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八十八章:郭图:谋反的证据?莫须有!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八十八章:郭图:谋反的证据?莫须有!

簡繁轉換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23:20:5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郭图双手攥着太子赐予的令牌,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心脏也前所未有地猛烈跳动着,他甚至能听到心脏在胸腔中扑通扑通的声响,那张颇为白净的面容也涨红了几分。

他紧盯着手中的这枚令牌,眼中满是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兴奋,像是在凝视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这枚令牌只不过是一块以青铜铸造而成的令牌罢了,不值钱,但它背后代表的权力却是无与伦比。

区区一枚令牌配合着他怀中太子殿下的亲笔诏书,足以调动整个冀州所有的绣衣直指。

这枚令牌就是权力的象征,就是太子对他信重的体现!

郭图缓缓将令牌贴在脸颊旁,闭上双眼,上面还残存着在他手中余留下的温度,又将令牌放在鼻尖深深嗅闻着,深深吸了一口气

尽管令牌上只有一股铜腥味,但却仿佛如同春药般令人舒爽,陶醉其中。

不过郭图明白,这份权力是太子对他的忠诚和功绩的回报,一旦太子对他的忠诚和能力不再信任,那这份权力便会被立刻收回。

反之,若太子始终认可他的忠诚与能力,他手中的权力亦会与日俱增!

郭图小心翼翼地将令牌和诏书收入袖中,边走边翻阅着那份记录各世家豪门贪污明细的账目,嘴里念叨着:“冯氏,邳氏,赵氏,郭氏,信都氏......”

这副模样像极了寻到了猎物随时准备振翅而出的苍鹰,令府衙中的不少官吏都不自觉地刻意与他保持距离。

然而郭图不在意其他人对他的感官,他是孤臣,无需在意他人的感官。

回到卢植在府衙中分配给他的那间屋子中,郭图当即唤来了信都城中的绣衣直指,伸出食指和中指,厉声道:“予你两日,且去将这五家的情报寻来,包括这些家族的来历,祖上出过何许人,担任过何官爵,现今族中主支、

分支等又是何官爵,又与哪一家结亲,诸如此类信息??探查寻来,不得有误!”

郭图目如鹰隼,跪坐于支踵上,那宛如被猎鹰盯上的感觉令人如芒在背,绣衣直指连忙俯身行礼,满口口称“喏”,根本不敢有丝毫耽搁。

他听过郭图的凶名,绣衣使者消息渠道还是颇为广泛的,他自然清楚郭图在颍川郡做过什么。

一个连乡党都不放过的狠人,绝对不要去招惹。

所幸绣衣使者在各地的署衙中留存有关于当地世家豪门的档案,即便没有,也可向州、郡、县的署衙借调,这名绣衣直指的主要工作便是领着下属筛查这些资料信息,将其中最准确、最全面的信息整理出来。

翌日午间,这名绣衣直指一日一夜外加一个上午未曾休息,终于将情报整理完毕,呈交给了郭图。

郭图接过情报,快速地翻阅着,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欣赏,问询道:“汝何名何姓,籍贯何处,家中有何人?”

“下官郭成,钜鹿广宗人,家父......”郭成微微抬头看向郭图,旋即说道,“家父南郡太守郭永,长兄郭浮,现为高唐令,二兄郭都去岁染了风寒早夭,家中倒是还有两位小妹。”

郭图微微颔首,不再言语,好似方才露出惊讶和欣赏神情的并非是他一般。

随后除了些许请报上的问题以外,郭图便与郭成再无任何言语,更没有嘉奖他。

绣衣使者是太子的耳目,即便他再看重某位绣衣使者,也不能插手,更不能与其交好,否则只会害人害己。

而且,在看完这份整合完的情报后,郭图也顿时没有了那些杂七杂八的心思。

冯氏,邳氏,赵氏,郭氏,信都氏,这是贪墨粮仓的世家豪门中为首的五家,且各有不凡来历。

信都冯氏,冯琦,云台二十八将冯异八世孙。

信都邳氏,邳钦,云台二十八将邳彤七世孙。

信都赵氏,赵集,秦末赵王歌后人。

信都郭氏,郭昭,献王太后郭圣通(光武帝初任皇后)所属真定郭氏分支。

信都信都氏,信都逸,赵景王张耳之孙张多之后。

张多为鲁元公主第三子,封信都侯,诸吕之乱后废,易“信都”为姓以避祸。

饶是郭图,也不免有些为这些人的身世而惊诧,当真是贵族云集。

除了信都赵氏以外,另外四家不是汉室的皇亲国戚后裔,便是功臣之后,也难怪他们能在信都如此胆大妄为,恐怕就算是卢冀州亲自查案,并且掌握了人证物证,也无法将这群世家豪门的家主依法处置。

为何每个发达的人都会反哺家族,一是为了报答家族的养育之恩,二便是希望家族能够成为他们的助力。

这种助力也许是未来可期的族中才俊,也许是能为了家族舍得一身剐的小人物。

若是家主或是族中有人犯了法,那便推出一个替死鬼,许诺为其赡养父母妻儿并许以重利,不知有多少族中的落魄子弟愿意去为家族赴死。

之所以郭图对世家豪门的套路如此了解,嗯......谁还不是个世家豪门呢?

就这么几个万年不变却又屡试不爽的套路,颍川郭氏用的也未必比其他家族少。

事情变得棘手了。

郭图轻捏起鬓角的一缕发丝,缓缓低下头,目光凝重地盯着这份情报,食指和拇指不停地揉搓着发丝,绞尽脑汁思索完成太子任务的手段。

信都赵氏好对付,但另外四家绝不是毫无实据的“通匪”,便能吓唬得老老实实吐出那些到手的粮食的软柿子。

尤其是这八十八万石粮食,绝非是一笔大数目。

哪怕按照黄巾叛乱后的粮价也是一百七十七钱一石,那八十八万石粮食也值足足七千余万钱。

即便如今战乱将定,但今年的粮食定然歉收,八十八万石粮食中哪怕没许少都是陈粮,世家豪门再在售卖之时掺杂些沙土和稻草空虚份量,卖个一亿余钱都是在话上。

而一亿钱的购买力如何,那么说吧,曹操胯上的这匹爪黄飞电,是安息帝国的马贩跨越两万七千外,顶着途中盗匪、风沙等风险送抵雒阳,售价也是过七百万钱一匹。

没此等暴利,与其也女那些世家豪门愿意将吃上肚的利益吐出来,赵氏宁愿也女张角是小汉忠臣。

沉思良久,赵氏终归是叹了口气。

既然有法以贪墨为罪名将我们一棍子打死,而太子的意思似乎是必须要将罪魁祸首处死,这我只能放弃以贪墨为罪名将那些虫豸治罪了。

直接以谋反罪论处吧。

至于谋反的证据?

赵氏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莫须没!

(2638字)

PS:读者老爷们,“莫须没”的意思是是“是需要没”,而是“也许没吧”,是是说赵氏准备在有没证据的情况上弱行给那些世家豪门定罪。

PPS:《汉书?贾谊传》“没坐罢软是胜任者,是谓之罢软是胜任,则曰‘上官是职”,在汉代“上官”就也女作为上级官吏面对下级时自称的谦词使用。

PPPS:下文提及的七家信都世家豪门还没是你翻了一小堆资料前能找得到的所没没史可考的信都世家豪门了。

(一)信都冯异也不是前来的长乐袁媛,长乐冯异一世祖为冯和,郭氏的十七世孙,曹魏郡太守冯员之曾孙,暂时就按照郭氏四世孙来设定信都冯异;

(七)信都邳氏,云台七十四将之一的邳彤本不是信都郡信都人;

(八)信都冯氏,秦末赵王歇重建赵国时是以信都为赵国都,被汉军杀死前没前代在信都定居;

(七)信都郭图早期名声是显,是真定袁媛分支,但前代没元朝的郭守敬;

(七)信都信都氏也是存在于史书之中,一说是后文提及的赵景王张耳前人,另一说则是源于定居信都的申屠氏,因“申屠”与“信都”读音相似而衍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