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墨染民国 > 分卷阅读337

墨染民国 分卷阅读337

簡繁轉換
作者:决绝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孩子死亡率极高,只生一个孩子,是难以保证家族传承的。

现代女性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可以从事各种工作,更是要感谢医疗的进步和大家族的瓦解。

在古代,即便女子可以为官,那些家族,也不会愿意倾尽全力去培养、支持一个女子。

因为她需要生育,在没办法避孕的时代,还可能反复怀孕。

她考上状元之后,若是一直怀孕生子,怎么当官?

若是她难产去世,家族对她的投资,更是会打水漂。

而她要是不生孩子,那么这个家族的未来跟她无关,她只是家族的工具人,她又怎么愿意?

桑景云上辈子去厦门旅游时,曾经了解过中国现代妇产科的奠基人。

那位女士将剖腹产引进中国,还建立了中国的第一所妇产医院,她接生了无数婴儿,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

而这位女士,出生在1901年,比现在的她还要小一岁。

之前桑景云跟馥郁堂的郑老板提过办女子职业技术学校的事情,当时,她就想培养一些女医生出来,现在,她的这个想法愈发强烈。

桑景云想办女子职业技术学校的时候,上海的那些医生,都在讨论《梦游莫斯科》里写到的基层医生的培养方法。

康安医院的冯胡林冯院长,最近这大半年,一直很忙。

去年,他在《双面魔君》里看到血吸虫相关描写之后,就和其他医生一起,开始研究血吸虫。

他们还夜以继日,化验上海周边百姓的粪便,控制住疫情的蔓延。

而他忙这件事忙到一半,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上面写到了青霉素。

冯胡林经过实验,发现青霉菌确实可以杀死细菌,但要如何提纯,要如何将之制作成药物,他一点头绪都没有。

为了能出成果,冯胡林写了很多信,到处求助。

不久前,一直在北京研究细菌的魏奉文带着他和他老师的研究成果来到上海,加入了冯胡林的研究所。

但他们依然没有找到提纯青霉素的方法。

幸好,冯胡林接到从欧洲千里迢迢送来的信件,几个之前一直在欧洲学医,研究微生物的人,已经准备回国。

冯胡林相信,那些人在看到他的实验室对青霉菌的种种研究之后,一定会愿意加入他的实验室!

到时候,他们说不定能提纯出青霉素。

若是青霉素能量产,那么这个世界上,将有无数人得到活命的机会!

说不定,他们国家还能借此得到一些好处。

照理说,冯胡林忙成这样,已经没空关注别的事情。

然而这时,闲暇时喜欢看小说的魏奉文,看到了《梦游莫斯科》。

这本书的作者,在里面写到了一些跟医生有关的内容。

魏奉文看完后,跟冯胡林聊了聊,然后冯胡林就萌生了一个想法。

他想带着上海的诸多医生,编写一部《基层医生手册》。

若真的写出这么一本书来,肯定能帮助到无数人。

第165章《梦游莫斯科》登完

上海的医生之间并不团结,中医和西医矛盾颇多。

但此时此刻,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想编撰《基层医生手册》。

西医们聚在一起,商量此事。

“虽说很多中医都是庸医,但也有些药草是有用的,现如今我们缺少药物,若要编撰这么一本医书,少不得加入一些中医内容。”

“《梦游莫斯科》里,也写到基层医生会用一些植物来帮人治病。”

“是啊,诸如咳嗽,枇杷叶熬水确实有效!”

“我们想要编撰此书,必须找一些中医合作。”

……

他们觉得中医迟早被淘汰,但也不得不承认,现阶段西医能使用的药物太过稀少,还太过昂贵。

普通百姓需要中医。

另一边,那些中医也在讨论此事。

“西医虽过于激进,但也有些理念是对的。”

“对外伤的治疗,他们尤其擅长。”

“我看过那些西医出的报纸,里面讲到的‘消毒’之类,颇有道理!”

“我们或许可以合作,编写这么一部《基层医生手册》。”

……

双方都有心合作,同时,对东兴的《梦游莫斯科》一书,也愈发敬佩。

“这东兴目光之长远,远胜常人!”

“之前我还当云景是一位高官,现在想想,她写的只是新颖些的小说,这东兴却不同,他眼界开阔,非常人能比。”

“东兴极有可能身居高位!”

“即便他不是身居高位,他也必然经历过许多事情。”

……

在众人的议论里,《梦游莫斯科》这本书,在十天内全部刊登完成。

这书前面,写的是分田地,写的是如何让百姓获得温饱。

而这书的后面,写的是科技,写的是工业。

莫斯科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他们长大后,就开始研究各种东西。

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将巨大的俄国的各个地方串联起来。

按照书里所写的速度来算,北京到上海,也只需数个小时。

除了火车,还有飞机。每个大城市都有机场,人们放假时,便可乘坐飞机出去玩。

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工作,不停地生产各种物资,工业品的价格越来越便宜,普通工人的年收入,都能买得起一辆汽车。

当物资变得充足,计划经济不复存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主角附身的工人一开始还在为拥有一辆自行车而高兴,后来却已经开上汽车。

十天,不过短短十天,《上海日报》的读者,就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崛起,看到了他们向往的未来。

与此同时,高汉林也被政府的人找上门。

只是高汉林有背景,所以政府这边倒也并未对他如何,只是不许他再刊登东兴的小说和文章,说是他若再犯,就封了《上海日报》。

高汉林爽快地答应了。

不能再刊登东兴的文章和小说,可以刊登兴东的文章和小说。

封了《上海日报》,他再办个《海上日报》就行。

左右他没犯罪,不能将他送入牢房。

还有就是,《梦游莫斯科》这书已经登完,他也就放了心。

一些印刷作坊将之印刷成书之类……那跟他无关。

高汉林全身而退。

黄培成听闻此事,很是生气。

他家不过是富农,一点背景也无。

所以他一路走来,时常被人敲竹杠,早几年,《新小说报》刊登的东西稍有问题,就面临罚款。

早年高汉林说他的报纸上的小说写的都是青楼不雅之事,就是人借机跟他要钱。

后来云景的小说受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