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43章 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43章 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簡繁轉換
作者:叫兽爱吃小龙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2 03:00:20 来源:源1

“快!传我军令,熬过这几日,到达定州后,我自会犒赏全军!!”

高欢很清楚自己在跟时间赛跑!

他必须要趁着消息传到远在洛阳的尔朱荣耳中之前,尽可能的先到河北之地跟其他人汇合。

肆州已经...

洛阳城中,魏军大营之内,元子攸端坐于帅帐之上,目光沉稳,神色凝重。高恭之立于阶下,拱手禀报:“陛下,洛阳已平,李孝珩已降,旧齐余党尽皆溃散。然段韶未除,恐其联络高句丽,借兵反扑。”元子攸缓缓点头,目光投向帐外,洛阳城头魏军旗帜迎风飘扬,百姓虽已归于魏室,然其心中却未有片刻松懈。

“段韶此人,非寻常之辈。”元子攸沉声道,“他若真联络高句丽,借兵南下,河北局势恐将再生变数。”高恭之应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应速派使者前往辽东,晓以利害,令高句丽勿与段韶勾结,以免生战端。”元子攸微微颔首,正欲开口,帐外忽有急报传来:“陛下,辽东急报!”

众人皆是一震,元子攸眉头微皱,道:“呈上来。”使者快步入帐,呈上一封密信。元子攸展开一看,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段韶已至辽东,与高句丽王密会,且高句丽已答应出兵相助。”元子攸冷声道,“看来,段韶并未放弃复齐之念,竟真借兵南下。”高恭之沉声道:“陛下,若不早作准备,段韶与高句丽联军南下,河北恐难抵御。”元子攸站起身,目光如炬:“传令贺拔岳,命其率军北上,迎战段韶。另命王罴加强邺城防务,以防段韶绕道南下。”高恭之拱手应命,正欲退下,元子攸又道:“再传书宇文泰,言明段韶借兵南下之事,令其出兵相助,共御外敌。”

贺拔岳闻言,眉头微皱:“陛下,宇文泰素有野心,若借机南下,恐洛阳反成其囊中之物。”元子攸淡淡一笑:“我自知宇文泰之意,然今段韶与高句丽联军南下,乃大敌当前,魏室尚需其力。待战事结束,再行处置。”贺拔岳虽有疑虑,却也不再多言,拱手退下。

……

辽东之地,段韶身披战甲,立于城头,远眺南方,目光坚定。高句丽王已答应出兵三万,助其南下,复国大计,已然展开。段韶心中虽知此战凶多吉少,然他不愿就此放弃,李或荣虽死,然大齐之志未灭,他愿以一己之力,再燃齐火。

“段将军,高句丽大军已整装待发,何时南下?”副将问道。段韶沉吟片刻,道:“即日南下,趁魏军尚未防备,攻其不备。”副将拱手应命,随即转身离去。段韶望着南方,喃喃道:“李孝珩,你既已降魏,我段韶,便替你完成未竟之业。”

……

洛阳城中,元子攸已开始整顿军务,准备迎战段韶与高句丽联军。他深知此战非同小可,若不能迅速击退段韶,河北局势恐将再度动荡。他下令调动魏军精锐,命贺拔岳率军北上,迎战段韶,同时命王罴加强邺城守军,以防段韶绕道南下。

高恭之进言道:“陛下,段韶借兵南下,若仅凭贺拔岳一军,恐难抵挡。臣建议,调宇文泰南下,合兵一处,共御外敌。”元子攸沉吟片刻,道:“宇文泰若南下,洛阳恐生变数。然今段韶与高句丽联军南下,乃魏室存亡之战,不可不防。”高恭之拱手道:“陛下英明。”

元子攸随即下令,命宇文泰率军南下,与贺拔岳合兵一处,共抗段韶。同时,他命人加强洛阳城防,以防敌军趁虚而入。

……

段韶率军南下,魏军主力亦已北上,两军于河北边境相遇。段韶身披战甲,亲自率军冲锋,魏军虽兵力占优,然段韶与高句丽联军士气高昂,战况一时胶着。

贺拔岳立于阵前,遥望敌军,心中暗自警惕。他知段韶乃智勇双全之人,若不速战速决,恐战局将陷入僵局。他当即下令,全军出击,务必在敌军未稳之时,将其击溃。

两军交锋,战鼓震天,杀声四起。段韶亲率精骑,冲入魏军阵中,魏军虽奋力抵挡,然段韶骁勇异常,魏军一时难以抵挡。

就在此时,宇文泰率军赶到,魏军士气大振,段韶见势不妙,下令撤军,退守河北边境。

……

洛阳城中,元子攸得知战况,眉头紧锁。他知段韶虽败退,然其仍有余力,若不趁势追击,恐其再度反扑。他当即下令,命贺拔岳与宇文泰合兵一处,继续追击段韶,务必将其彻底击溃。

高恭之进言道:“陛下,段韶虽败,然其仍有战力,若贸然追击,恐有埋伏。臣建议,先稳军心,再图进取。”元子攸沉吟片刻,道:“段韶若真有埋伏,必在河北边境设伏。传令贺拔岳,命其谨慎进军,切勿冒进。”

贺拔岳接到命令,果然发现段韶于河北边境设伏,魏军若贸然进军,恐将陷入敌军包围。贺拔岳当即下令,全军暂缓进攻,静待战机。

……

段韶见魏军未动,心中亦感焦急。他知魏军兵力远胜于己,若不速战速决,恐将陷入被动。他当即下令,命副将率军佯攻魏军左翼,自己则亲率主力,突袭魏军右翼。

魏军右翼由宇文泰统领,宇文泰早有防备,段韶突袭未果,反被宇文泰识破,魏军右翼迅速调整阵型,段韶见势不妙,下令撤军。

魏军趁势追击,段韶残部大败,段韶仅率数百骑突围而出,逃往辽东。

……

洛阳城中,元子攸得知段韶兵败,心中稍安。然他知,段韶虽败,然其仍有复国之心,若不彻底铲除,恐将再度反扑。他当即下令,命贺拔岳与宇文泰合兵一处,追击段韶,务必将其擒获或诛杀。

高恭之进言道:“陛下,段韶若逃往辽东,恐高句丽将再度出兵相助。臣建议,遣使前往辽东,劝高句丽勿与段韶勾结,以免生战端。”元子攸点头道:“此议甚善。即日遣使前往辽东,晓以利害,令高句丽勿与段韶勾结。”

使者领命而去,洛阳城中,魏军旗帜高高飘扬,百姓安居,群臣朝贺。然元子攸心中却未有丝毫轻松,乱世未平,风云再起,魏室复兴,才刚刚开始。

洛阳城中,魏军大营之内,元子攸端坐于帅帐之上,神色沉稳,目光却透着几分深思。高恭之立于阶下,轻声道:“陛下,李或荣虽死,然段韶率残部突围而出,恐成后患。”元子攸缓缓点头,目光投向帐外那飘扬的魏军旗帜,心中却未有丝毫松懈。

“段韶此人,智勇双全,若放任其逃入河北腹地,恐怕会联络旧部,伺机反扑。”高恭之继续道,“臣建议,派出轻骑追击,务必将其擒获或诛杀。”

元子攸沉吟片刻,缓缓道:“段韶若真有心逃亡,早已远遁。追之无益,徒耗兵力。眼下最要紧的,是稳固邺城,安抚河北士族,避免生变。”

高恭之拱手称是,正欲退下,帐外又传来急报声:“陛下,洛阳急报!”

帐中众人皆是一震,元子攸眉头微皱:“呈上来。”

使者快步入帐,呈上一封密信。元子攸展开一看,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洛阳城中,竟有旧齐余党作乱,煽动百姓,意图拥立新君,反叛魏室!”元子攸冷声道,“看来,魏室复兴,远非一战便可定局。”

高恭之沉声道:“陛下,若不迅速镇压,恐洛阳局势失控,影响魏室正统之名。”

元子攸站起身,目光如炬:“传令贺拔岳,率一万精骑,星夜回援洛阳,务必平定叛乱!另命王罴整顿邺城守军,以防段韶回袭。”

高恭之拱手应命,正欲退下,元子攸忽然又道:“另传宇文泰书信一封,言明洛阳局势,令其出兵相助,共平叛乱。”

贺拔岳闻言,眉头微皱:“陛下,宇文泰素有异心,若借机南下,恐洛阳反成其囊中之物。”

元子攸淡淡一笑:“我自知宇文泰之意,但眼下局势未稳,魏室尚需其力。待洛阳事定,再行处置。”

贺拔岳虽有疑虑,却也不再多言,拱手退下。

……

洛阳城中,局势果然如密信所言,已陷入混乱。李或荣虽死,但其旧部、旧臣仍有残余势力潜伏于城中。更有部分旧齐士族,不愿归附魏室,暗中联络,意图拥立李或荣之侄李孝珩为新君,重建大齐。

李孝珩年少有为,虽无李或荣之雄才大略,却也颇有威望。他本被软禁于洛阳,然魏军主力东征邺城之际,有人暗中将其释放,并联络旧部,图谋反扑。

城中百姓因魏军入城后征粮、征役,早已怨声载道,如今听闻齐室遗脉尚存,纷纷响应,洛阳城内,竟一时风起云涌。

贺拔岳率军抵达洛阳城下时,已是深夜。城门紧闭,城头灯火通明,隐约可见守军戒备森严。

贺拔岳冷笑一声:“李孝珩,不过一介书生,竟也敢妄图复国?”

他当即下令,大军列阵,准备攻城。

然而,就在魏军即将发起进攻之时,城门忽然缓缓打开,一名身着青衣的年轻男子缓步而出,身后仅带数名随从。

贺拔岳策马上前,厉声喝道:“你是何人?”

那男子拱手道:“贺拔将军,我乃李孝珩,特来请降。”

贺拔岳一怔,随即冷笑道:“你竟敢亲自出城?不怕我一刀斩你于马前?”

李孝珩神情平静:“将军若真要杀我,此刻早已动手。我知大势已去,不愿再让洛阳百姓受战乱之苦,故而亲自出城,愿束手就擒,以换百姓安宁。”

贺拔岳沉吟片刻,终未下令动手,而是派人将李孝珩押入军营,随后率军入城,平定叛乱。

……

邺城之中,元子攸已开始着手整顿河北局势。他深知,若要真正稳固魏室正统,仅靠武力远远不够,还需收服人心。

他下令减免河北赋税,安抚士族,重用旧齐文臣,以示宽仁。同时,他派遣使者,前往河北各地,宣示魏室新政,劝降旧齐残余势力。

段韶虽已突围而出,但并未远走,而是隐于河北边境,伺机而动。他知李或荣已死,大齐已亡,然心中仍存一丝希望,不愿就此放弃。

他派出密探,潜入洛阳,打探魏军动向,并联络旧部,准备在适当时机,再度起兵。

然而,就在他准备行动之际,一则消息传来,令他震惊不已??李孝珩已主动出城投降,洛阳之乱已平。

段韶闻讯,久久无言。他望着河北大地,心中一片茫然。

“李孝珩,你竟如此轻易放弃?”他喃喃道,眼中满是不甘。

他知,魏室已势大,若再无外援,单凭自己,恐难成大事。

于是,他决定前往辽东,联络高句丽,寻求外援。他相信,只要大齐之火未灭,便仍有复兴之望。

……

洛阳城中,元子攸已正式登基,改元“建义”,正式宣告魏室复兴。

他立于洛阳城头,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却未有丝毫轻松。

“李或荣虽亡,但段韶未除,李孝珩虽降,然河北人心未定。魏室虽兴,然天下仍未归一。”他低声自语,随即转身,对高恭之道,“传我旨意,即日起,整顿军务,安抚百姓,重建洛阳,以备来日之变。”

高恭之拱手应命。

洛阳城中,魏军旗帜高高飘扬,鼓声震天,百姓欢呼,群臣朝贺。

然而,在这繁华背后,暗流涌动,风云再起。

乱世未平,英雄未歇。

魏室复兴,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