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 > 第713章

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 第713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1 11:24: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著名军机大臣和中堂曾经说过:我不是要你的钱,是用你的钱办你的事!

和中堂的名言,搁在杨少峰和老登身上也同样成立。

你以为是本官要你的工匠?

错啦。

本官不要你的工匠,而是用你的工匠办你的事。

别的不说,就说建好之后的登州大学。

登州大学的学生是谁的门生?

登州大学的学生不是本官的门生,而是朱标的门生。

能捞到最大好处的是谁?

同样不是本官,而是朱标,是你个老登,乃至于整个大明。

本官才能得到多少好处?

所以吧,这就相当于是本官拿你的工匠,替你朱重八这个太子党二号马仔办事。

瞧着杨少峰一副理不直气也壮的模样,朱皇帝顿时也被气笑了。

这他娘的正说着迁都的事儿呢,这狗东西把话题扯到了基建上面。

正聊着基建的事情呢,这狗东西又开始要工匠。

朱皇帝斜了杨少峰一眼,冷哼一声后说道:“你驸马府不是还有几百个亲卫在宁阳县么?”

杨少峰顿时心生警惕,小心翼翼的说道:“是有几个在训练的。”

朱皇帝好悬没被杨少峰的回答给气死。

毕竟自己说的是几百个,而这个狗东西说的却是几个。

这个数量的差距有点儿大。

朱皇帝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你放心,这次咱找你借五百个亲卫,回头从锦衣卫里给你调拨一个千户所的人手。”

“这些人手一边在你这儿接受训练,顺带着也能给你充当亲卫。”

“亏不了你个混账东西。”

杨少峰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这老登真是越来越不当人了。

先跟本官借五百个亲卫,再塞过来一千个锦衣卫。

然后本官就得负责一千个锦衣卫的衣食住行,还得承包他们的训练和装备。

等训练完成了,老登再一纸调令把这些人手全部弄走。

他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杨少峰越想越是不爽,只是略一斟酌便向朱皇帝拱手拜道:“驸马府亲卫原本就是岳父大人调拨给小婿的,他们也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士卒,岳父大人尽管调用便是。”

这回轮到朱皇帝心生警惕了。

还是那句话,这狗东西一向不当人,偏偏又是个看家狗的性子,往他手里塞东西容易,想从他手里往外拿东西可就费劲了。

现在他如此痛快的答应调拨驸马府的亲卫,莫不是又打算给咱挖坑?

朱皇帝只是略一琢磨,便赶在杨少峰开口之前说道:“咱这次调用你驸马府的亲卫,也不是白白调用,更不是占你的便宜。”

杨少峰微微挑眉,义正辞严的说道:“岳父大人这就冤枉小婿了,小婿何曾有过这种大逆不道的心思?”

合着你也知道这是大逆不道的心思啊混蛋!

还他娘的何曾有过?

难道不应该是何尝没有?

朱皇帝一边在心里破口大骂,一边哼了一声道:“咱准备把那些个搞黑煤窑的乡绅,还有掺和到其中的官老爷们全都抓起来。”

“各地的卫所虽然也能办这个事儿,但是咱总觉得不如你驸马府的人手好用。”

“你放心,这些个官老爷还有乡绅们,回头全都送去登州府。”

略微顿了顿,朱皇帝又补充道:“还有,以后是否允许民间开矿,原有的那些矿藏该如何管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回头也写一份奏本上来,咱好让李善长和刘伯温他们早点儿完善。”

听到这里面还有李善长和刘伯温的事儿,杨少峰当即就点头应下:“岳父大人放心,小婿回去之后就写,明天一早就拿给您老人家,绝不会耽误正事儿。”

……

就在驸马府亲卫四处出动抓人的时候,朱标和李善长、刘伯温三人正凑在一块儿头疼。

“今年的恩科,得增加四川生员的录取名额。”

朱标率先提出洪武五年恩科的事情,并且直接定下调子。

“别管他们有没有真才实学,只要人品能过得去,剩下的都好办。”

“至于江南的那些生员……”

朱标的话音还没落下,刘伯温就抢先说道:“殿下,臣以为江南的生员,不应该跟四川、岭南、北方的生员考同一套试卷,两者之间应当有所区别才是。”

朱标微微一怔,刘伯温却又继续说道:“以江浙、福建、江西三地为例,这些地方文风更盛,读书人相对要多一些,学问也相对要好一些。”

“若是考同一套试卷,只怕四川、岭南和北广的生员会吃亏。”

“依臣之见,不如趁此机会,直接让礼部准备几套不同的乡试考卷,给江浙、福建和江西三地安排比较难的,给四川、岭南以及北方的生员们安排相对简单一些的。”

随着刘伯温的话音落下,朱标整个人都快凌乱了。

孤想的是什么?

孤想的是等会试和殿试的时候,对江南的士子们卡的严一点儿,对四川和北方的士子们稍微宽松一点儿。

可是谁能想到啊,刘伯温这都老匹夫比孤还狠,直接要搞几套不同的试卷!

朱标轻轻嗯了一声,仔细琢磨着之前在登州时曾经和杨少峰聊过的那些问题,忽然笑了一声道:“孤有点儿不太成熟的想法,还望韩国公和诚意伯能帮着拿拿主意。”

“这第一个,就是等到临近乡试开始前,从礼部多抽调几个人手负责出题,总考官负责把这些考题整理成试卷。”

“只不过,在乡试完成之前,这些负责出题的人手以及总考官,需要住在指点的地方,直到乡试结束。”

“与此同时,匠营也不再负责印刷试卷,改由应天府大牢里关押的那些囚犯们来做,检校和大都督府的人手负责全程监管,并负责往各布政使司运送试卷。”

“这第二个,就是刚刚诚意伯说的,准备出几套不同的试卷,江浙、福建、江西用一套试卷,其他地方用另一套试卷。”

朱标慢慢的说着自己的打算,李善长和刘伯温则是一边点头一边头疼。

点头,是因为朱标的这些想法,能在最大程度上杜绝科举舞弊。

而头疼,则是因为礼部的官员也够用。

说白了,现在从礼部抽调人手,就相当于从北宗孔希学和南宗孔希路的手上抢人。

这两人一个正在修撰《洪武大字典》和全本的《洪武正韵》,另一个正在修撰《洪武大典》。

从他们两个手上抢人,他俩不得发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