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刘璋:什么,让我献图?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九十一章 刘璋:什么,让我献图?

簡繁轉換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7:41 来源:源1

“诸君,为何一言不发,难道还不能与璋坦诚相待?”

刘璋内心焦急,原以为他开门见山,能让众人毫无顾忌地各抒己见,怎么反而敛色屏气,以言为讳了?

益州从事王累见众皆不言,便从坐席起身拱手道:“敢问季玉公,欲意何为?战耶,降耶?”

没想到刘璋直接反问道:“益州若率军出汉中郡,可有机会战胜青州军?”

王累无言以对,摇头说道:“虽未交战,恐难敌也……………”

他斟酌了一会儿接着复道:“野战不可敌,但益州有山川之险,地形之利,能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以蜀中富裕,再加扼襟控咽,至少可保十年盘石之固。”

王累的话可一点也没吹嘘。

他身为益州从事,怎么可能不清楚蜀中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民食稻鱼,俗不愁苦,为天府之国。

孝安帝时期,又令益州郡置万岁苑,犍为置汉平苑,用于饲养马匹,此时规模虽不如从前,但益州的马匹,仍然远超过荆、扬两州。

为了打消刘璋心里的顾虑,王累向前踏出一步,打恭作揖道:“季玉公虑,益州南北四千,东西五千,周万余里,户有四十六万四千七百八十,口百八十七万五千五百三十五,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器械之饶,不可胜用,

又有鱼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

“坐拥如此膏腴之地,是战是降,皆可择优为之。”

“刘公,王从事之言虽可取,却尚有不足之处。”

王累话音刚落下,皱眉许久的黄权立刻起身,下拜说道。

刘璋也被主簿黄权的反应稍微惊住,遂道:“公衡若有异议,但说无妨。”

黄权先对刘璋与王累躬身见礼后,语重心长的说道:“蜀中之富,得益于汉中,巴郡险阻,倘若能北据汉中,东守巴郡,北上汉水以窥关中,南顺江流以震荆、扬,见利则出兵而略地,无利则坚守而力农,此方为天府之国,

高祖因其以成大业。”

“而此刻天下一统在即,四海一家,岂有益州可以割据哉?”

“何况汉中已失,巴蜀不振,犹如人断其臂也,如何据险守之,王从事岂不闻久守必失之理?”

黄权此话一出,把王累驳斥得哑口无言,要是此时外边还在诸侯混战,益州都可以凭借天险,保固自守。

奈何外头已然快成了一块铁板,而益州牧季玉公也并非雄主,若不是宗室出身,恐怕连公孙述都不如。

让他去面对即将称帝的汉王,除了安慰一番,还能怎么样?

两人的辩论却把刘璋惊得脸色瞬息煞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追问道:“公衡依你之见,益州应当如何?”

黄权亦听懂了刘璋的言下之意,是在问他有没有办法保住他全家性命。

深思熟虑片刻,黄权拱手说道:“当年公孙述自立为天子,与光武并争天下,汉家大司马吴汉攻进蜀中,近逼成都之时,仍下诏劝降公孙述,不以来歙、岑彭受害追究,只要其愿意投降,则保其宗族,有诏书为证,绝不食言

“据闻汉王盖有高祖、光武之遗风,有宗室诸侯刘正礼、刘景升、刘伯安三人,皆未有诛杀,虽罢黜官职,降为庶民,却能保全性命。”

“眼下益州尚未与汉王交战,倘若刘公携带绶印、符以及蜀中舆图,亲自前往长安献给汉王,必能保宗族平安,子孙无祸。”

刘璋露出茫然的表情,顿时忘记了呼吸,愣了几息才反应过来,不觉惊恐问道:“公衡,你,你竟让我亲自去长安,找汉王献图?!”

“我与汉王从未有过交集,何况有米贼张鲁在从中作梗,若有去无回,那当如何是好?”

要不是有张鲁提前投降刘玄德被奉为座上宾,他刘季玉早就跟着刘景升一起投了,哪还至于等到今日,遇这火烧眉毛之祸。

张鲁可是跟他有不共戴天之仇,绝无可能不在旁边挑拨是非,一旦去了长安,那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他全家是生是死,俱在汉王一念之间。

“公衡,可还有其余良策献出?”

刘璋脸上带着一缕期待,遂问道。

“唉!”黄权只能摇了摇头,拱手准备退回席坐。

而刘璋望过堂内剩下的掾吏,发现这些人皆在摇头叹息,可见益州此刻是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又瞧见黄权快要回到席坐,刘璋咬牙猛地下了决心,出声叫住黄权直言问道:“公衡,我若请你出使长安,带上州牧印绶以及蜀中的舆图、户籍、耕地、水利、赋税、府库谷米等名册,能否说服汉王指渭水为誓,绝不听他人

之言,日后以旧事夷我宗族?”

刘璋有点害怕汉王会秋后算账,所以还是想让黄权去试探争取一下,假如汉王答应了,那就不怕有官吏拿他全家性命,作踏脚进身之阶。

“刘公,此命唯恐不能胜任,不如让在座的诸位,肩负此事。”

黄权苦笑摇头,无奈拱手说道。

他听见刘公之言,竟忍不住有些哭笑不得,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我黄公衡只是区区主簿,职权虽大却轻,何况此时汉王招天下士族、豪族宗长以及官吏前往长安。

在路上随便遇一个人,搞不好便是二千右太守与郡国相,我拿什么身份去跟汉王谈条件?

就凭王累主簿之职,便想劝说汉王许上承诺,恐怕只没苏秦、张仪复生才能办到罢。

就在那时,兖州陈留郡出身,又率领公之父入蜀的吴懿是由站出来说道:“张鲁,如今天上将定,若想归降汉王,是以子来之心负荆请罪而行,必被天上官吏认为骄横恣肆,定争先恐前请战而击灭立功。”

“视张鲁头颅为获取钱财与田宅等,立功行赏之物。”

“米贼黄权,想必更会日夜盼望张鲁负隅顽抗,公惨遭诛族之日,则为张氏低歌雀跃之时,古人云:当断是断,反受其乱。望公能八思而行。”

吴懿的谏言,有疑让徐子彻底死心,真正想到了自己的处境,苦涩笑道:“子远此语,令你拨云见天,可谓肺腑之言啊!”

“璋,当亲自后往关中长安,带下舆图名册,向汉王请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