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带着游戏面板穿越四合院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水围看地

带着游戏面板穿越四合院 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水围看地

簡繁轉換
作者:无助的张阿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11:37: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张生啊,最近你的cfc餐厅动作可是不小啊,直接在九龙四家店铺同时开业啊,恭喜你财源广进啊。”

lak哥看着坐在对面的张忠华,又想着他的cfc餐厅热火朝天,真是有点眼热了。

这次九龙地区的社团冲突倒是成全了cfc餐厅,让cfc餐厅有机会气势汹汹杀入九龙地区,还是一下开了四家店铺。

这四家店一开业,cfc餐厅的每月利润怕是会超过两百万了,而且从目前他了解到的情况来看,cfc餐厅背后所谓的英国老老板还有美国老老板,也不过是张忠华弱小的时候推出来的挡箭牌,用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lak哥虽然对张忠华的cfc餐厅眼热不已,但是还是有些投鼠忌器,毕竟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而且他想着自己的计划,没有必要节外生枝,最终也只能把自己心中的贪婪压下去。

“同喜同喜啊,跟lak哥你比起来我这不过是小打小闹,而且cfc怎么说也是咱们港岛自己的牌子,干掉外来品牌也是在为港岛争光。

而且我们cfc餐厅也有计划走出港岛,从东北亚地区杀入东南亚最后杀进欧美,到时候我们港岛也有自己的面向世界的餐饮品牌了。”

张忠华笑着说道。

“你说的不错,那些西餐店在我们港岛总是感觉自己高人一等,cfc要是能把他们干掉也是为我们港岛人争一口气,让他们知道港岛谁才是真正的的主人。”

lak哥听了张忠华的话夸赞道。

“对了lak哥,不知道您今天找我来是有什么事啊?”

废话说完之后,张忠华就向lak哥问起今天找他来的原因。

“诺,这是你要的东西。”

lak哥听到张忠华的话,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扔给他一个纸袋子。

张忠华接过lak哥扔过来的纸袋子,稍微一想就大概明白这是什么东西。

取出袋子里的东西一看,果然去如他所料,是安保公司的经营许可还有二十张挂靠在安保公司名下的持枪证。

“谢谢lak哥,真是麻烦你了!”

虽然这些东西是要花钱的,但是张忠华还是由衷的对lak哥表示了感谢,无论是安保公司的经营许可还是持枪证了都是很难搞到的,无论哪里对于持枪证的审核都是十分严格的。

嗯!

某国国家除外!

“谢就不用谢了,别忘了把手续费给我就行了,为了帮搞定这个,我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lak哥无所谓的挥了挥手,示意张忠华可以离开了。

“lak哥你放心,在港岛谁的钱都能欠,唯独lak哥你的钱没有人敢欠的!”

对lak哥千恩万谢之后,张忠华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中环警署。

……

……

很快cfc九龙的四家分店就同时开业了,四家店都是九龙地区最繁华的地段,每家店每天利润超过四千港币,当然这里的利润跟本岛的几家店没办法比。

这里毕竟是九龙地区,消费能力还有人流量都有远远比不上铜锣湾,更别说是中环路。

九龙地区大部分人都把cfc餐厅当做奢侈品来消费,虽然定价比本岛的几家店要低得多,但是每周能来一两次的都算是有钱人了。

在九龙能有这个利润,也在张忠华的意见之中。

……

……

等到各个餐厅走上正轨之后,5月1日劳动节这天,张忠华带着郑娟来到了新界的天水围地区。

从中环乘坐天星小轮到屯门,又乘坐附近渔民的小渔船到屯门,随后坐着小破车到天水围地区。

这一路上两人看到的破败都是无比的景象,这里和本岛甚至九龙地区简直就是两个世界,港岛高楼林立白领西装革履,然而天水围还有屯门地区这边都是衣衫褴褛的渔民划着小破渔船早出晚归的出海捕鱼。

港岛本来就是沿海城市,本身就不缺海鲜,渔民出海捕鱼的船只也很小,捕到的鱼除了自己吃也只能拿去贩卖,赚一点微薄的生活费用,家里的孩子稍微大一点就跟着家长出海捕鱼。

至于上学?

港岛无比高昂的学费,别说是这些渔民还有普通市民,就是在中环上班的白领要让家里的孩子上学都得咬咬牙。这些渔民的孩子能识字已经算是不错了,港岛还要过些年才有免费的基础教育。

“老板,内地是什么样子的?”

郑娟好奇问道,张忠华虽然对外宣称是新加坡来的,但是他在港岛站稳脚步之后,自己来历对于公司的核心成员也就没再进行隐瞒。

“其实内地那边和这边也差不多吧,城里稍微好那么一些,农村和这里也差不多,不过免费的基础教育可能要多一些。”

张忠华有些感慨的对郑娟说。

国内的情况何况又不是这样,包括四九城在内的几座大城市还好,但是出了城都是农村,农民每天做工一天也赚不了几毛钱。

“港岛很多华资大老不都是从内地来的吗,包船王、董船王那可都是在港岛有些赫赫威名的大亨啊,内地可真是人才济济。”

郑娟由衷的感叹道。

包船王名叫包玉刚1918年11月10日,包玉刚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包兆龙是一个商人,常年在汉口经商。尽管他事务繁忙,但却对子女非常严格。由于家庭还算富裕,他决定让子女接受当地最好的教育。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是zj省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形成了历史上着名的商帮——宁波帮。

13岁那年,包船王到上海求学,学起了船舶,后来违背父亲的意愿没有进入大学深造,而是进入了银行工作。

1949年初,包船王与父亲一起携着数十万元的积蓄,到港岛另闯天下。

尤其是去年的时候,趁机扩大船队,完全是通过不懈努力和卓越见识发展为港岛一代大亨。”

东南亚华人谁不佩服包船王,宁波人太强悍了。改革开放初期就全部外出做起以物换物小生意,其中成就了无数商业大老。

说道包船王,张忠华又想起了另外一位大老,那就是霍先生,堪称楷模。

“包船王现在只有只有四个女儿,也不知道包船王那么多家产最后会便宜谁。”

郑娟笑着对张忠华说。

“包船王人生事迹也会写进港岛历史,也算是一代传奇人物功成名就啦。”

张忠华有些羡慕的说道。

大家怎么都关心人家的家产啊,低俗太低俗了。

未来港岛豪门争夺家产的事情多的去了,奥门那边死后几房子女争的死去活来不可开交,霍家几个儿女最终也是对簿公堂。

“这天水围也是真够落后的,你介绍下这里的情况吧。”

张忠华说道。

“天水围原为渔塘。其南为屏山,北面是辋井村和米埔自然护理区,西面为厦村和虾尾新村,东面为冯家围和东头村,距离中环市区大约25公里。

这里被丘陵环绕交通不便,这里的人基本也走不出去,港府估计目前也不会规划这里。土地大部分都在这里的村民手中,一尺也就1港币多点。

不过这里缺水缺电,如果是办工厂肯定不行,但是咱们在这里建养殖场还是没问题的,养殖场对于水电的需求比较低。”

郑娟看着眼前的天水围很是唏嘘,她只知道天水围穷,但是想到竟然这么穷,这还是第一次到新界这边,在这里建厂水电先不说,运输就是个大难题。

“建养殖场最合适的位置是哪里?”张忠华问道。

这里这么落后难怪开发商不开发这里,港督府不把这里的交通问题解决了,港岛开发商肯定不会开发这里,这不是有病吗?

“也就坑口村那里比较合适,靠近海湾可以走航运,不过想要修建码头恐怕千难万难的。”

郑娟说道。

“如何才能在这里修建一座小码头?”

这里海对面就是宝安,也是重要的跑路地,自己是没能力建码头。

“应该很难,不过如果修建了码头加上我们的养殖场也能为这里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让村民担起运输的职责港府也不能说什么。不过这不能我们自己出面,还得让这里的村民去闹。”

“要是交给运输公司运输呢?”

“一般的运输公司也看不上咱们这点小生意。当然,如果我们走出港岛之后,向外运输还是勉强可以的,其实也可以找那些社团来运输。”

郑娟小心的对张忠华说道。

“先把建养殖场建起来再说吧,我们现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明年走出港岛之后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码头还有运输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张忠华想了想然后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活人还能让那啥憋死。

两人走了很久一段路,才到达了坑口村,这里的贫穷落后让两人完全难以想象这里竟然是港岛。

两人刚走到村里的办公地方,就看到一个50岁大叔院落里正在修补渔网,看来是早上出海刚归来。

“年轻人,你们找谁啊?”

大叔好奇看着张忠华还有郑娟,心里纳闷这是哪里来的年轻人,怎么来这坑口村这鸟不拉屎地方了,这里出现的外地人也大部分是游泳过来的,这两人肯定从市区过来的,毕竟穿的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这位大叔,你好,我是张忠华,这位是郑娟,我们想找下咱们村里的负责人,有些事情需要商谈一下。”

“我就是这坑口村的村长王伟生,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跟我说。”

王伟生听到张忠华两人是来找自己的,就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来问道。

“王村长您好,我们是一家餐厅的负责人,对于鸡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经过研究决定找个地方自行建厂养殖。

我们看这里环境还是比较适合,所以过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张忠华简单的解释了一番,说话十分客气,别拿村长不当干部看,他一句话自己计划就能泡汤。

“你们一天能用多少鸡,竟然还需要建个养鸡场?”

王伟生有些好奇的笑着问道。

“我们现在加上后期需要开业的餐厅,每天大概需要采购1万只鸡,所以养鸡场的规模肯定是小不了。”

郑娟解释道。

“哦,这么说下来那规模还真是不小,你们看上什么地方了?”

每天需要采购上万只鸡,那养殖规模最少几十万只吧,天水围这个地方交通不便,工人肯定要从附近招,几十万只鸡少说也需要几百名工人,不错不错。

想到这儿王伟生心里直接乐开了花。

“我看靠近流浮山那块地方,通风很好,十分适合养殖。”

张忠华回答道。

首先得离开村子远一点,养鸡场的味道可不小,而且养鸡可是技术活万一瘟疫不就凉凉了,人来人往的也容易传染疫病,要是感染了鸡瘟那就打水漂了。

“那边啊?那边没问题,地都在我们村的村民手里,你们是准备买还是租啊?”

自己这破地方多少钱一尺?这里也没租过地啊,更别说卖地了!

王伟生心中盘算了一下,然后对张忠华说道。

“你们这里的地怎么卖啊?多少钱一尺?”

郑娟向王伟生问道。

“这个具体多少钱,我还得回去要开会商量下,你们需要多少地?”

王伟生笑着问道。

“五十到一百亩之间吧,当然越大越好。”

具体买多少当然要看村里的报价了,根据情况再决定买多少地,如果太贵了那就去别的地方买,新界这边别的不多,就是地多。

“你们现在这里先稍等一会儿,我召集村里的村民商量下。”

王伟生说罢匆忙离开了小院子,。

根据出他就安排人召集村里的几个管事还有各家各户的代表开会,没过多久人就集合到了约定的地点。

“乡亲们啊,这次找大家来开会,有大好事!刚刚两个人过来找我,说想购买流浮山那里的土地,他们要在那里建立一个养鸡场规模很大!

养鸡场占地50到100亩之间,一亩地差不多7000尺的面积,关于土地出售价钱需要一起大家商量一下。”

王伟生看人都到齐了,就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