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堡宗别闹 > 第七百一十六章 无敌的纸币体系!

堡宗别闹 第七百一十六章 无敌的纸币体系!

簡繁轉換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23:41: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直阖目养神的于谦,忽然睁开眼,缓缓的道:「杭尚书,是不是万象承宣布政使司传来了消息,由万象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苏瓦那班朗提供的车邦金矿,已经有了最新进展?」

杭敏出列,「回少保的话,启禀陛下,车邦金矿已经在进入开采准备阶段了,最迟半个月内,就会有好消息传回京畿。」

朱见济闻言哈哈一笑。

于少保送的一阵好东风!

立即对陈循道:「传朕旨意,大明银行接下来全力增印宝钞,以十亿两为上限!」

陈循一脸震惊,「陛下,不可!」

这会导致货币体系崩溃,大明宝钞信用崩溃。

朱见济笑道:「朕知道你的担心,放心,崩不了,大明境内增发不了十亿两,增发部分,约莫三亿两左右,保证国内市场上的宝钞数量能够匹配上暴增的人口需求量,以稳定物价,嗯,增发了宝钞,物价确实会降低,这就需要户部的地方税务部门出台政策控制物价了。」

还是需要设置一个专业的对全国市场进行监管的部门。

也就是说,需要一个工商局。

后续再处理此事。

当先先交给户部的税务部门——户部的税务部门,是最早下沉到地方的,从开海之后,就陆续新增地方税务部门。

如今早已遍布州城和县城。

陈循道:「如果能以官府出台政策来稳定物价,倒确实可以保持宝钞的信用,同时增发的宝钞,也能成为百姓的财富,但这有一个关键点:没有足够的物资来确保这些宝钞的价值,那么就算有官府的政策控制,宝钞也依然会慢慢贬值。」

朱见济道:「怎么就没有物资了,现在农科院大力推广农业种植,农部那边也在配合地方官府落实各项政策,在全国开坑荒地,将会增加大量农业物资,基本上可以认为,增发的三亿两大明宝钞,就是大明新增人口和新增物资对应的价值,否则大明宝钞就不是贬值,而是价值暴增,这倒是有利于大明银行,但确实对百姓的一种财富掠夺,所以要尽可能的保持住当下的宝钞的价值体系,不能增值、贬值的幅度太大。」

陈循很是震惊。

其实满堂文武都很震惊,陛下竟然对货币体系有如此之深的见解!

朱见济继续道:「剩下两亿两大明宝钞,调拨工部、兵部、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医卫司、教育司,由这些部门通过相应的改制、军械提升、扩容、下沉等操作,把钱花出去,虽然这两亿两可能导致物价降低一些,但大明的老百姓,应该能承受,而且国家要发展,匹夫有责,这些不伤筋动骨的损伤,民间百姓也不会有太大的怨念。」

陛下主意已定,陈循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领旨。

朱见济对众臣道:「工部、兵部、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医卫司、教育司,你们迅速重新盘衡正在操作的项目,拿一个资金计划书出来,送交户部审核,户部审核之后呈递文华殿,朕批复之后,户部根据大明银行增印宝钞的速度和数量,划拨各部!」

众臣领旨。

陈循又问道:「那剩下五亿两大明宝钞用来作甚?」

朱见济哈哈一笑,「车邦金矿不是要开挖了么,挖出来的黄金,咱们得把它的价值体现出来,而不是单纯的运回来,而且中南半岛今年已经恢复生产了,到时候通告中南半岛五大承宣布政使司,利用这五亿两大明宝钞,在中南半岛大肆购买五亿两白银对应价值的物资运回大明,这样操作的话,既能让大明宝钞在中南半岛广泛流通,又能确保大明宝钞在中南半岛的价值体系,同时增加国库和国内百姓的物资使用额度,何乐不为!」

其实简而言之一句话。

就是用大明宝钞去中南半岛吸血了!

用本身并不具备价值的纸张,去换回大量物资,这世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吸血方式了,而且一旦大明宝钞在中南半岛形成了稳定的价值体系,那么大明就算是扼住了中南半岛的咽喉,基本上可以宣告,中南半岛将永远是大明的后花园。

就如二十一世纪时,墨西哥成了美丽国的后花园一样。

等钢铁战舰的舰队成型,大明拥有全世界最强海军之后,再由政府出头,在中南半岛的金三角发展一下***,以坚船利炮作为敲门钻,到欧洲那边去进行烟土贸易,为大明继续累积资本,这样的话,大明就能有无限未来!

不过烟土生意是个双刃剑。

必须要做好一整套完善的措施,要确保烟土可以在欧洲和美洲去祸害歪果仁,而不能让它流入大明境内!

所以到时候可以出台相应的律法。

任何人在大明境内种植、生产、贩卖、运输,甚至是吸食***的,都直接砍脑袋,没有任何说情可言,只有这样,才能控制烟土不流入国内。

【鉴于大环境如此,

广安帝朱见济已经把增印宝钞的利弊摆上桌面详细分析了,一切都在朝廷掌控之中,而且此举确实能缓解都忙当下各部门的改革,推动大明宝钞的良性发展,陈循便把担心放在心底,领旨操办。

钱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当下还有个问题。

人才压力。

经历过广安五年大半年的筹备,漠北三大承宣布政使司已经在履行治政职责了,但漠北地广人稀,漠北三大都司对地方的掌控,不会面面俱到。

还是需要地方官员对漠北游牧民族的归化。

这就需要大量官员。

而朝廷此刻已经没有储备官员可以派用了。

吏部尚书白圭说了这个问题后,朱见济略一思忖,问教育司,「还有一两个月就要秋闱了,北大、清华、太学的这一届毕业生,能否有提前毕业的?」

陈献章出列,「陛下,哪还有提前毕业的啊,能提前毕业的都送去中南半岛了,剩下的几百人只能如期毕业,所以漠北的人才缺口,需要等九月的大学毕业之后才能去补缺。」

朱见济看向白圭,「吏部能克服这个问题,再坚持一两月否?」

白圭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坚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