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他爹娘哪里还用他妻子照顾?
他还是抽空,将他妻子接来上海吧!
上海的教育更好,让孩子来上海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
第198章撞上了
《新小说报》的编辑,包括黄培成在内,都不知道俄国爆发了革命的事情。
包括谭峥泓在内的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件事。
桑景云倒是知道,但她不清楚国内什么时候会将之报道出来。
这时的信息传播太慢了。
近来,桑景云每日在家写新书。
新书《重生》,她写得很顺手,毕竟这书好写。
重生后踹渣男的书,她上辈子看过不知道多少,自己还写过几本。
至于民国背景……她身处民国,对这个时代,那可太熟悉了!
时间进入公历十一月之后,天气越来越冷。
桑景云就提出吃火锅,或许也算不上火锅,因为不是边煮边吃的。
把鸡油放进锅里熬一会儿,再放进去切块的鸡肉炒一下,然后加水炖汤,并陆续加入油豆腐、豆芽、菌菇、土豆、粉丝等食材,最后加容易熟的青菜,做好后直接一大盆端上桌吃。
热腾腾的鸡汤锅吃着特别过瘾,桑景英用鸡汤拌饭,光米饭就吃了两大碗,还吃了很多菜,很多粉丝。
他的饭量越来越大了,约莫是家里伙食变好的缘故,如今总算是长了肉,瞧着不像以前那么瘦。
吃饱后,桑景英跟桑景云说起自己学校里的事情:“姐,我们学校里的人,最近一直在讨论《曹可欣减肥记》,他们都快羡慕死曹可欣了!”
他们这年纪的人特别能吃,其他人还不像他,每天早上就算吃不上肉,也有鸡蛋吃。
他的同学往往在半上午的时候,就已经饿了。
看到曹可欣这不吃那不吃,他们馋得眼睛都要绿了。
要是他们遇到正在减肥的曹可欣,肯定会按着对方的肩膀使劲摇晃,然后呼喊:“那么好吃的东西,你不吃给我吃啊!”
桑景雄也道:“是啊,曹可欣竟然不吃鸡皮,明明鸡皮才是最好吃的!”
桑景云闻言笑了笑:“这可不一定,还是有很多人不爱吃鸡皮的,我就不喜欢。”
她这身体的原主,就不喜欢吃鸡皮,不过烧鸡的鸡皮,她是爱吃的。
不过在这个时代,不吃鸡皮的人真的很少。
鸡皮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缺油水的人都爱吃,还有人将之称为“凤衣”。
聊了聊刚完结的《曹可欣减肥记》,众人又说起明日会在报纸上连载的《重生》。
这本书开篇写的宋文娘和侯秀杰的老家,参考的是桑家老家的环境,这样写起来更方便,将来宋文娘要做吃食,还可以找阿兰奶奶请教。
阿兰奶奶是土生土长的嘉兴人,她做的家常菜,和上海这边的家常菜有一定区别。
聊着聊着,桑学文突然道:“若真的能重生就好了!”
他要是能重来一次,一定好好做人。
?如?您?访?问?的????址????布????不?是?ī????ù?ω?e?n?Ⅱ???????5?????ō???则?为??????????点
桑景云闻言笑了笑,重生确实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即便在自己过去的岁月里没有什么遗憾,能重生到过去也是好事儿。?????発?抪?業???????????n?2??????????????ō??
带着记忆回到儿时,是能装一装神童的,多好!
至于桑学文,他有那么多遗憾,肯定更想重生。
因为白天已经将要写的小说全部写完,桑景云这日早早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她又早早起来。
她下楼的时候,看到桑学文正在揉面,而阿兰和桑钱氏将昨天剩下的鸡油熬出来,放进去肉丝炒熟,再倒进去咸菜和豆腐干煸炒,做成馅料。
面团包上馅料,稍稍用油煎一会儿就熟了,特别好吃。
谭峥泓过来的时候,正好蹭到这一口。
他吃了点,然后对桑景云说:“桑小姐,你的新书又一次开始连载,恭喜!”
说着,他拿出一个小盒子给桑景云:“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谢谢。”桑景云笑着接过盒子打开。
盒子里面装着的,是一个翠绿翠绿的翡翠小佛,瞧着特别好看,价格应该不便宜。
桑景云琢磨着,改日也送谭峥泓一个礼物。
吃过早饭,家里人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纷纷离开。
桑景云回了房间,简单锻炼过身体以后,开始写小说。
若是以前,她在自己的新书开始刊登的日子,是无论如何,都要去外面走走,看看读者反应的。
但现在,约莫是写的书太多,桑景云已经懒得出门。
于是,她也就不知道,因为今日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新闻的缘故,讨论她新书的人很少。
老读者都买了报纸看新书,但他们没心情讨论这本书。
毕竟俄国爆发革命了。
“我这运气也太差了!刊登新书的日子,竟然撞上了这么一个大新闻!”黄培成有些气恼。
桑景云对新书不在意,但他一大早就出门去了茶馆,想第一时间知道上海读者对云景新书的看法。
结果说书先生刚念完云景的新书,还不等大家说一说各自看法,就有人呼喊起来:“俄国爆发革命了!”
然后,那些人的注意力,就都被这件事给吸引了。
“俄国爆发革命了?是《梦游莫斯科》里写的那个俄国?”
“他们真的爆发革命了?”
“是谁赢了?俄国会不会变成《梦游莫斯科》里写的样子?”
……
然后就有人拿着《申报》,给人读上面的新闻,读完,又有人拿出《上海日报》,念上面的新闻外加点评。
如此一来,大家就都知道,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
“我的天,那以后俄国人,都要有好日子过了!”
“太羡慕俄国人了。”
“可惜我没有生在俄国。”
“我可不想生在俄国!你们是不是忘了,你们都有点家底。”
“你们怎么都说这个?我现在就只觉得东兴先生实在太厉害!”
“是啊!人家还没革命呢,东兴先生就把革命的事情写出来了!”
“我想再听一遍《梦游莫斯科》。”
……
就这么说着说着,说书先生又开始念《梦游莫斯科》这本书了。
黄培成等了很久,没看到有人讨论《重生》这本书,只能气鼓鼓地回自己的报社。
《重生》是多好的小说啊!还是一个全新的题材,竟然没有人提起!
黄培成在自己的报社里,骂了一通高汉林,觉得高汉林专门跟自己作对。
《新小说报》的编辑无言以对。
这么大一个新闻,跟高汉林有什么关系?
而且这小说是云景写的,怎么看黄培成的样子,好像书是他写的一样?
另一边,在学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