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试自古以来就有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试自古以来就有

簡繁轉換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7: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使君……”荀彧斟酌了下,还是决定说出来,作揖道:“豫州士族来书信寻问关于各郡的掾史属吏的稽考,以及察举孝廉考核,建言能不能略微宽松,毕竟孝和廉并非通过考就能考出来的。”

“说此举有违汉家以孝治天下、以礼教立国的根本,玄德公为汉室宗亲,应广开才路恢复纳士仁政,用贤任能平定四海。”

刘备听罢,忍俊不禁道:“备难道不是在采擢荐进,所以对官吏不断稽考,其实为避免沧海遗珠,更好选拔重用实干之才。”

“而高举深藏的贤士,常不在意功名富贵,只求闲居于山水之间,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依我之见倒不如让贤才们隐逸山林,好好安享晚年。”

“何况此刻采取的考核,不过仿照昔年左公的察举制度加以修改罢了,阳嘉新制行十数年,却能够让天下不敢妄选,十余年间称为得人,如此良政却在孝顺帝崩后戛然而止,实在是可惜。”

刘备不觉感慨良多。

科举制度的萌芽在东汉孝顺帝时期就已经出现,大臣左雄见各地举荐的孝廉很多都虚有其名,还有大量权贵子弟占据名额,他便上表改制要求孝廉举荐者必须在四十岁以上,具有实际经验与知识水平。

孝廉还必须要通过考核经典与策论,再进行复考公文的写作水平,把原来只要求孝和廉方面的道德要求,扩增成儒学、文吏等诸多科目,进行整体稽考评估。

更让权贵头疼,万一郡守国相所举的孝廉被朝堂尚书台给否决,不光举荐的孝廉要被退回去,那察举他的太守与刺史等官员也会被追究责任,更严重还会因此受到罢免。

相比下,起码他刘备还放宽了年龄限制,只要通过考核确认有才干,再年轻也能够任用,这样体贴了,士人怎么还得寸进尺不满意?

荀彧听完使君叹息解释,不由有些怔住,随即嘴角苦笑。

而刘备笑了笑,没有再提想放宽的意思。

其实只要士大夫不搞事,按时交补赋税,想怎么隐居都无所谓。

也猜到是哪几家士族书信给荀彧想来打探口风,仗恃些许名声就想跃居高位,只能说想的太好了。

他并非受儒家熏陶已久的宗室,士族想用儒礼来束缚,简直是做梦。

这些士人都什么时候,还分不清时代变了,需要用不同方式来适应,还想用数十年前那套来掣肘,真以为他度田与均田没有作用吗?

先前汉室的权利从朝堂滑落到地方豪强身上,只要稍微拉紧就会有豪强裹挟百姓造反。

但他现在渐渐把黔首百姓分割出来,以军功分赏的军吏卒创造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拥有强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基础,战兵与辅卒都分发耕田,战兵免除徭役,辅卒所有赋税减半。

使得多少百姓愿意追随使君麾下从征立功者不知多少,择其优良者选拔入伍。

兵卒轮流征发与刘备一起浴血奋战,被甲持兵驰骋疆场,成为刘氏最有力的拥护者。

再算上这些人的子嗣会被择取选拔进武堂与农官学,加上不断的立功与各种官爵赏赐,日后的将校吏卒及其家属,都成为了依附刘备的军功受益阶层,当天下统一时,这些底层出身的兵卒随军府分布在各州,可以用来遏制越来越庞大的天下士族。

而且这些人与刘备的亲密关系,将会更有进取之心。

如同汉初时,高祖皇帝以五百亩田宅分赏灭秦灭楚的士卒,这也是为什么功臣诛吕氏时,周勃用一句:拥吕氏者右袒,拥刘氏者左袒,就能顺利接掌北军直接平叛。

韩信能够被高祖轻易进军中夺权,或许也有这原因在内,所有立功的士卒皆是高祖皇帝按照汉军军法因功奖赏,对于给钱财给得多的天子,谁会想与他作对。

刘备和荀彧边踱步倾谈,荀文若也借着机会也将青州的诸多事宜,简略说了一番。

路过田野时,不少百姓看见了刘使君,也都在远处雀跃高呼,忍不住想要靠近。

“拜见使君!”

“使君终于回来了。”

“平原当为使君乡里也。”

“玄德公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正在田地里帮忙的农学僮也兴奋不已,主动站出来维持秩序,害怕百姓激动起来,不顾持械军士的阻拦,直径冲到玄德公身旁。

“勿要冲撞,勿要拥挤……是谁踩住了我的履?”

有学僮惊呼一声,在混乱中麻履被踩脱落,他也不敢低头弯腰去捡,就怕摔倒在地遭人踩踏了。

刘备连忙招呼道:“诸位毋心急,备在平原待了那么长时间,诸位难道还没见过我刘备吗?”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顿了顿话语,刘备对想靠近的黔首百姓,遂指朝自己笑道:“刘玄德又不是天下稀奇之物,也亦非貌如国色,长得与诸位一样,没有多出鼻子,多出眼睛来,何至于围来观看?”

接着随手指向人群中的一人,刘备轻笑说道:“我为县官时,拿户版竹牒前去乡里稽核户籍,阿牧你却谎称自己只有二子,让阿娇险些闷死在藤箧。”

“若非我见状有异,怕有不忍之事发生。”

皮肤黑黄的中年农夫用手摸头,颇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感慨道:“要不是使君救了小女,又怜悯我收成不好,出钱财补足了数年的口赋,真不晓如何是好。”

刘备遂笑道:“为民救难解危,为官吏之责也,且平原亦乃吾乡,为父老援溺振渴,自然理所应当,诸位既为乡人也非不熟悉,还是尽早散去,各行其是吧。”

刘备拱手对众人笑道。

大家才终于愿意散开,去田地忙碌农事,但还是不时抬头望向刘使君处。

“文若,我们继续边走边说罢。”

刘备瞧见平原县已经不远了,既然荀彧这么负责,那就干脆听他把事情汇报完,估摸着刚好能走到城门口。

吩咐许褚告知等候的其余人先进城,他还要和荀彧聊会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