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墨染民国 > 分卷阅读212

墨染民国 分卷阅读212

簡繁轉換
作者:决绝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谭峥泓问过桑景云后,买了一些报纸,又对报童说:“你下次出来卖报,要把手脸和衣服洗干净,知道吗?”

那孩子盯着谭峥泓看了一会儿,认真点头。

谭峥泓又道:“你还可以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叫卖的,学一学。”

说着,谭峥泓还教了对方三句话:“云景先生书里的情节成真,引起轰动!”

“上海码头两群人争斗,动用枪械,快来看!”

“俄国皇帝或将被赶下台!”

这三句话,谭峥泓念了好几遍,又让对方重复,确定对方全部记住,才让人离开。

等他把人送走,已经简单翻阅过手上报纸的桑景云抬起头,笑着看向他。

谭峥泓一直没变,保持着赤子之心,真不错。

“桑小姐,报纸上有没有刊登昨天发生的事情?”谭峥泓问。

桑景云道:“刊登了,就连《申报》这样的大报纸,都刊登了,《上海日报》更是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件事。”

桑景云看东西很快,已经将买的几份报纸大致看过。

《申报》刊登了发生在上海县城码头边的事情,新闻的篇幅不长。

《上海日报》刊登的报道的篇幅则很长,除刊登这个新闻外,还表达了对鸦片的厌恶,觉得应该严查此事。

这两份报纸,对昨天的事件都是如实描述的,在死亡这一块,写的都是数人。

第三份报纸就不一样了!

这第三份报纸叫《喇叭周报》,每周一份,周末出售。

这报纸在上海小有名气,它在刊登各种消息时,喜欢夸大其词!

在这份报纸上,刊登的是上海县城那边的谣言。

上来就是伤亡上百人。

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白话文,但用词什么的,跟后世不太一样,甚至后世很多词语,这会儿都没有。

这篇报道的用词就很文言文,用这样的文风,写出一篇夸张的报道……写报道的人,也是个人才。

什么“喊杀声震,血肉横飞”,什么“烟民困兽犹斗,人多势众;售假者不甘示弱,恃强斗狠”,什么“码头染血,江水呜咽”……

桑景云一直都不太喜欢这份报纸,觉得这报纸老说假消息,但这会儿,她有点喜欢这份报纸了。

这写得还挺有意思。

不过等她往后看,发现报纸上的下一篇报道是俄国皇帝或许已经被杀……她就又无语了。

据她所知,那位皇帝活得好好的。

桑景云和谭峥泓找了一家茶馆听消息。

不出她所料,茶馆里有人在谈这件事儿。

这个茶馆是给那些没钱的人喝茶的,茶资只需每人一个铜元。

而此刻,有个文人打扮的人,正滔滔不绝跟人讲昨日的事情。

他是照着那份《喇叭周报》来讲的,讲的时候,还加入许多细节,好像他亲眼见到了昨天的冲突。

那些喝茶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申报》上写,死的人不过六七个,没那么多。”

立刻就有其他人道:“那个姜老二有来头,那些大报纸都是打了招呼的,人家不敢写真相!”

“对,我听人说,昨天码头那边的水,都被血染红了!”

“我也听说了,啧啧,真的死了很多人!”

……

还有人说起云景:“你们知道吗?这事儿姜老二还没干,云景就先写出来了!”

“听说那个云景,是个高官,啥事儿都知道!”

“不是的吧?我听人说,那云景通法术,能预知未来!”

……

这就越来越离谱了!

桑景云付过茶资,带着谭峥泓回家。

等回家后,她想到了什么,又道:“谭峥泓,我跟顾教授借的英文小说已经看完,我们去还了吧,我再借另一本书看。”

谭峥泓答应下来。

两人一起到了顾教授那里,结果顾教授也在跟人说云景。

之前桑景云来这边找资料时,谭峥泓全程陪伴,看到了桑景云记录下的各种信息。

因此,他在看到《一个士兵》这部小说后,立刻就将桑景云和云景联系起来。

但顾教授没看到桑景云在笔记本上记下的东西,甚至对桑景云看了什么书,都不太清楚。

他对身边人道:“云景先生肯定去西方留过学!他对西方太了解了!他应该还接触过军队里的人,我对西方的军队不了解,看了他的小说,方才知道那些军队都是如何的!”

桑景云听到这话,着实有些不好意思。

她真的没去过军队,只是有一阵子喜欢看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就看了一些。

她把自己了解的都写了,不了解的则模糊过去,看着还挺真实。

顾教授又道:“《一个士兵》这本书,价值很大!全国各地的人,都该看一看!那鸦片真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一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威逼利诱让百姓种鸦片,这些人是中国的罪人,该下地狱!”

一直到看到谭峥泓和桑景云,顾教授才停下。

他把谭峥泓叫过去,让谭峥泓一定要翻译《一个士兵》这本书。

谭峥泓道:“我等下就去翻译这本书。”

顾教授很欣慰,他让谭峥泓和桑景云自行去看书,又跟其他人聊起来。

他们很激动,声音也就有点大,桑景云凝神细听,意识到他们在寻求强国的方法。

在他们国家,一直有人前仆后继地想要救国救民。

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情发生后,有识之士觉得他们国家比不上列强,是因为技术不行。

于是洋务运动开始,还耗费无数钱财,组建了北洋舰队。

这只舰队刚组建时,被认为是亚洲最强的水军,可惜后期管理混乱,甚至不再购买弹药,最终被覆灭在海上。

有识之士发现只搞技术不行,觉得日本能雄起是因为明治维新,觉得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于是进行了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后,又进行了辛亥革命。

但现如今,国家并未强大起来。

顾教授觉得,应该在他们国家的文化和思想上下功夫。

桑景云意识到,他们还真是这么干的,这会儿,新文化运动,正搞得如火如荼。

这些人,真的值得尊敬。

桑景云和谭峥泓看了看新送来的西方的报纸,然后又借了一本英文小说,这才离开。

等回到桑家,谭峥泓就开始翻译《一个士兵》这本书,桑景云却去找了桑学文,询问姜老二的事情。

她很早就想对付姜老二,之前她就想着,她无权无势,唯一能用来对付姜老二的,也就只有自己手上的笔。

她当时就想,她或许可以写一篇文章,来针对姜老二。

但她怕姜老二事后找自己的麻烦,怕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