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当时,在欧洲战场上,死了两万多名中国劳工,但因为他们的国家太弱,战后没什么人提起这件事。
甚至,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遭遇了诸多不公平待遇!
中国在一战中,加入了协约国阵营,还安排了劳工去欧洲作战,是战胜国之一。
因此,在战后,中国希望收回以前被德国强占的,山东的胶州湾及相关权益。
结果呢?当时山东已经被日本占领,拒不交还!
而英法等国为了安抚日本,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
这时的中国,在国际上,是真的没有话语权。
后来,中国打败日本,又在别国战场上打败美国,自此,才没人敢小看。
拥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得来别人的尊重。
桑景云道:“谭峥泓,我们出钱,安排几个人跟着这些劳工去欧洲如何?让他们拍些照片,也看顾一下那些劳工。那些劳工都是普通农民,他们被高额的收入骗去欧洲,却不知道自己将要干的,是一份非常危险的工作,到时他们举目无亲,也不知道会遭遇些什么。此外,英法等国在战后,不一定会承认这些劳工为战争做出的贡献,若能拍些照片,总归是好的。”
日本曾经不承认他们泯灭人性的屠杀行为,幸好后来找到了一些照片做证据,才让他们没办法抵赖。
桑景云觉得,若是有记者跟着那些劳工去欧洲,多拍一些照片,也不至于这些劳工做出的贡献,在战后被无视。
此外,如果有有识之士跟着,说不定能给劳工争取到好一点的待遇。
桑景云同情这些劳工。
他们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出国是做什么的,他们只想赚钱养家。
结果呢?他们漂洋过海,死在了别的国家。
两万多人,这可是两万多人!
这些人,还都是从山东等地挑选的,身强力壮的人。
谭峥泓听了桑景云的话,深以为然。
“我能跟着劳工去欧洲吗?”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桑景云抬头,就瞧见了洪永祥。
孤儿院没有电灯,为了采光,桑景云和谭峥泓是开着门的。
在屋里没有烧火取暖的情况下,本身也是开着门,让太阳晒进来更加暖和。
此刻,洪永祥正站在门口,表情坚定。
洪永祥一直被催婚,在家里待不住,才来孤儿院这边看看,结果正好听到谭峥泓和桑景云说起劳工的事情。
他再次开口:“我一直想做战地记者,你们若要选人去欧洲,能不能让我也去?”
他一直有出去走走的想法,但因为惦记着家人,迟迟没有做决定。
可现在……他要是再不走,他爹可能会在不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直接给他娶个妻子。
真要这样,他就走不了了。
至于那些劳工,他也听说了,有些劳工,是被骗去的,甚至还有被卖去的。
这些人会被一船船送去战场,为别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洪永祥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觉得呼吸不畅。
他知道这是他们国家,为了收回山东,为了能在国际上说上话,才这么干的。
不能说这件事错,但这些劳工,却也是真的可怜。
他中学是在法租界读的,学过法文,若是能跟着去,说不定能为这些劳工做点什么。
“洪先生,那很危险。”谭峥泓开口。
现在英法两国的一些有钱人,为了躲开战争,都跑来这边了!
“危险又如何?那么多劳工都去了,我难道去不得?而且真要有危险,肯定也是他们先遭遇。”洪永祥很清楚,自己就算去了,也不会上前线,不用从事危险工作,那些劳工却不一定。
“洪先生,这件事,你多考虑一下吧。”桑景云道。
这件事是真的很危险,洪永祥该慎重考虑。
洪永祥想了想道:“对,我考虑一下。”他已经决定要去,等下可以私底下找谭峥泓谈谈。
如果谭家能送他去,那最好,如果不行,他可以想别的办法。
第78章故人上门
洪永祥作为记者,常常能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他们将很多东西刊登到报纸上,但也有一些东西,是他们没办法刊登,不敢刊登的。
现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却也有一些人肆意妄为。
?如?您?访?问?的???????彂???????不?是?ǐ????????e?n????????????.???ò???则?为??????????点
他总觉得,他们这个国家,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他自己,也不想这样下去。
《真假千金》里,金月季一个女孩子,都能勇敢走出去,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他自然也可以。
洪永祥没再提这件事,跟谭峥泓闲聊起来,又去桑家蹭了一顿饭。
下午,洪永祥和谭峥泓一起前往租界。
路上,他再次表示,自己想去欧洲,又道:“谭少,你如果真的想组织一个队伍去欧洲,我可以帮你找人。我是记者,我觉得可以再找一个记者,然后找几个擅长治疗跌打损伤的医生,组成一个志愿团队随行。”
谭峥泓道:“洪先生,那边在打仗,真的很危险。”
洪永祥道:“我知道很危险,我就是想做点什么,想出去看看。”
谭峥泓对洪永祥的印象一直很好,即便因为桑景云的缘故,有些吃洪永祥的醋,他也不讨厌洪永祥。
此时此刻,看着洪永祥,他更是发自内心地敬佩。
他是个普通人,做不到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佩服那些为了理想,连生命都能放弃的人。
谭峥泓在确定洪永祥是真的想去之后,认真开口:“洪先生,我会帮你。”
洪永祥道:“多谢。”
谭峥泓回到家,就跟谭大盛说了洪永祥的想法。
此时的政府管不住地方,收不到税,一直缺钱,就时常让商人捐钱。
谭大盛是不愿意捐钱的,以他对那些官员的了解,他们捐的钱,很多都落进那些官员的口袋。
但不捐不行,做生意必须有靠山,靠山怎么来?还不是靠钱买。
谭大盛这次,已经打算哭穷少捐点,现在听到谭峥泓的话,他道:“我去找人,安排一个志愿团队跟着那些劳工,一应消费我来出。”
他做过劳工,因而发自内心地想帮那些劳工做点什么。
捐钱意义不大,但组建一个志愿团队跟着那些劳工,确实能帮到一些人。
虽然招劳工的公告写得天花乱坠,但以他的经验,劳工去了之后,大概率过得不好,受伤生病后,也很难得到医治。
“爹,你真好!”谭峥泓一脸感激,对着谭大盛说了许多好话。
谭大盛笑起来:“你啊!”
他靠着卖瓷器赚的那点钱,怕是又要花出去。
不过关系也不是很大,这几年西方打仗,他发了一笔战争财。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