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堡宗别闹 > 第七百二十一章 巡洋舰准备就绪!

堡宗别闹 第七百二十一章 巡洋舰准备就绪!

簡繁轉換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23:41: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工部那边,已经在尽最大的力量扩大矿石的开采和冶炼规模,包括山西的露天煤矿,都在疯狂的加班加点,以满足国家的需求。

朱见济本来不愿意大肆开采国内的资源。

但必须满足当务之急。

而中南半岛那边的开采还在起步阶段,产量还没上来,所以必须国内加大开采和冶炼规模,来满足需求。

等以后中南半岛的资源开采走上正轨,国内就可以降产能。

煤炭石油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还是先用国外的!

朱见济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却决口不提于谦致仕的事情,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于谦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陛下是一片好心。

君臣喝酒,聊家国大事展望未来,甚是开怀。

饭后,朱祁玉去了寿康宫。

吴太皇太后近来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彻底听不见了,一天到晚都在那里发呆,甚至除了朱家这一批人,她已经不认识身边的宫女好内侍了。

而且双手随时都在轻颤。

御医对此无可奈何。

只能看着她一天天的老朽。

朱见济也无可奈何。

不出意外的话,皇祖母应该是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症,现在只是忘记了宫女和内侍,再过些日子,恐怕连自己两父子她都要不认识了。

毕竟是七十八岁的老人了,比于谦还大两岁。

于谦告退回府。

他现在不太愿意呆兵部,他老了,而兵部那边有何健等人主持大局,虽然兵部所有人依然唯于谦马首是瞻,但于谦想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所以索性不去兵部,免得何健和兵部的侍郎们畏手畏脚。

当下大明,少他一个于少保,影响不大。

朱见济则带着李顺达出了皇宫,直奔东宫军研院,在军器监上改制的东宫军研院如今已完全私有化,属于朱见济的皇家产业。

东宫军研院里原本的一众官员,愿意的,可以直接去国家军研院任职。

待遇和职级不变。

毕竟国家军研院的官员属于朝廷官员,所以去的人不少,包括火药专家加索尔,毕竟有编制品级的嘛,铁饭碗端着比较稳妥。

当然,绝大部分还是留在了东宫军研院。

如今东宫军研院和国家军研院里,基本上没有尸位素餐的人,因为两院搞的火器项目实在太多,人手一度很紧张。

所以不论在哪边,都有不错的发展。

而朱见济为了让东宫军研院留住人才,在改制的时候,把所有人的待遇都提升了一截,并且东宫军研院的专家人才,依然享受国家的「院士」待遇。

如今两院,有个院士体制。

而院士属于国家官员!

但只有技术最顶尖的那一批人,资格最老的那一批人,才能列入院士之中,这些院士都是各项目的负责人,在原来的薪俸之外,还享受每月三十两白银的院士津贴。

待遇相当之高。

所以两院的院士们一年的收益,折算下来将近一千两白银,高过了大部分的地方官员,若是加上年终绩效奖,比如加索尔和施辛这样的人,一年两千两白银随随便便拿。

当然,现在大明所有的官员的年终绩效奖都很高,几乎是他们的半年的薪俸,已经施行好几年了,为高薪养廉打下基础。

等大明外扩结束,就该整顿吏治了。

而食君之禄,分君之忧。

两院的院士也没让朱见济失望,让大明的火器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更是打造出了蒸汽机这样的跨时代神器。

到了东宫军研

院,施辛在项目上,在公事房接待朱见济和李顺达的是东宫军研院副院令黄陵生——原来的副院令,已经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尽忠了。

实际上这些年,东宫军研院和国家军研院是真的累死了一批人。

还有很多专业人才都因为劳累落下了病根。

黄陵生也一样。

虽然是进士出身,而且还是景泰十六年的进士,今年才三十多岁,但他已经像个四十来岁的小老头,不过别小看他显老,论理论的全面性,整个两院他自居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这就是进士搞科研的优势。

对知识的吸收特别快!

黄陵生听了朱见济的来意,脸色不是很好,叹了口气,「陛下,微臣也不粉饰了,陛下提出的火力重炮的研发,其实不难,实际上火器的原理大多是相通的,尤其是我大明现在对开花弹的技术掌握,可说是开天辟地的,但战舰用的那种火力重炮需要的底火火药,需求性能太高,目前就卡在底火的火药工艺上,至于火力重炮的炮膛,那是工部炼钢厂的难题,听说也还没解决。」

火力重炮需要的是一千多斤的炮弹。

这得需要何等性能的火药来作为底火,而炮膛则要承受如此数十斤火药产生的热量的摧残以及强大的能量波及,对钢材的性能要求无比之高。

朱见济微微颔首,「原理方面,已经搞透彻了?」

黄陵生道:「原理方面就是开花弹的原理,只是又优化提升了一些设计,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需要底火提供炮弹的飞行能量,炮膛的性能也是硬性的技术指标。」

朱见济嗯了声。

看向李顺达,「你看,不是朕不想,是东宫军研院和炼钢厂这边还没有攻克技术难关,咱们也别去打扰施辛了,打道回府罢。」

李顺达叹了口气,问黄陵生,「黄院令,你能不能给我个大概的时间点,我那边也好根据你这边的进度安排。」

黄陵生无奈的笑道:「李主事,这玩意儿我哪能有确定的时间啊,也许一年两年,也许明天后天就攻克了呢!」

科研的事情,说不准的。

朱见济心里忽然一动,对黄陵生道:「目前我们使用的黑火药,其实已经很先进了,想要再提升性能,怕是有点难,所以火药的性能提升,暂时不去做了,咱们修改炮弹的指数参数,因为朕忽然发现,之前朕说的火力重炮的炮弹一颗就有上千斤,现在想想,应该是错误的,按说应该到不了五百斤,大概也就三十四百斤,这样的话,当下的黑火药应该能满足底火的性能需求,同时,炼钢厂那边要更进一步的想办法提升炮弹弹壳所用钢材的重量,以降低炮弹的整体重量。」

黄陵生:「……」

想了想,「其实没给陛下说,军研院这边早就修改了陛下给的参数,这一次研发的火力重炮的炮弹,重量参数设定在三百五十斤左右。」

顿了一下,「但就这样,火药依然要提升性能,同时炼钢厂的炮膛材料,也需要提升,所以——还请陛下让登州造船厂那边耐心等待一下。」

又道:「不过好消息是,一百多件的重炮,早就已经合格实验了,随时可以列装。」

朱见济:「……」

你妹!

你在逗老子玩!

目前登州造船厂快要竣工的是两艘巡洋舰,一颗炮弹一百多件重的火力重炮,完全够用了,甚至超标了。

因为巡洋舰要的是火力的密集性,而不是最强的破坏性。

没好气的怒视黄陵生一眼,道:「不早说!」

黄陵生也不怕,扬着脖子硬道:「陛下也没问。」

朱见济:「……」

得,你是专家,你有骨气。

对黄陵生道:「在中秋之前,造好这样的重炮四十八门运抵到登州造船厂,并配备相应的弹药,军研院这边能不能做到?」

黄陵生,「钱呢?」

他是副院令,当然要为军研院着想,既然不是国家机构了,总不能免费给国家造武器吧。

朱见济差点心梗。

得……

还得找陈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