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三十二章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三十二章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簡繁轉換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7: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刘备的书房依然故物的简洁。

陈设不改,只是几案两侧摆放了许多张胡椅。

用席帘隔开的案台后边,还置了张胡床。

这一点,还要感谢汉灵帝刘宏。

可以说他昏庸,但不能说他不聪明。

比起后来司马家的晋惠帝,那才真有些不聪明。

刘宏未崩时,大力推广胡床胡椅,改变了不少官吏跪坐习惯。

在天下人看来,也成了昏庸的罪证之一。

灵帝将骂名给收了,却使刘备受益匪浅。

毕竟跪坐久了,腿的确是难受。

除了桓、灵两朝老臣无法接受外,其他年轻的士族与豪族子弟,不说接受,至少也不会反感。

回到书房的刘备并没有闲着,又叫来掌管冶金官曹和主民户和农桑的户曹。

两个官署,皆设有掾长和史吏。

两职务一正一副。

平原郡无论是军械、农具的冶炼铸造,还是编户齐民和农业,皆离不开他们。

刘备正色道:“今年几郡的春耕,比以往更杂事繁多,其中农具大为短缺,府库内的耕田铁器,之前勉强能借供百姓轮流使用。”

“如今又增加了不少流民,不多铸铁器,开荒田地进度就会慢上许多,甲胄军械可暂缓一段时间。”

刘备复道:“为了平息黄巾,两年间秋耕也常被耽搁收成,从今年起将恢复秋耕。”

金曹掾面色有些为难,这黄巾投降的流民,虽说划分到各郡,但实际上差不多都是平原郡官署在主管。

济南国尚且没恢复往日锻造的规模,诸多铁器还要从平原抽调,乐安国那是更不用提了,都荒芜成什么样了?

许多百姓逃难,都快跑完了。

郡吏都凑不足昔日的十分之一。

再者这两郡国,先前的郡相可从未想过,将官府的耕田铁器借给黔首百姓使用。

因此锻造的只够郡田耕种,百姓如果需要,只能花钱购买或者出钱租借。

至于没钱买又没钱租借的,郡县可不会管你,仅凭人力能耕多少,赋钱免不了。

田税就要看收税小吏是否贪滥无厌了。

运气好交完了,有的剩勉强填饱肚子,再等到下一轮耕耘,祈祷会有个好收成。

运气不好,不想饿死的话,就只有卖身豪强。

这下倒好,刚辛苦了近两年,把平原郡农用的铁具铸造的差不多。

转眼又来两郡,苦啊!

怎么恢复青州生产,光是平原在出力,青州另外的北海和东莱就袖手旁观?

不是说北海相守孔融已经上表朝廷,让使君出任刺史吗?

也该叫他们也出力了。

金曹掾心里叫苦不已,这两年官吏考核中,他经常名列前茅,但他更知道能排名列前。

都是玄德公在后边强行逼迫的!

不是刀剑马鞭,但比那更甚!

竟然拿出孝灵皇帝卖官鬻爵的升迁方式,替换成绩点来升迁和罢免。

不忍心看廉洁的官员长吏们,被钱财辱没,遂替成录名绩点,每月会在郡府前击鼓布告。

每逢月底,倒列最后的官署,看见其他同僚官吏,几乎和当年张敞一样,拿便面掩脸而过。

在场几人不知,金曹掾心底所想,若不非刘使君当面,他早就叫苦连天了。

金曹史吏似乎猜到了几分,急施礼说道:“使君,眼下三郡的铁器几乎尽由平原供应。

哪怕停下军械甲胄,也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满足另外两郡国的耕耘。”

刘备笑道:“无妨,今年应该无有征伐之事,可先多铸农具铁器,能做多少就多少。”

“我非强行要求,等明年济南郡国恢复成往日的锻造规模,平原负担的压力就可以骤减了。”

“这几年也是辛苦你们了,长吏及铸造工匠的劳苦,我都记在心里。”

“使君……”金曹史吏有些感动。

无论功劳还是苦劳,能被上级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无疑是件好事。

更何况使君奖罚分明。

刘备果断将话题岔开,制住对方将感激涕泗,领拿细绢拭泪。

金曹史吏此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过于感性。

抬手让他们退下后。

刘备又问起了在旁等待已久的户曹诸吏。

肃然道:“眼下耕地虽众多,但到处缺乏铁器与牛畜,以至粮食无多。”

“金曹铸作田器,你们也要安排好百姓,要讲明田地与铁器,都是郡里租借,不收取任何钱财,需爱护好毋要毁坏,敢有违律者,严惩不贷。”

“等耕耘完成,所有借出农具铁器一律收进府库,不得私自藏匿。”

“多教垦开荒田,年年耕耘不断,百姓才能充足,此乃户曹最大责任。”

刘备叹道:“征战两年,农夫主运,以至于耽搁耕种,现今初定,一切以农耕为主,广积粮食与禾秆草料。”

刘备想到还好是出兵在青州地界,运输粮草可以靠船只。

如果将来出征其他州郡,需要陆运,恐怕出去没打两个月,就已粮草告罄了。

若有时间积草屯粮,即使耕二余一,以现在三郡广阔的良田,哪怕广种薄收也够廪足府库了。

安定天下,最重要的两点,一个在于耕,另一个则在于战。

接着刘备打开文牍,看了眼又放下。

寻问道:“桑树在济南与乐安种植如何?”

由于黄巾民变,无论是汉朝廷的郡县,还是黄巾一方,危机关头缺起滚木和草柴来,连桑树都砍伐倒了不少。

无论农田和是采桑,被捣毁了很多,都得从头再来。

而且种植桑树,更需要时间。

但偏偏不能不做,桑叶用于养蚕,蚕则可吐丝。

丝可与麻并列,却更为珍贵,丝织品也算乱世里的硬通货。

刘备叮嘱道:“农桑和种麻事关根本,即使再费心费力,也需将其做好。”

等他们都走了后。

又招来主管修水渠与陂池的治中水官,才和他商讨了会儿,关于济南与乐安,水利修缮方面的事。

却见僮仆又掌灯进来,刘备才发现临近黄昏,快速吩咐完,便笑着摇头让水官先回去。

恰好阴氏亲自过来,提醒说膳食已准备妥当,夫君当何时归?

刘备伸腰笑道:“夫人莫急,明日休沐,哪也不去,就留府宅陪伴你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