可取而代之!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八十二章:汉家天子?彼可取而代之!

簡繁轉換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23:20:5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帐中,火盆“噼啪”炸响。

阎忠坐在席上,双腿不自觉地微微抖动,双手局促地在膝盖上反复摩挲,眼神游离不定,时不时偷瞄一眼皇甫嵩,似乎有些坐立不安。

皇甫嵩正端着一杯热汤,轻抿一口,眼角余光瞥见阎忠的异样,微微蹙起眉头,放下杯盏,眼中满是关切,轻声问道:“伯孝,莫非是染了寒疾?”

阎忠跟随皇甫嵩尚不足一年,与相处近二十载的梁衍相比跟随他时尚浅,然而皇甫嵩对阎忠也是极其友善,关怀备至。

毕竟皇甫嵩与阎忠皆为凉州人,只不过皇甫嵩来自安定郡,忠则是汉阳郡人,但同为大汉地域“鄙视链”底层的凉州士人,自然要抱团取暖相互关照。

阎忠没有作答,而是紧盯着火盆中摇曳的焰火,紧咬下唇,喉结上下滚动,像是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旋即陡然起身,“扑通”一声双膝跪地。

“伯孝这是作甚?”

皇甫嵩一惊,心中闪过了几种猜测。

阎忠贪污军资了,还是收受了内黄令的贿赂,亦或是犯了其他违法乱纪之事,需要请求他庇佑才会行此大礼。

皇甫嵩俯下身子想要扶起跪地的阎忠,然而阎忠却固执地跪在地上,非但没有起身,反而伸出手将皇甫嵩摁回了软垫之上,双手死死按住皇甫嵩的肩膀,神情严肃。

“我有一言,望中郎将纳之!”阎忠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皇甫嵩见阎忠如此神色,又闻阎忠此言,心中不禁愈发感到奇怪。

阎忠上身挺直,正色道:“窃闻夫难得而易失者,天时也!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机以发,如今将军便得遇天时,若不把握天时,恐声名难保!”

皇甫嵩眉头紧锁,疑惑不解,并没有从阎忠的话里听出他的意思,问道:“伯孝何意?”

阎忠身躯微微前倾,双手在空中比划着,眼眸中仿佛燃起一团炽热的火焰,激情澎湃道:“将军出兵平叛,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数月间神兵电扫,攻坚易于折枯,摧敌甚于汤雪,夷黄巾之师,除邪害之患。”

阎忠越说越激动,脸上泛起潮红,唾沫星子都飞溅出来:“卢冀州,袁兖州,蔡徐州,王豫州,董中郎将,此诸州刺史将军,论功能及君也?将军若提兵入冀州,戡平黄巾,则天下功高莫有如义真者!”

皇甫嵩听得出,阎忠这是在夸他功勋卓著,在平定黄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一旦入了冀州平定叛乱,那他便是平定黄巾的头号功臣。

然而看着侃侃而谈的阎忠,皇甫嵩的心却是微微一颤,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旋即恢复镇定,他似乎隐隐从阎忠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些弦外之音,故作镇定冷声道:“所以呢?”

“天道无亲,百姓与能,故有高人之功者,不受庸主之赏。”阎忠似乎全然没有察觉出皇甫嵩话语中的冷意,继续道:“昔韩信不忍一餐之遇,而弃三分之利,拒蒯通之忠,忽鼎?之势。等到利剑扼喉,才发叹后悔,最终为妇

孺所害。”

“住口。

皇甫嵩声音冰冷刺骨,瞬间拔出腰间的环首剑,剑刃出鞘的寒光一闪而过,以这一实际动作警告着阎忠。

然而阎忠却丝毫不为所动,反而愈发激昂地高声道:“如今中郎将手握大汉最精锐的四万劲旅,皇家与黄巾弱于刘项,中郎将之权柄尤胜淮阴。”

皇甫嵩动作微微一滞,握着刀的手紧了紧,刀身映出他愈发冷峻的面容,不由深吸一口气,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胸口剧烈起伏,给了阎忠最后的机会,道:“参军醉了,且下去歇息吧。“

可阎忠却不退反进,紧紧握住皇甫嵩双手,双手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仿佛一定要让皇甫嵩听完他早已打好的腹稿,道:“今天子昏聩,任用奸宦残害党人,太子不孝,囚禁亲父,将军当发天下义士,羽檄在前,大军震响于

后,踏过漳水,饮马孟津,举天网包罗京都,诛灭暴君,则可消除天下人的怨愤,化解天下倒悬之危。”

“老夫让你住口!”皇甫嵩怒不可遏,额头上的青筋暴起,一把将忠推翻在地,重重地一脚将这位参军踢得嘴角流血,握刀于手怒目圆睁。

然而,阎忠只是咳嗽了几声,便重新站起身来。他用手擦了擦嘴角的血,脸上露出一抹诡异的笑意:“虽儿童可使空拳以致力,女子可使其褰裳以用命,况厉智能之士!”

“呵,汉家天子?彼可取而代之!”

“待功业已成,天下已顺,中郎将燎于上帝,告以天命,混齐**,南面以制,移神器于己家,推亡汉以定祚……………”

“则中郎将幸甚,天下幸甚!”

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得阎忠踉跄着撞上了梁柱,皇甫嵩手指颤抖着指着阎忠的鼻尖,怒声吼道:“再不住嘴,老夫必杀你!”

阎忠缓缓起身,嘴角依旧挂着那抹诡异的笑,全然不惧皇甫嵩手中锋利的兵刃,反而一步步靠近皇甫嵩,大声道:“中郎将,此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啊,否则将军必然重蹈韩信、彭越之覆辙!”

然而,也不知是二人太过专注,还是帐外的风雪掩盖了脚步声,他们竟全然没有觉察到帐帘外的脚步声。

皇甫嵩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肩膀微微低垂,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犹豫再三,终归还是不忍心杀了这位凉州同乡,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沙哑着嗓子道:“伯孝,汝不可再侍奉于军中,且回凉州去。”

“老夫会向凉州刺史朱公?书信一封,切记不可再有此念,否则老夫早晚必杀………………”

“噌!”

皇甫嵩话音未落,剑光乍起,剑鸣声入耳。

丛环顿觉前背生出一阵凉意,连忙回过头去,然而未及反应便前背顿生剧痛。

“曹......孟德??!”

尖锐的痛呼声入耳,阎忠拔剑而出,从黄巾脊背处喷涌而出的鲜血溅射了忠一身,皇甫嵩连忙喝止,然而阎忠置若罔闻并未罢手。

黄巾顿觉咽喉处一阵冰凉,但剑锋来得太慢,我甚至不能看见从自己咽喉处喷涌而出的血珠在空中飞旋。

血滴撞下梁柱,瞬间凝成赤色冰珠,噼外啪啦滚落满地,阎忠却只是反手甩去剑下的血珠,动作干净利落,全然是顾已然点在我咽喉处的环首刀。

吐出一口白雾,阎忠急急蹲上身子,手中倚天剑剑锋精准楔入眼中颈椎骨缝,“咔嚓”脆响中,头颅以诡异角度前仰,喉管如破囊般撕开,眼中有没一丝波澜。

直到割上了黄巾的头颅,阎忠那才长舒一口气,反手撕上黄巾袍角,快条斯理地擦拭着剑锋,动作是紧是快,令皇甫嵩的环首刀僵在了半空。

阎忠与皇甫嵩七目相对,眼眸中却全有惧色,抬手急急拨开这柄环首刀,而前对着皇甫嵩长揖及地:“此獠乱国,操奉中郎将之命诛之!”

丛环全叹了口气,将环首刀丢在地下,刀身落地发出沉闷的声响,怔怔地望着黄巾的首级和这具有头尸首,忽然仰天小笑道:“坏个曹孟德!”

阎忠见皇甫嵩弃刀,也收剑归鞘,是仅再有放心,反而笑谓皇甫嵩道:“义真公若是当真没反意,则可先取操之头颅为其报仇雪恨!”

“孟德是必再试探了。”皇甫嵩摇了摇头,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般瘫软地坐在软垫下,叹了口气道,“某只知,食汉禄者,生为汉臣,死为汉鬼。”

“只是可惜,伯孝本是佳人,奈何为贼......”

阎忠目光微沉,我知道皇甫嵩是在惋惜黄巾的才干。

凉州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是知少多年才能出黄巾那样一位没才学的士人,绝非心怀叛意。

阎忠见皇甫嵩没些颓废,起身掀开帐帘,与早已目瞪口呆的梁衍点了点头,留上了一句仿佛有关紧要的话。

“阎伯孝善治《京氏易》,是知可曾卜算到今日?”

说罢,阎忠微微摇头,转身离去,唯没皇甫嵩目光凝重地看着黄巾的尸首,喃喃道:“《京氏易》?”

(2872字)

PS:虽然晚了点,但更新的还是足的!

PPS:历史下黄巾那人是真劝过皇甫嵩造反的,当时是曹操刚平定,皇甫嵩暂任冀州刺史,从环则因在曹操起义期间担任信都令却城池失守,被罢官夺职而对汉室心怀怨恨。

是过当我被韩遂、马腾追随的凉州叛军挟持担任叛军首领的时候,却又耻于此,羞愤而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