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堡宗别闹 > 第七百五十三章 强大的臣子班底

堡宗别闹 第七百五十三章 强大的臣子班底

簡繁轉換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23:41: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年少不知少妇好,错把少女当成宝。

朱见济早就知道这个道理。

御姐才是王道!

可爱在性感面前一文不值。

所以近来他越来越喜欢白鲤、吕焕、于妤、玛依努尔这些被他开发、培养出来的少妇,至于选秀的年轻姑娘,图个新鲜追求个紧致。

和老婆白鲤又是一夜鏖战,老夫老妻了,没那么多程序,反而更快乐。

五更后起床洗漱。

今天是小朝会,安排在文华殿。

吃了点早食垫腹。

没过多久,众多中枢众臣纷纷入殿行礼,五年过去,大明的中枢臣子出现了较大的变动。

吏部尚书依然是白圭,今年六十二岁高寿了,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卓越,是为臣者的巅峰年华。

户部尚书张泰,今年才四十六岁。

是个绝对的寒门高才。

宣德十年出生,景泰四年中举,也就是二十三岁考中举子,又在景泰十六年高中进士,历任知县、御史、巡按、少卿、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最后补陈循的缺,出任户部尚书。

仕途经历相当之丰富。

能力也卓越,而不是靠其他手段在仕途上一路青云。

原户部尚书陈循已经驾鹤西游,朱见济厚恤,追赠太子少师,谥文忠,准入太庙——就这几个操作,加上陈循在户部的作为,原本在青史上籍籍无名的陈循,很有可能跻身名臣之列。

礼部尚书陆瑜,七十二岁高龄。

还没有致仕的意思。

朱见济已经明里暗里点过他几次,可陆瑜就是装糊涂,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赖着,且他作为礼部尚书多年,根深蒂固,声望隆重,朱见济又抓不到他的把柄,拿他无可奈何。

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陆瑜一直不致仕,是为了土地改革。

毕竟陛下要动土地兼并问题。

而陆瑜一直是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陆瑜的背后,就是大明广大的地主阶层中的读书人集团,是顽固派守旧派的迂腐读书人代表。

刑部尚书董方,六十五岁了。

董方其实一直支持陆瑜,反对土地改革,但他没有陆瑜那么迂腐,更多的为他自己着想,年纪上去后,这一两年多次提出致仕,朱见济都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

在刑部的下沉工作中,董方的表现堪称完美。

现在全国上至州府下至县城,都有刑部的地方分局,甚至董方还打算按照朱见济的要求,在乡镇成立刑部分局下辖卫所。

要把全国的治安彻底的掌控于毫厘之间。

得益于刑部的下沉,如今大明全国的治安案件,比下沉之前,减少了五成以上,有的州府,真的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能有如此成就,董方功不可没。

所以尽管知道董方是支持陆瑜反对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朱见济还是强行挽留下来,让他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继续发光发热。

工部尚书杭敏。

杭敏今年也六十岁了,历史上的杭敏籍籍无名,唯一可以在书中提点一句的就是个“国舅爷”,但如今的杭敏,在大明的声望地位不输于少保。

不过这些年被朱见济压榨,杭敏累出了一身病,现在有事没事就要请假,朱见济还会经常登门探访他,聊表天子、外甥的情义。

好消息是,杭敏在工部培养出了众多人才。

如今工部,绝度没有任何尸位素餐的人,工部左右侍郎、诸多郎中主事、诸司司长,全是干实事的人,尤其是左侍郎,能力直追杭敏不说,还年轻。

左侍郎殷谦才四十出头的年华。

右侍郎周洪谟则是老臣,也马上六十岁的人。

兵部尚书何健,也六十岁了,虽然兵部还有另外一位尚书于谦,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现在兵部的当家人就是何健。

而何健么,性格恬淡,很多事情又交给了兵部的左右侍郎。

兵部左右侍郎,右侍郎马文升能力卓越,有沙场经验,熟谙军中大小事务;左侍郎陈钺,四十来岁,算是年轻了,能力也很卓越,和马文升一样,都是九卿人选。

大概率会补陆瑜的缺,升任礼部尚书。

农部尚书还是林聪。

都察院那边,左都御史朱英,一直在地方任职,担任过多种要职,熟谙地方政务,在朝野之间声望隆厚,左都御史李实驾鹤西去之后。

嗯,李实基本上是忙碌都察院的下沉地方事务中,累死的。

之后朱英被宣入京畿,出任左都御史。

其实也是个福利。

毕竟朱英也是六十四岁的人了,在都察院呆不了几年,让他出任左都御史,不过是为了他以后的谥号和追封的问题,这是朱见济对老臣的敬重。

别说,这个举措之后,朝廷的老臣对广安帝陛下那真是真心拥戴。

而朱见济此举还有个用意。

朱英在朝野的声望不小,厚待他,也能得到一批人的支持,到时候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时候,就可能少一些阻力。

左都御史朱英是个六十四岁的老人,那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就得是个精壮之年可以熬身体的人,右都御史李裕就是最佳人选。

年轻,四十出头,也是个读书天才。

景泰四年,刚刚及冠的李裕就去参加科举,高中一家,之后出任河南巡察御史,然后就一路青云之上,很快便成为了九卿之一的右都御史。

当然,大明这一批年轻官员升职快,很大一个程度上,是因为朱见济新增了诸多部门,加上大明又增加了九个承宣布政使司,出现了很多空缺的缘故。

所以当下九卿班底是:吏部尚书白圭、户部尚书张泰、礼部尚书陆瑜、刑部尚书董方、工部尚书杭敏、兵部尚书何健、农部尚书林聪、左都御史朱英、右都御史李裕。

九卿之下的重臣,则有吏部左侍郎尹旻、吏部右侍郎翁世资;工部左侍郎殷谦、工部右侍郎周洪谟;礼部左侍郎张蓥、礼部右侍郎刘昭;兵部左侍郎马文升、兵部右侍郎陈钺;户部左侍郎李敏、户部右侍郎何乔新;刑部左侍郎贾俊、刑部右侍郎戴缙;农部左侍郎杜铭、农部右侍郎谢一夔;都察院佥都御史屠滽、都察院佥都御史王恕。

除此之外,朝中各部、各司、诸寺监,还有一大堆精兵强将。

诸如叶淇、刘璋、徐琼、周京、白章、倪岳、徐贯、闵珪、彭韶、杜铭……等等,大明朝堂,生机勃勃一派繁华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