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带着游戏面板穿越四合院 > 第五百九十四章

带着游戏面板穿越四合院 第五百九十四章

簡繁轉換
作者:无助的张阿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11:37: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几天在圣蛋岛这边联系港岛确实相对比较麻烦,但是又不是与世隔绝,卫星电话还是能够对外联系的。

而且亚联社那边时刻关系着全球大事,传回来的消息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一切还是很正常的。

最主要的是,各个关键节点都有张忠华可以绝对新信任的人存在,翻不起天来。

以往张忠华出差的时候一般都会在出发前接收最新信息然后再出发,即使在飞机上最多也就晚十几个小时而已,耽误不了热工大事儿。

而且张忠华提前设置了预案,玉皇集团一但发生了紧急事情联系不到张忠华,那最高的决策权就落在娄晓娥身上,她会根据最高智囊团的建议做出决定。

而最高智囊团则是又张忠华的专精各种技能的死士组成的绝对忠诚的决策团体,他们可以直接掌握集团的一切权利,等改开之后会在最高智囊团的带领下集团全面进军内地。

最高智囊团如果联系不上张忠华也联系不上娄晓娥的话,名义上的最高决策权就落在了娄父和娄母两人身上。

当然这种事情基本不会发生,但是张忠华也做好了预案,为得就是以防万一。

张忠华也设置了最极端的情况,如果张忠华确死亡,那么玉皇集团会拿出每年10%的收益交给玉皇安保作为复仇基金,然后在全球进行疯狂的报复,张忠华相信全世界会有无数的亡命徒会对这个天文数字心动。

这不是张忠华杞人忧天,实在是这个年代实在不安全。

张忠华之所以在国际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强大的保护伞,只要知名度够高,那么张忠华可能被软禁被限制,但是不敢让他随意死亡。

毕竟以张忠华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如果意外死亡也会受到全球的关注,也要考虑到张忠华的国际影响力造成的恶劣影响。

张忠华现在的力量看似强大,但是和那些大家族比差距还是很大,那些世界知名的家族都是有着超过百年的底蕴,各个家族都有着强大的情报网络,也早已经在全球扎根。

而张忠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走上世界的舞台,崛起的太快了一些,她底蕴和那些家族完全无法相比,张忠华现在像是一个无根的浮萍,看起来繁花似锦,但是根基不稳。

至于说玉皇安保除了核心力量以外,其他的看似庞大的力量更像一盘散沙,一但玉皇集团这座大厦垮塌,玉皇安保的大部分外围力量也会分崩离析。

但是玉皇安保的核心力量还是具有比较强的力量,最后做出同归于尽的报复行为。

而玉皇集团旗下的玉皇星岛报业在全球媒体独占鳌头,但是如果阿美莉卡花生堆方面出手的话,也会被打压的抬不起头来。

约翰牛、东瀛、南棒子等等小弟都是紧跟着阿美莉的,相对于世界第二的阿美莉卡来说媒体力量又算的了什么。

别说封杀打压玉皇星岛传媒,就算阿美莉卡把玉皇集团在各地的分部拆了又能如何,很快这件事就会被世界遗忘。

张忠华为了保护自己的小命用到无数的办法,国际知名科幻作家、音乐家、计算机专家、慈善家等等身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张忠华自从到达港岛之后,一直都是活的小心翼翼,看似高调无比,但是实则没有真正触及核心敏感区域。

这个年代的律法不像未来的炎夏,绝对保护不世界上到所有人,港岛的律法只是在保护约翰牛的人之余保护一下普通港岛民众。

霍英栋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社团敢染指,还不是因为霍英栋旗下有着无数的工人的,你社团敢动一下试试,港岛哪个大亨不是或多或少和社团都有些关系呢。

霍英栋当年支援南北棒子大战后受到阿美莉卡和约翰牛的打压,港岛不论是社团成员还是外来的人,都是对霍英栋这个人都是无比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炎夏人不欺负炎夏人。

张忠华在港岛和东南亚大量的捐赠,何尝不是有着这样的目的,至少东南亚的社团不会去得罪张忠华和玉皇集团,社团生存也是需要群众基础的,动了张忠华和玉皇集团否则也会遭受东南亚绝大部分人的唾弃。

这个年代真是不容易,哪有什么人权,人命真的不值钱。

安南、真腊等国家这么多年纷争不断,每天不知道多少人死在战争中,世界和平也只是一个梦想而已,一直到五十多年后,也没有真正的和平下来。

现在就是欧罗巴在战战兢兢,东南亚在苟且偷生,经济强势复苏的东瀛也只是一个笑话。

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美莉卡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经济强国。

阿美莉卡先是在两次大战中把上代第一约翰牛拉下马。

然后再次通过协定把世界第二强国东瀛整废,而德意志因为两德合并侥幸逃过一劫。

紧接着阿美莉卡通过种种手段把北极熊整废,北极熊几十年的技术和财富积累被阿美莉卡收割一空。

欧罗巴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之后,阿美莉卡也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搞的欧罗巴貌合神离。

21世纪初期随着某东方大国崛起,阿美莉卡还在高科技领域进行大幅度制裁,不过这次似乎没有那么顺利了。

张忠华无奈的叹息,未来几十年阿美莉卡真的很霸道,尤其是在搞定老对手北极熊之后的二十年中,那真一种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架势。

也只有某东方大国三十年后可以和她比划一下!

……

张忠华在圣蛋岛上待了一个多星期之后,就带着娄晓娥还有一众人等返回了港岛,集团事务众多,张忠华不能离开太长时间。

在圣蛋岛上的这些天,两人被晒的不轻,两个人的肤色黑了好多度。

“欢迎两位来自阿非利加的两位朋友来港岛游玩儿啊。”

娄母笑着对两人说道。

“姑姑和阿华叔叔怎么变成黑人了???”

娄小贝满脑袋问号,你们俩也就出去了一周多的时间,怎么就黑成这样了?

梅艳芳姐妹俩看着张忠华和娄晓娥两人黑乎乎的肤色,也差点笑出声来,但是作为淑女,她们都忍住了,毕竟是经受过专业训练的,无论多好笑她们都出乎笑。

“噗……”

“噗……”

看着一屋子忍俊不禁的表情,张忠华有这些郁闷,那边所有人的肤色都在逐渐变黑,他也就没有注意到,现在一对比才发现自己黑的有些过分了。

张忠华觉得有几万让集团成立一个化妆品公司了,专门研究美白和防晒。

娄晓娥也是无比郁闷,看来以后真的不能去赤道附近玩了,这才是一个星期而已,就黑成这样。

“阿华啊,你的圣蛋岛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娄振华好奇的问道。

“怎么说呢,那里环境还是很漂亮的,但是现在还非常原始,基础设施没有多少,等以后修建完成之后,你可以去那边度假。”

张忠华说完娄晓娥开始讲起了圣蛋岛和斯斯科群岛的事情,娄振华觉得确实不错,如果按照规划建设完成,确实是一个度假圣地。

“娄叔,最近没什么大事发生吧?”

张忠华问道,亚联社这几天的消息还没有送到,所以他直接开口向娄振华询问道。

“国际上但是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不过港岛发生了一件事。”

娄振华笑着说道。

“哦,最近港岛有什么大事发生?”

娄晓娥好奇问道。

“胡汉辉这个人你肯定认识吧。”

娄振华问道。

“胡汉辉?我当然认识啊,不光是我,整个港岛最少一半的人都认识胡汉辉吧,他可是号称港岛金融大王的,也算是一个大亨了。

在1950年的时候,胡汉辉就创立利昌金号,在港岛经营黄金买卖和黄金铸造业,很快就在港岛黄金界打稳基础。

1955年的时候,胡汉辉加入港岛金银贸易场任理事,去年被选为金银贸易场理事长,执掌港岛金银业牛耳。

在胡汉辉十多年的领导下,港岛黄金市场迅速发展,因此也获得了‘港岛金王’之美誉。

1961年,胡汉辉创立利兴置业有限公司,专营地产建设,并担任港岛地产建设商会副会长。

1969年,胡汉辉创立了永富证券投资公司,有金银贸易场的那些会员支持,永富证券发展的很是不错。

我还在集团的时候还和他打过交道,这是一个非常才华和远见的一个人,在他的领导下,金银贸易场平安的度过1965年银行挤兑和后面的事情。”

娄晓娥想了想的说道。

港岛金银场成立于1910年,是由经营各埠汇兑银号的东主或主事人创办的,当时主要进行买卖碎金碎银、**大金、银元大洋,也是顺应钱银业的发展而创立。

第一次超级大战后,金银场也增加了刀乐、东瀛币、西贡纸、吕宋披索和墨西哥金仔等买卖,金条买卖买卖也正式开始壮大。

第二次超级大战后,不少的富豪也都纷纷来到了港岛,当然带的金条也不少,不少人也都在那边兑换成港币或刀乐。

不过现在港岛对黄金进出口也有着管制,奥门那边进行黄金交易也要更方便一些,港岛这边的金银场交易规模也不是很大。

在爆发石油危机之后,世界黄金大幅上涨,港岛才撤销了对黄金进出口的管制,论敦五大金商、睿士三大银行等纷纷来港设立分公司,也促使港岛成为世界主要的黄金市场之一。

金银业贸易场对会籍有严格控制,只允许转让,现在的转会费也只要四五十万港币,九十年代就会炒到900万港币。

“你们离开港岛之后,胡汉辉在中环的皇后大道成立了一家金银证券交易所。

虽然目前金银证券交易所目前只是为金银业贸易场的会员提供证券投资服务,但是我觉得等到时机成熟了,金银证券交易所肯定会吸引所有人去金银会买卖股票的。”

娄振华说道。

“那是肯定的了,现在股票市场这么好,金银会肯定会蛰伏一段时间,等熟悉之后也要放开政策了,他们肯定会进入股票市场的。”

娄晓娥说道。

张忠华当然知道港岛的第三家证券交易所金银会,但是对于具体成立和发展的细节不是很清楚,不过他知道未来还会有一家证券交易所。

事实上等到1972年初,议员陈普芬又拉着一批人创办了九龙证券交易所,也正是从这时起港岛也正式进入四会鼎立的时代。

“现在港岛有了港岛会、远东会、金银会,三家证券交易所,整个港岛的股票证券市场也真是够热闹的。”

张忠华笑着道。

“阿华,你在圣蛋岛的时候,你的玉皇集团旗下的玉皇证券也已经正式入驻金银会,也幸亏金银会财大气粗也采用了计算机系统,否则你的玉皇星岛报业想要统计玉皇指数恐怕也花费不少功夫了。”

娄振华说道。

“阿华,港岛的证券交易所自从远东会成立之后,也是彻底打开了建立证券交易所的口子,你说后面会不会再出现什么九龙会、新界会、元朗会等各种证券交易所。”

娄晓娥道。

“这个可不好说,要是股市持续火爆的话,那想要成立证券交易所的人也就更多了,交易所也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炎夏人做生意就是这一点不敢好,一但一个行业赚钱都是一窝蜂的进入一个行业里,彻底占领一个行业。”

张忠华无奈的说道。

张忠华想到未来港岛的股市的彻底疯狂,股票的买卖已经深入到社会各阶层,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无论是外国人还是炎夏人,对于炒股已经是蔚然成风。

1972年一个个对于股市利好的消息不停的一个个出现,股票市场也随之热火朝天、突飞猛进。

1972年九龙和港岛之间的红磡海底隧道正式通车,将九龙半岛和港岛岛连接起来,不但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而且更加方便市民去交易所炒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