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十二章 审配不怕死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十二章 审配不怕死

簡繁轉換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7: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冀州遣来的掾吏微愣。

没想到,还有人敢站出来打他脸。

他受刺史韩馥和袁绍所托办事,其他幕僚察言观色多年,皆是人精。

知袁绍为联军盟主,既然放在明面上讲,他肯定也赞同的。

眼下不好表态,想着回去再给自家主君书信询问。

因此大家装聋作哑,纷纷沉默不语。

没想到论拥护朝廷,还是奋武将军曹操给力,上来话就戳人肺管子。

堂上的掾吏冷脸回头,看谁跳出来找不自在,定睛看去,原为头戴武弁的曹操曹孟德啊!

他对阉宦之后,向来没好感。

忍住偏见,笑道:“在下魏郡阴安人,审配字正南,不知曹公有何见解,还请不吝赐教。”

曹操站出来,对众人拱手道:“诸位,关东刺史和郡守聚集于此,为的是匡扶天下,诛杀祸国乱贼。

今功业未建,却妄言立君,与董贼有什么区别?”

抬头撇了眼袁绍。

袁绍张了张嘴,没说什么,目光转向他处。

曹操继续输出,在汴水之战,饮恨兵败徐荣,导致鲍信负伤,卫兹身亡。

他就憋了一肚子火,从酸枣赶到河内,痛诉袁绍,骂的对方哑口无言。

等他骂完,袁绍才小心翼翼地安抚好,留他在河内郡奉为坐上宾。

鲍信则返回兖州,重新招募士卒。

审配心下一凛,害怕把事情办砸了。

立即说道:“我听说昔日宦官张让等人,祸乱朝纲,雒阳京都有童谣流传,侯非侯,王非王,千骑万骑走北邙,不知在座各位可曾听闻?”

在座的许多人,是雒阳事变的亲身经历者,对这句话自然也不陌生。

大家相视一眼,不由点头。

的确听说过,这锅后面不安在董卓身上吗?

他废少帝,立陈留王,成为最大受益者。

当时天下士人,都赞同拥立刘辩的,除了他,谁会编造此种童谣?

此时,审配复道:“诸位却忽略,雒阳童谣还另有深意。”

“有何深意?”有人下意识,嘴快问道。

问完才知不妙,看同僚立马离他远远的,一副你大祸将至,喜提全族消消乐的表情。

额头瞬间渗出汗珠,四肢无力瘫倒在地。

审配感激有人搭话,望了眼,乃豫州刺史孔伷的幕僚。

对其微微点头。

眼神一凝,图穷匕见道:“我听闻,宫廷曾传出消息,皇子刘协,非孝灵皇帝之后!”

声音不大,却震耳欲聋。

像九天惊雷落地!

众人嘴巴大张着,惶恐不已,此次筵宴太过刺激。

一波接一波,原以为早站在山顶,没想到绕来绕去,依旧不过站在谷底。

在雾里看花,谁能看得清啊!

从王匡诉苦,到另立新君……从立皇帝,到连皇帝都是假的。

过程精彩绝伦,众人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该怎样去面对。

深吸一口气,尽皆低头,再不敢随意插话。

曹操怒指道:“你有何证据,非议天子家事,乱天下者,乃你审配是也!”

“若天下忠义之士得知,必将诛杀之!”

审配敢把话说出来,就不畏死。

回以冷笑道:“配不怕死,又何以畏?况且不惧死,更惧宫阙流入外氏之手。”

“那时有何脸面,于地下黄泉,见历代先帝!”

“曹孟德,你敢拿全家性命作保吗?”审配冷道。

“审配便敢!”

“知你是汉室忠良,拥护朝廷,可少帝已被董卓弑杀,值国家动荡危亡之吋。更要小心行事,刘协之母当初若有孝灵皇帝嗣子,为何会偷堕胎?”

审配全然豁出去了,见曹操语塞。

欲乘胜追击,紧接着又说道:

“皇子刘协来历不明,恐不为先帝后!”

“你曹孟德真有匡扶朝廷之心,早先孝桓皇帝无嗣而崩,窦皇后乃拥立河间宗室,较为贤明的先帝,不至社稷断绝,今可效之!”

曹操笑着摇头,直到眼泪都快笑出来。

手指着像似大义凛然审配,再转指王匡,最后指向袁绍。

诸侯联军自始至终,别有私心,亏他还将希望寄托在袁本初身上,没发现他才是心思最重的那个。

董卓挟帝,他则立帝。

袁氏为士族之首,皆是这般模样,都是一群披着人皮的豺狼,和董卓一样!

不过吃之前,还装装样子罢了。

累了,不想再陪这些人演了。

曹操瞬间感到疲惫,心灰意冷拱手道:“诸位去寻那贤明宗室吧,操当自面向西,告辞!”

拉着马,出了城郭,显得形单影只。

回头再望了眼袁绍府邸,苦笑下。

想必里面还在笑语盈盈,丝竹之声不断罢。

悲意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笑,笑他自己,笑那个向往士族的曹孟德。

站在原地良久,用袖口拭泪抿笑,骑马再也不会回头地走了。

曹操走了,袁绍没去挽留,反松了口气,真怕曹孟德在堂前与审配僵持下去。

大家都下不了台。

暗叹一声,想着以后再补偿曹操吧!

本想简单的试探,大家对另立新君的反应,以他目前的威望,就算反对也不敢在明面上,公然唱反调。

忽略了孟德一旦怒起,就不会讲情面的,哪怕从小玩到大。

筵宴过后,众客散去。

袁绍亲自写信给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还有后将军袁术。

前面两者,很快回信。

给足了面子,信中奉承道:“安定天下之事在于本初,若对朝廷有利,他们会襄助的,只是在人选上要多加慎重。”

两人也怕不仅没落好处,反惹一身骚,再找个类似桓灵二帝的宗室,搞人心态。

袁绍很是高兴,回书道:“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幽州牧刘伯安,安抚百姓,素有贤名,在天下颇有为名望,使其为帝,汉室必将兴盛。”

事关重大,除了私下与韩馥商量外,还没有和刘虞通过风。

不过迎立皇帝,哪有先问别人愿不愿意,再怎么想的人,也会装样子先拒绝。

最后都会心安理得的登上帝位,秦汉以来,无一人例外。

见谋划之事大定的袁绍,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长安雒阳,目前为董卓所有,只能另寻他地作为京都。

天下富饶之地,莫过于河北,河北精华,则在冀州。

择冀州一地,或可为都!

袁绍脸上带着些许酒意,内心极畅快。

就在这时,幕僚带来袁术的回信。

袁绍边打开,面对众人笑道:“公路来信,何其迟缓,我和他同为袁氏子,想他定会附和,二人合心,大事可成。”

打开看细,登时无名火起。

将信狠狠掷地,怒火中烧。

“袁公路,安敢如此轻慢与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