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三百八十九章 令众功臣上书或赴长安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八十九章 令众功臣上书或赴长安

簡繁轉換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7:41 来源:源1

正和众多掾吏在堂内商讨如何取西川的刘备,没想到武威太守张猛竟然真敢偷袭李?与郭汜,还成功斩杀了李?,将其头颅和雒阳武库遗失的高祖斩蛇剑,都送到了他这里来。

尤其是斩蛇宝剑失而复得,几乎不亚于光武得赤伏符,承受天命。

哪怕刘备看完了书信,知道郭汜带着天子与皇后率部冲出包围,成功逃遁去了张掖郡,也没有理由去责怪张猛。

只能庆幸刘协没有死于乱军之中,不至于让他远在长安背锅。

完全是武威太守自作主张,不是他刘玄德示意其行事。

就在刘备沉思之际,郭嘉立马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奏表,走出人群拱手作揖,肃然说道:“大王,宗庙不可不奉,天下不可无主,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望大王以汉家社稷为重,百姓为计,立正号位,大赦天下!”

“兼领三郡太守关羽、南阳太守张飞、京兆尹赵云、甘陵国相简雍、渤海郡太守牵招、河间国相卢植、赵国相荀?、河南尹荀攸、河东太守郭嘉、沛国相刘和、安平郡太守赵震、巨鹿太守韩牧、北海国相孔融、陈留太守鲍

信、东菜太守张邈、泰山太守陈?、鲁国相张超、东海国相糜竺、下邳国相太史慈、广陵郡太守陈登、彭城国相应邵、琅琊国相孙策。”

说到这里郭嘉稍微停顿片刻,让自己喘口气,接着又复道:“左冯翊满宠、右扶风毛?、弘农太守孙乾、九江太守管亥、庐江太守张辽、颍川太守于禁、汝南太守崔琰、江夏太守周瑜、南郡太守张羡、北地太守段煨、山阳太

守张鲁。”

“除此外,还有各州郡功曹、主簿、督邮、五官掾、主记、上计掾等三百一十八掾吏,先后上书。”

“大王谦退,一至于再,再至于三,而天命不可不承,众臣以此表联名上奏,再请求汉王继天子位,以兴汉统。”

郭嘉将奏表高举,诚恳躬身长拜道。

其余官吏眼见高祖斩蛇剑与李贼一并送到长安,立即明白此中关键,汉王大业即成,天人亦应,因此斩蛇剑重归汉家。

于是纷纷上前高呼长拜道:“望大王,承天命,进帝位,治天下!”

众人劝进呼声响彻府邸内外。

而刘备则在想起,是不是应该修缮完高庙,再布告天下。

郭嘉见状立马接话,耐心劝道:“大王分利于天下,舍土地赐田宅,赏赐官吏与士卒,振臂一呼,顷刻之间便可奋起百万师。”

“出身微末,却能提三尺剑取天下,汉家四百年宗室子孙以来,最类高祖者,惟有大王也!”

“当年沛县与雒阳骤起大风,必为高祖神灵在天呼应,欣慰汉室得以中兴。”

“因而先有玉玺,后有斩蛇剑,应天命而复显,倘若大王迟迟未决,高祖必震怒于长陵,届时大王当如何处之?”

“望大王执掌国家,早继汉统!”

郭嘉说罢直接走向军士跟前,双手恭敬捧起斩蛇剑,向前递奉给汉王。

“奉孝啊,奉孝啊!”

刘备不由摇头而笑,不犹豫地顺势拿起斩蛇剑,拔剑而观,久视之,最终点头同意,颔首道:“天命所致,高祖所望,备岂敢不敬承汉家乎?!”

“命有司设坛于长安东郊遥望长陵,距渭水二十里处,再令众功臣上书或赴长安??重议国事。”

“同时命天下士人、士族、豪族前往雒阳与长安,商讨治天下之事。”

“备必将与众功臣、贤大夫、百姓共治天下,再创盛世!”

刘备将斩蛇剑收回剑鞘,正色扫视众人,掷地有声说道。

而听见汉王终于答应继承汉统的官吏们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意,立马躬身伏拜道:“诺!”

“我等敢不唯大王之命是听,必将辅世长民,兴我大汉百年之业。

“大王万岁!汉家万岁!!”

众臣作揖长拜而道。

汉王将要在长安设坛以正号位的消息传出,引得关东各州黔首百姓欢呼不已,还有许多以举族之力下注汉王必将得天下的豪族宗长,更是欢呼雀跃。

顾不得不合时宜,径直命僮仆与奴婢在家中设酒宴载歌载舞以示庆祝。

特别是青州平原的豪族恨不得每日设宴请百姓饮酒食肉,彼此诉说心中喜悦。

涿郡、颍川郡亦是如此,诸多刘氏相互庆贺,刘汉得以中兴。

颍川的荀氏、郭氏、辛氏、钟氏、陈氏的宗长、族长见人皆是喜眉笑眼。

不容易啊,终于等到了今日。

自从得知汉王准备收复雒阳,便决定举襄助,因为一旦有汉室宗亲取得京畿雒阳,必将名动天下,除了天子外,再也无诸侯可抗衡。

但猜测总归是猜测,谁能保证玄德公一直赢到最后。

想到金刀之谶,只能提心吊胆压上宗族赌汉室再兴。

他们就连度田补赋税与释放奴婢,皆是鼎力支持,此刻终于听到汉王将即皇帝位的好消息了。

“我欲带着宗族杰出子弟,前往长安与大王商议定都之事,顺便举荐几人为大王分忧。”

荀氏宗长对同为颍川士族宗长们冁然而笑道。

在颍川的士族与豪族之间,就数郭嘉为汉王出力最少,因此郭嘉能执牛耳。

每次一想到那儿,我都忍是住的想夸奖文若、公达,确实比宗族其我人更加眼光毒辣,早看出汉王没英雄之器,远胜于袁本初。

又想到随着我们颍川的脚步,选择舍弃刘景升,举郡而投的南阳郡诸少豪族与士族,包括阴氏与邓氏原本能早投汉王麾上立功勋,奈何时乖运,天意弄人。

依汉王的雄才小略,以及汉家历代里戚为祸之鉴,必定会少加防范。

阴氏想做权贵里戚,怕已成妄想,真正的新贵应该为河东关氏、涿郡张氏、常山赵氏等族,其余人皆要靠边站。

郭嘉宗长对此只能感慨万千。

此乃是从小王于微末矢石之间,才能上的功勋,非常人可比较,里人只能歆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