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必须要汉化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二百二十二章 必须要汉化

簡繁轉換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7: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赤云衣,歌大风,饮如鲸,气似虹,玄德有吞残虏之势,浩浩汤汤,兵所未至气已吞。”

牵招不禁点头感慨道。

太像了,简直太像高祖皇帝,无论行事作风,还是以耕田封赏功勋士卒,又重申军法,对汉军进行整顿。

特别是从青州开始分赏土地,这是只有汉初高祖执行的律令,以军功爵赏田宅,优待将士吏卒,功臣常说高祖能与人分天下,这就是分天下。

光武皇帝也没有这种气魄,说是继承先汉,实际上许多政令只沿着新莽时期进行缝补。

“百年来,天下英雄惟有玄德你呀。”

牵招心中感慨万千。

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能看出玄德的韬略。

刘备忍俊不禁,指着牵招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假使备能气吞万里如虎,囊括四海纵横驰骋,此生之愿足矣。”

“可惜天不遂人愿,天下终究是要以农事为主,再怎么气吞河山,也要先让庶民百姓填饱肚子,穿得起麻履与衣袍。”

“甚喜胡姬之事为戏言尔,备之所以对西边念念不忘,乃是因为万里外有中原尚未有的种植良种,是我汉家百姓急需之物。”

“如今汉兵久久未至西域,外族轻视之心日益渐盛,哪怕将来不出汉军,也要用武官领鲜卑、匈奴的骑兵之利,以夷狄攻夷狄,使西域不敢轻视汉使,为计之善。”

刘备笑着说道。

蛮夷汉化乃是大势所趋,与其等着鲜卑、匈奴人日后主动汉化,还不如让他来推一把,择其忠良者赐汉姓。

如今儒家教化之风盛行,那就多派一些清谈之士,前往蛮夷部落教导儒家经典,反正现在这些人太多,一抓一大把。

与其青春空作赋,皓首穷经,还不如都丢到鲜卑、匈奴、羌族的部落,让他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省得空老于林泉之下,学问派不上用场。

至于蛮夷部落,若有酋长予以顽抗不肯学习汉文化与儒家经典,那就别怪他刘玄德言之不预。

朝廷含辛茹苦收降你们到并州、幽州、凉州、辽东是怕你们在草原挨冻挨饿,此刻还派儒者千里迢迢前去教导,竟还不肯学习,以蛮夷为荣。

那就别怪汉军犁庭扫穴,汉家不需要夷狄占据郡县,天下耕地均给黔首百姓且嫌少,设使有酋长不想成百姓编户齐民,就学北匈奴西迁罢。

愿意留下来汉化便拊掌欢迎,不愿意也不强求。

至于不想编户为民,又不肯离开,还想在这里放牧的部落,那就抱歉了。

连豪强都被度田令杀的人头滚滚,没道理对蛮夷网开一面,岂不叫豪强在黄泉高喊不公允,死不瞑目啊。

刘备心中暗道。

“玄德路过兖州一路大张旗鼓,也有安定兖州士族和百姓之心吧?”

牵招端起杯具抿了口茶,细问道。

“确有此意…”刘备循声轻点头颔首,接着笑说道:“现在我与袁本初就如当年光武与王郎,他盘踞北地,我屯兵南边。”

“他想拉拢兖州豪强在交战之际,突然举兵掩杀我后方,而我也偷遣人接触河北士族,让其多为袁绍‘献计献策’,使各方士族争斗不断……”

牵招思索片刻,说道:“袁本初好谋无断,要士人幕僚各种意见纷纷,怕更难辨别出谋划策之人的忠心孰真孰假,袁绍恐早就头疼不已。”

不得不说这一招,直接往袁绍要害处打,不是洞悉袁本初性格的人,是绝想不到此策的。

此计莫非是荀文若,或郭奉孝所出?

牵招轻抚胡须想道。

青州只有这两人是当面见过袁绍,又对其失望而离开邺城投玄德的,除去郭、荀外,他就想不到别人了。

面对牵招的小声寻问,刘备只笑了笑,没说话。

……

建安元年七月,青州平原的秋季播种已经开始犁地松土,去除田野间的杂草。

在田曹属吏的引导下,农夫不断开垦原本贫瘠的田地,又挖沟渠修建水车引水灌溉,使得不少耕地变得肥沃,特别采用了大豆与小麦轮番种植,无疑让收成变得更多。

偶然得知原是刘使君授意掾吏和农学僮四处传唱耕种方法,让百姓禁不住有些激动。

使君真乃神人也,自从来了平原郡,让他们黔首能肉眼可见般过更好,租借铁器农具,修建陡池,造水车灌溉,方便耕耘。

甚至各县还置有医署为官吏与百姓看病,官吏可以用钱财,百姓仅用粮食抵汤药费用。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此刻农耕过后,不少农夫聚在一块互相讨论。“汝等听说了吗?从沛地来了位走访青州各郡县救病治人的名医,传闻此人有扁鹊之才,高唐县有人肚大涨肿,医署医者不能救之,但此人却可开肠破肚,刳割多日而不痛。”

黄脸农夫摇头,啧啧称奇道。

被他招呼过来的众人,先是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然后讥笑道:“阿粟,莫要在此妄言,汝又未亲眼所见,传言之事岂可当真。”

“玄德公有言,眼见方为是,传闻未必真,乡里谣传之事,不可尽信。开膛破肚乃何等之痛,猛兽家禽岂不能忍受,何况人哉?”

黄脸农夫见大多数人不相信他的话,顿时有些心急,结巴半天回应道:“这……这乃是听吾从母昆弟所言,岂会有假,此为他亲眼所见。”

有一浓密胡须的中年人笑道:“此乃他人所见,非你所见也,焉知其没有说谎乎?”

黄脸农夫直跺脚道:“吾昆弟老实本分,对父母兄弟忠厚孝顺,从小无谎话,此事必然是真!”

有人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摇头道:“假使此良医有扁鹊之才,必然名传各州,敢问此人姓名。”

“医者名为华元化,在豫州与徐州医人十余载,无人不夸其医术精湛。”

农夫回忆说道。

说完后,众人都摇头表示从未听过。

就在这时,笑出声的那人怀疑道:“该不会你昆弟收了他人钱财,故替其扬名乡里,好趁机赚取我们的钱罢?”

黄脸农夫气得抡起拳头就要打,让乡人死死拦住,而那人见势不妙撒腿就跑。

“鼠子,若敢晚走一步,必叫你躺在此处。”

农夫怒骂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