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面一呼百应。等西南兵马壮大,便可徐徐图之了。
顾朔一死,京城大乱。左正卿监国,但到底不是宗亲,当不了皇帝,且顾朔出巡,江天必定随侍左右,江天不在左正卿身边,弄死左正卿太容易了。
等顾朔死了,顾炎的地位立刻便不同了。顾朔没太子,他继位也不是走的正统遗旨登基,先帝最后遗旨中命顾炎亲爹顾川继位,假如没有顾朔横插一杠子,周文帝身死后是顾川继位,顾川死后是顾炎继位。
合情合理。
顾朔活着的时候,宗亲们顾虑着顾朔的态度,不敢对顾炎亲近,顾朔都死了,没人需要在意他的想法。届时宗正会出面拨乱反正,推顾炎上位。
无论最后赢的是顾炎还是顾悯,都无所谓,当年滨州水灾、徐家大难,顾炎亲爹大皇子顾川保住了徐幼宜的命,让人一路护送他来西南,没叫他死在流放路上,是顾悯亲爹西南王给了徐幼宜扬眉吐气的机会,两个都是他恩人,谁当都可以。
他也算对得起这两位了。
从收到消息,到交接朝政,到调兵前去西南,拢共花了不到两天——寻常皇帝出行怎么也得筹备一个月。
苏景同临近出发前,还有点恍惚。
他们救不回苏季徵最大的原因是顾悯他们龟缩在十万大山中,不好找。但现在顾悯坐不住了,要主动设套出击了,如果此行顺利,他们能一次解决两个问题。
困扰苏景同最远的两个问题,很快就要解决了。
“好不真实啊。”苏景同滚顾朔怀里,“顾悯那小子指不定憋什么坏呢。”
“嗯。不怕他憋坏。”顾朔心道,只怕他不来。
顾悯在深山躲了几个月,估计粮草要耗尽了,只要他派人采买粮食,就会被顾朔的人盯上。他们再不主动出击就藏不住了。
“对了,”苏景同突然说:“你带顾炎了吗?”
“嗯?”顾朔奇怪,“带他做什么?”顾炎是他大哥的儿子,大哥死后,顾炎就低调极了。
“你还记得徐幼宜的事吗?”苏景同问。
“记得。”
苏景同眨眼:“江天派人找徐幼宜的下落,跟着探子的传信,发现东西到了顾炎府上的地窖里。”
顾朔应了一声,是有这么回事,当时江天断定以徐幼宜的作风,顾炎府只是个幌子,他想嫁祸顾炎。事实确实如此,徐幼宜在摄政王府的暗室里。
西南王也许在宫里、在顾炎府上都有探子,探子们联手做了场好戏,把顾炎推出去顶锅。
从这点上看,顾炎或许是无辜的。
苏景同扬眉,“你再想想徐幼宜的风格。”
“嗯?”
“他不就是爱套环吗?一环套一环,我们觉得顾炎没事,说不定正中他下怀,他俩可能真有一腿。留在京城指不定顾炎有什么后手呢,带走算了,放眼皮底下看着。”
“那让人带上。”顾朔无所谓。虽然他大哥三番五次陷害他时顾炎已经长大,不可能不知情,但他看着顾炎的境遇,有时忍不住会联想到苏景同,在旁人眼中,苏景同是不是也如顾炎一般——苏季徵谋反到人尽皆知,苏景同也已经长大,对苏季徵的所作所为知情。
倘或登基的不是顾朔,苏景同是不是也会面对与顾炎相似的处境?
因着这点,顾朔在处理顾炎的事情上格外慎重,没将顾川的行为牵扯到顾炎身上,除了没像其他皇室宗亲般封爵位,其他一切照旧。顾朔盼着老天爷能记他在此事上法外开恩饶顾炎一命的功德,来日报在苏景同身上,好叫他后半生少些烦扰。
因为这次是去西南办事,无心欣赏路边风景,一路快马加鞭急行军往西南而去。
西南十万大山山连山,山脉绵延不绝,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翻过这座山,却又来到了另一座山,无穷无尽,仿佛被困死在山中。
一队身着西南军服的人马正在山路中悄无声息地穿梭。最近顾朔的人马在山中巡查得越来越频繁,已经渐渐接近他们藏身的山脉。他们不得不出来打探顾朔人马的位置,一旦发现有更近一步的倾向,及时回去报信,换隐藏地。
山里不方便,数月的躲藏,顾悯也变得胡子拉碴,山中水有限,寒冬腊月众人都懒得洗澡,凑合凑合将就生活,彼此谁也不嫌弃谁——除了苏季徵。
苏季徵身上的衣服换成了西南军的军服,盘腿坐在石床上打坐冥想,气色只有轻微的苍白,似乎已经养回了一些元气,他脚踝和手腕上锁着铁链,关在山洞中,能活动的空间只有这个小小的山洞。
大夫在山洞门口守着,以防万一。
顾悯带着几个大马金刀的汉子从外走进来,摘掉头上的头盔,“摄政王安,告诉你个好消息。”
苏季徵眼皮都没掀了一下,继续打坐冥想。
顾悯不以为意,他自顾自说下去:“你的好儿子苏景同就要来西南了。”
“小王做个好人吧,把他抓来让你们父子团聚如何?”
苏季徵懒得理他,吹牛也不怕把天吹破了。
他但凡有点本事,也该打出去了,而不是龟缩在山里消耗为数不多的粮草,逼到弹尽粮绝才不得不露面。
某座山上,一朵银白色的莲花在风中摇曳,光下能看到银白花瓣上流淌的五光十色。莲花周围笼罩着一层朦胧的光晕,在晨雾中越发模糊看不清。
第56章现实-揭穿
大军开路,浩浩荡荡前往西南。
五行莲的位置在西南大山腹地,山路同样遥远,摘下不易保存,需要苏景同前去山中。
路上,顾朔和苏景同同乘。
“你怎么看?”顾朔问。
苏景同取了支笔,在马车上的桌上铺开西南大山的地图,标记出五行莲的地点,“顾悯大费周章把我们引来,定有埋伏。”
“你觉得他手里有多少兵马?”顾朔问。
“不多,西南王原本手里有十五万兵马,在四大边疆王里兵马最多,但是我们北上造反时,带走了十四万,只留了一万守城,现在顾悯手中应该就是这一万兵马。但除此之外,西南王造反一路势如破竹,这段时间应当能吸引到百姓投军,这部分数量我不清楚,毕竟西南王也在提防我。”
“从你登基的消息传回西南,他们开始躲进山中,到现在一共是……”苏景同算了个数字,写在旁边,“他至少还要预留十天左右的军粮,来应对我们。”
“西南的粮食产量是……”苏景同写数字,“这些年为了造反,西南王也囤积了不少,我预计是……”
苏景同慢慢计算顾悯手中的军粮数量,考虑到进山后存在省吃俭用、在山中打猎采摘摸鱼增加补给,苏景同最后道:“大概有两万三千人左右。”
“战马不多,西南这边养马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