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崭新的大汉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三十二章 崭新的大汉

簡繁轉換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7: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刘备瞥见郭嘉的神色,似乎有些在咬牙切齿。

忍不住好奇,遂问道:“奉孝何故如此?”

这才惊得郭嘉回过神来,勉强挤出笑容,拱手道:“嘉欲以劝进立功,没想到有人先吾着鞭,捷足先登了,一时之间难免情绪复杂,还望大王毋怪。”

顿了顿话语,又复道:“涿郡乃为大王乡里,宗族闾里争往附之,实为正常之事,与嘉无二,不过想建功于大王麾下,以成其所志。”

“此刻大势已定,南北二袁并灭,割据诸侯的早无进取之意,如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关中的李傕、郭汜、张济,凉州马腾、韩遂、段煨,幽州公孙瓒与辽东公孙度等人皆为碌碌之辈。”

“天下诸侯,唯有曹孟德为人杰也,为人有毅力,眼下虽仅占据江东四郡,却不可小觑。”

“倘若其怀有隗嚣之心,欲据长江天险为屏障,以水军对抗汉家,或可为数年之患,大王不可不防。”

“荆州刘景升虽舍弃南阳,而退守南郡,看似愚昧,实则聪慧,南郡与江夏水系繁多,更适合大船纵横,汉军攻至则可挫之,今江陵有沮、漳二水,溉灌膏腴之田以千数,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

“先汉吴王刘濞以四郡之众,地方数千里,内铸消铜以为钱,东煮海水以为盐,上取江陵木以为船,国富民众,以此备军反叛汉家。”

“若刘景升居心叵测,反覆靡常,悍然与曹孟德联合,犹如当年公孙述通隗嚣,则不可不虑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愿大王早定计图之。”

说罢,郭嘉再度躬身下拜,等到起身之时,已经调整好心态,脸色也恢复正常。

吴越擅长舟船,北地擅长马战,何况长江波涛滚滚,时而急骤时而缓慢,北边的军士上蒙冲、斗舰、楼船没一会儿便要头晕眼花,只能在当地征调士卒。

郭嘉之前在徐州时,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在高祖与光武平定天下之际,都有一些硬骨头拎不清大势所趋,还要站出来反叛。

谁知此刻会不会还有这样的诸侯,尤其占据地利的州牧,如刘璋、刘表、曹操等人。

见汉王在天下度田,让手底下的豪族与士族一蛊惑,便头脑发热地想以地形之利对抗。

幕僚的作用便是为大王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不管对方有没有心思,都要抢先制人,使其丧失割据一地的能力。

刘备没想到郭奉孝把争功说得这般诚恳,略微有些哭笑不得。

忍不住抬手指着他笑着道:“好一个郭奉孝,难道你不知道劝进,亦不能上麒麟阁与云台阁乎?”

“只有以天下为己任,与备共济世业,辅佐匡汉,补缀乾坤,以黔首百姓为计,济世爱民,才能功成画麟阁,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

刘备的话说得很明显,这些劝进的功劳,放在别人那或许铭记于心,在他这却只是一般,他更看重厉精为治,一起开基创业,建造一个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崭新大汉。

他如同孝宣帝那样,亲万机,练群臣,核名实,相总领众职。

与之前的汉室不同,也与后边的朝代不同,士大夫文武不分家,骑射剑术皆属于儒家六艺,熟读兵法亦是如此。

既有忠孝之心,又崇尚复仇之意。

此时的大汉并没有如历史上,受到魏晋时期的玄学冲击,思想还没有彻底转变为清谈,依旧是以忠孝治天下,且经过了新莽和东汉两百年的儒家之风,把儒、法熏进了骨子里。

如今他重造的汉室,既不同于先汉,也不同于后汉,又与魏晋南北朝、唐朝情况都不一样。

这个大汉武德充沛,士人讲究忠孝礼仪,融合古今文经之争,既能够引经据典,也懂得灵活运用,儒者甚至还能拔刀砍人。

结合了两汉的思想,从打击豪强,均田地,赏军功建立起来的国家,又由他亲自注入了说干就干的灵魂,以及不为子孙留后患的决心,不知最后会把汉家导向何处……

也不知晓会给周边的国家与匈奴、乌桓、鲜卑、羌族、西域带来什么影响。

刘备心中感慨,目光仿佛透过庭院,一直看到了万里之外。

暗想道:“慢慢来罢,中兴汉室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幸好有后世经验可以借鉴,足以让大汉能走得更稳一些。”

……

就在刘备收到涿郡豪族书信的同时,他们也没闲着,涿县中山靖王之后一脉的刘氏宗长,邀请其余刘氏,以及其他县乡的豪族前来涿县议事。

到底应该如何迎接汉王,以及在什么时候进行劝位,毕竟这些分寸都要把握好,要是太过火,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涿县卢氏、遒县祖氏、范阳郦氏、高阳元氏、许氏、蠡吾菅氏、故安赵氏、霍氏,还有不请自来的新城孙氏,众人汇聚一堂,彼此吵的不可开交。

只有涿县刘氏宗长笑盈盈地望着底下因迎接中山靖王一脉的汉王,吵得脸红脖子粗。

他那张老脸都快笑出花来了,不停地抚须点头赞同附和,这边称赞对方礼仪周到,又对那边夸奖盛情隆重,料想大王必定欣喜。

把旁边的广阳顺王后人,还有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宗长、族长看得酸不拉唧,频频吞咽口水。

渴望着注视对方,就差口角流涎,凑过去羡慕不已了。

三家共同居住涿县久矣,为什么偏偏是中山靖王的坟上冒青烟,为何就不能又是长沙定王之后,再出现一光武皇帝乎?!

长沙定王一脉族长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呼吸加快,胸口隐隐作痛。

尤其看到中山靖王宗族的一群老家伙,整日笑得老脸褶皱,常常借机去他们宗族,谈笑间便说起汉王当年往事,最后再假装不经意地猛拍大腿,叹道:“你说我们中山靖王之后,落没了数百年,怎么就出现汉王这样的英雄拔剑而起,再兴我汉家社稷,两百年过去,没想到金刀之谶,应在了我们这一脉。”

“如此时过于期,否终则泰,岂非承天命乎?中山靖王一脉终不落于长沙定王之后也。”

说罢,拱手笑着起身,拄着拐杖而去。

只留下一直摆着笑面相迎,心中却烦躁不已,恨不得把对方那张老脸撕烂的刘氏族长。

长沙定王一脉的族长自从被气几次后,胸口便常常作痛。

他每天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中都在问苍天,这样的明主为何不出自长沙定王之后,再来一光武,让涿郡一脉的刘氏也享受,当年南阳刘氏的待遇,那该多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