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协:什么我要出国?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协:什么我要出国?

簡繁轉換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7: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自古患难见真情。

刘协没想到,在刘备占据雒阳自封为王,又要奉承宗庙为天子之时,会有这么多大臣与他同样痛哭流涕,感叹世祖一脉,遭刘氏宗亲所代替。

让他不禁有些欣慰,虽有凉州贼霸占朝廷,横行霸道,气焰嚣张,但汉家终究还是有诸多忠臣。

但一想到刘备不久后也将为天子,他就如万箭钻心般的疼痛。

虽知晓其确有匡扶汉家之功,若非他奋身舍命提三尺剑,诛暴虐,平天下。

关东早就不知多少诸侯裂土割据了,袁本初与袁公路便是明显的例子。

竟然嫌弃朝堂给的官小,自封为车骑将军开府,而私自任命属吏。

话虽如此,但无论怎么说,此刻在关东奋起的并不是光武后裔,反而是先汉宗室,倘若对方为天子,意味着光武一脉传国一百七十三年,便失去祖业,这让他将来如何于九泉之下,面见汉室的历代先祖。

“杨公,莫非当真事不可为乎?!”

刘协止住泪水,忍不住问道。

此刻汉家垂危,关东诸臣皆不可用,他只有仰仗长安的三公九卿了。

没想到太尉杨彪径直摇头,刘协又将目光转向了辅国将军伏完、伏德父子,悲痛道:“伏卿为皇后之父,平日赤心奉国,今日有曲沃兼翼之祸,朝廷内忧外患,如何制之?”

一直沉默不语的伏完听见天子点名,只好内心叹口气,拱手而出列拜道:“天数有变,非人力所能改,陛下与其担忧汉王之事,倒不如想想,我等受他人掣肘,万一有人趁乱行事,陛下应该如何是好?”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刘玄德远在千里之外,朝堂有心制止却力不足也,而萧墙之患或许就在眼前,不如先虑之。”

伏完远比很多人都痛心不已,女儿为皇后还没多久,他身为汉家外戚,都还没有在这揉眵抹泪,这些人大臣反倒先哭起来。

难道不知道,随着朝堂作用越发微弱,关东诸侯却日甚一日,最先坐不住的应该就是凉州贼子了。

要是真到了进退无路之际,对方如何不敢把三公九卿屠戮殆尽,再霸占妻女凌辱?

他们身边的才是真正的虎狼,与凶狠的凉州诸贼相比,刘玄德简直称得上仁义之君。

就算落到其手里,顶多罢免不用,怎么也不会诛尽全家老幼。

众多大臣听见伏完的提醒,也反应了过来,先前的哭声像掐住了脖子,瞬间戛然而止。

将目光落到了朝堂唯一凉州官吏的贾诩身上,这才是真正能决定生死的人,刘玄德就算做了天子,他们顶多是前途没了,假设凉州贼破罐子破摔,直接把朝堂屠的一干二净,那就连命都没了。

刘协也若有所悟,天下之所以乱成这样,不就是因凉州贼霸占朝堂引起的吗?

他内心抑制不住生起怒火,攥紧了拳头在衣袖,却敢怒不敢言。

贾诩轻抚着胡须,本来静望着朝堂上演的丑剧,见诸多公卿大臣为自家渺茫的前途,在这痛哭流泪,内心感到十分好笑。

这些人名为忠臣,实为宗族私计耳,要是汉王给他们一个机会,恐怕有不少人会调转立场,劝天子顺天命,识时务。

正当看着,没想辅国将军伏完却把话题引到了他这里。

瞧见众人目光落在他这里,贾诩笑了笑,说道:“诸公乃社稷之臣,为天子分忧天下之事,安能仰人眉睫乎?”

大臣们听见这话,心里没好气想道:“放在汉室还未衰落之时,你一凉州官吏敢这么和我等诸公说话,定让你知晓何为三公九卿之威!”

可惜这种想法只能在心里想想,绝对不敢说出口。

朝堂官吏打压凉州数十年,在董卓占据朝堂之时,不少人已经吃尽苦头了。

更别说还遇见不讲理的李、郭二贼,若非这二人不喜欢在朝堂议事,只让贾文和代替参与朝政,不然他们望都不敢望过去。

生怕多看一眼,就在下朝回家途中被凉州兵卒逮住便一顿抡打。

李傕、郭汜二贼数年来虽有收敛,不杀人不代表,他不会打人。

“贾尚书亦肩负国事,为天子重臣,如今关东有宗室逆位,关中有无准备发兵击之?”

有大臣试探性的出言问道。

还是要摸一摸凉州贼究竟是什么想法,以便能早做打算,不会被杀到家门口,还不知道对方想做什么。

贾诩闻话,立刻拱手笑说道:“李公与郭公谋划之事,岂是我所能知晓。”

“陛下与诸公皆可无需惊慌,无论关东有何等变动,关中大军俱能应对,毋临事而惧矣。”

贾诩先看了看朝堂的三公九卿,接着对刘协躬身伏拜道。

他眼下也是走一步算一步,没想到汉王讨平诸侯,竟如迅雷之势,让他失策。

如今汉中张鲁投降雒阳,不仅巴蜀门户大开,关中同样也受到威胁。

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已然商量,倘若事不可为,便效仿董公撤退长安之举,携带朝堂诸公与天子等人逃往张掖、酒泉、敦煌三郡。

最担心的是如何平安越过马腾、韩遂、段煨三人的地盘,成功抵达凉州最西端。

至于凉州兵卒会不会跟着一起走,那时只需散播传言,说汉王刘玄德欲将凉州卒斩尽杀绝,以平息百姓之怒,必定有人不敢留下。

在凉州诸将寻问贾诩对策时,他先沉默片刻,接着点头赞同。

这三人先前不和他商议,却将打算好的谋划来问他,说明信任早已下降了。

既然如此,他贾文和还不如找机会离去。

李傕、郭汜就算与凉州诸侯谈妥,但从长安撤退到张掖,一路有数千里之遥,变数太大。

稍微有耽搁,汉军追兵便可迅速而至。

出此策者,无疑是异想天开,不知汉王最擅长兵贵神速,掩其不备,千里袭敌。

就算逃到敦煌又如何?

手握旧天子,哪怕跑到西域诸国去,汉军也会紧追不舍,随踵而至。

枯骨之贼,纵然远遁万里,亦无济于事,何苦乃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