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墨染民国 > 分卷阅读343

墨染民国 分卷阅读343

簡繁轉換
作者:决绝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本书。”桑景云道。

现在只是在上海有很多人喜欢这本书,往后,在别的地方,应该也有很多人会喜欢这本书。

桑景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一定会传遍全国。

《上海日报》在刊登《梦游莫斯科》期间,每天都印刷八千份。

有人有意识地收集刊登了《梦游莫斯科》的报纸,也有很多普通人,无意识地将之集齐。

洪掌柜就是无意识将之集齐的人之一。

因为洪永祥的缘故,他一直订购《上海日报》。

《上海日报》的普通报纸,他看完就另作他用了,比如在客人上门购买簿册的时候,用报纸给人打包。

但因为《梦游莫斯科》是一部小说,他也就将之收集起来。

他还把报纸给了洪旭和洪玥看。

这部小说,他们对一开始“均贫富”的内容,是不太喜欢的,毕竟真要均贫富,他们会吃亏。

但后面的内容,他们很喜欢。

比如后面有一部分内容,专门写“电影”,里面写到,在二十年后的莫斯科,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可以在家看各种电影。

报纸上的新闻,也由电视机播放。

电话机更是早就有了,还有洗衣机、洗碗机、做饭机……

真要那样,生活该多么方便!

洪玥和洪旭,对这样的生活很向往。

就连洪掌柜都觉得,那些新式文人很有想法,擅长异想天开。

均贫富在他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后面写到的那些神奇的东西,他更是一点不信。

不过他很乐意看这部小说。

而今日,洪掌柜去购买《上海日报》,就听报摊摊主问他:“洪掌柜,你每日都购买《上海日报》,手上可有集齐的《梦游莫斯科》?”

洪掌柜道:“有,怎么了?”

报摊摊主道:“你若是有,就可以赚上一笔,现在全套《梦游莫斯科》,可以卖四元。”其实可以卖五元,不过他要拿一元做抽成。

很多人在看过《梦游莫斯科》之后,打算给远在外地的亲朋好友寄一份。

但他们手上只有一份报纸,而若是自己抄……

一天下来,哪怕不干别的事情,也只能抄一万字,十万字需要埋头苦抄整整十天。

那些收入少的,或许会选择一个人慢慢抄,但那些不缺钱的,就不乐意把时间花在上面了。

他们或是花四元请人抄一份,或是花五元,直接收购一份报纸。

其实大家更倾向于买报纸,有些人为了买到一整套完整的报纸,甚至愿意花七元八元。

毕竟这是原版。

洪掌柜听到报摊摊主的话,有些心动。

毕竟这个故事他和他的孙子孙女都已经看过,拿来换点钱挺好。

但他想了想,又拒绝了。

这个故事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

之前曾有人联系他,说是可以帮他给他儿子捎东西。

他儿子应该会喜欢这本书,不如把这本书给他儿子捎过去。

洪掌柜惦记着洪永祥的时候,洪永祥等来了谭家管事给他寄的两套《真假千金》。

他喜出望外,拿着那套英文版的书,就去找其他志愿者,以及周围的劳工,把云景的小说在英国出版的事情告知大家。

这些劳工们自从来到欧洲,就感受到国内外巨大的差距。

他们心中,不可避免地生出强烈自卑。

但现在,看到他们崇拜的云景先生的书被翻译成英文在英国出版,他们心中生出自豪来!

他们国家,也是有出色的人的!

“云景先生真厉害!”

“云景先生太给中国人长脸了!”

“洪先生,你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吧!”

洪永祥笑着答应下来,开始给这些人读《真假千金》。

这个故事在上海刊登时,曾被很多人骂,那些人都觉得这个故事写得不好,觉得金月季的想法是错误的。

但这些劳工不这么想。

他们觉得金月季说得对。

“对啊,让女人裹小脚,真不是什么好事,裹了小脚的女人,就只能干点家里的活儿,遇到危险还逃不掉。”

“金月季的爹都没养过她,凭什么让她乖乖听话?”

“这个金月季真不错。”

?如?您?访?问?的??????発???????不?是??????ù?ω?ē?n??????②?⑤?????o???则?为??????????点

……

这些劳工都来自底层,而在底层,其实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来束缚女性。

女人给别人看到了自己的脚或者胳膊就要嫁给对方,女人落水被人救起来就要嫁给对方,这在农村,都是不存在的。

比如上海周边农村,夏天天气炎热,又哪能要求女性穿得严严实实?

一到夏天,多得是女性光脚到处走,到水田里插秧,更是不可能穿鞋,裤腿也卷得老高。

这时候家家户户房子都小,家里人人却多,浴室也是没有的。

因此,插秧割稻干了一天出了一身的汗以后,女人也会直接下河洗澡,最多就是穿着衣服洗,回家再换干净的衣服。

此外,清朝时,有钱有权的人是能纳妾的,民国的人也能娶姨太太,再加上这时候重男轻女以及家里穷,一些人家不愿意养大女婴……

底层男人,千百年来一直处在娶不到媳妇的情况下。

他们只要有媳妇就行,连寡妇都有人抢着娶,风尘女子从良,也都能成家。

比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十几万从事风俗业的女子,大部分都参加相亲嫁了人。

这些来欧洲的劳工都是日子过不下去,才来异国他乡讨生活的,自然觉得金月季的做法,一点问题都没有。

洪永祥听到他们的话,心情挺好的。

他们不排斥这本书就好,他用这本书教他们中文和英文,会简单许多。

洪永祥又一次忙起来,而桑景云则又一次见到了冯胡林。

正好冯胡林让谭大盛帮忙购买的一些设备到了上海,谭峥泓就约了桑景云,一起给冯胡林送设备。

这是桑景云第一次来到冯胡林开的医院。

后世的医院都很大,但这时候的医院挺小的,冯胡林的医院瞧着就是一栋普通民房,后世一些大点的诊所,都有这个规模。

医院里医生护士的数量,还有床位的数量也不多,不过收费非常贵。

不过这年头,也就只有有钱人会找西医看病。

找中医看诊,诊费只需一角两角,但找西医,一元两元都算便宜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西医使用的设备较为昂贵。

冯胡林收到那些设备,非常感激:“小谭,多谢!有了这些设备,我的研究一定能顺利进行!”

桑景云这时问:“冯院长,你是在研究细菌吗?”

“对,我在研究细菌。”冯胡林开口。

青霉素的事情,他守口如瓶,除了几个他觉得值得相信的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