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430章 又是一年朝贡时,大唐回礼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第430章 又是一年朝贡时,大唐回礼

簡繁轉換
作者:扑街蜘蛛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1 10:27:34 来源:源1

“叫皇兄~小兕子,叫皇兄,叫了皇兄就给你吃,来,叫皇兄~”

李治满脸哀怨。

“皇兄~”

“小兕子,听话,叫皇兄,叫了皇兄让人给你做好吃哒~”

“皇~兄~”

这一生,充满打工人哀怨气息的叫声,自然也不可能是只有五个月不到的小兕子发出的。

李承乾回头,斜睨了一眼正一脸哀怨的模样,看着自己的九弟李治。

“皇兄,你换个人吧,臣弟,臣弟真的撑不住了啊!”

李承乾轻笑一声,什么都没说。

内心却是冷笑,别人不清楚你稚奴有几斤几两,你皇兄我如今可是穿越者,还能不知道你唐高宗的本事?

李承乾不搭理他,依旧手中用小玩具逗弄着正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的小兕子。

这小丫头最近精力似乎越发旺盛了。

已经能够翻身的她,更是开始学习起了攀爬,让长孙皇后和负责的宫女,颇为提心吊胆。

不过,被太医说“天资充盈”“根骨健硕”的小兕子李明达,却是在自家太子皇兄这里犯了难。

口中除了发出呼呼呼的声音,却是依旧没能让这位不死心的皇兄满意。

这边太极殿兄弟妹三人正进行着日常的“无视与祈求”,一阵脚步声中,王德便是带着户部尚书封德彝,和礼部尚书唐俭走入殿中。

两人行礼。

“敢问殿下,寻老臣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唐俭试探的问道。

李承乾将逗弄小兕子的拨浪鼓,塞到了后者的小手之中,这才终于从摸“鱼”的空闲中,恢复到了大唐储君的状态。

干咳两声清了清嗓子。

“唐尚书,这贞观五年即将年末,算算时间,各国朝贡的日子,也该快了吧?”

唐俭颔首:“是的殿下,目前暹罗、新罗、吐蕃、象雄四国的使者已经抵达长安四方馆,另外林邑,交趾,萨珊波斯等几个朝贡国也都已经有使节抵达大唐,正在赶来长安的路上。”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后却是淡淡一笑。

“他们朝贡的东西,想来应该依旧如同往年那般吧,不是什么奇石珍草,就是什么珍禽走兽。礼部可是又准备了一堆好东西作为回礼?”

唐俭神色一僵,什么意思?

李扒皮这是又打起了朝贡国的主意?

他急忙拱手:“殿下明鉴,自前两年朝贡之时,殿下您削减了朝贡回礼的开支,臣等就陆续的已经将回礼砍去了不少,如今也不过是一些绫络丝绸,玉器瓷碗......”

“哼!绫罗绸缎就不是钱?玉器瓷碗就不是钱?!”

李承乾顿时不满的冷哼一声,眼神一横,看向了一旁一直战战兢兢不敢吭声的封德彝。

“密国公,你跟我们的唐尚书讲讲,他口中的不过绫罗绸缎,玉器瓷碗,在萨珊波斯和阿拉伯能卖多少钱?!”

封德彝拱手:“启禀殿下......”

“跟他说,跟他说!你跟孤说什么!”

封德彝又赶忙转头对着一旁的唐俭拱手:“唐大人,有所不知,如今丝绸之价,于外邦权贵而言,完全可以说是有价无市!”

“吐蕃高原之上,诸国权贵和部族首领,因戒日奴贸易而得了大量钱财,虽说多有采买我中原珍奇,如钟表,瓷器,琉璃制品,还有茶叶,羊毛纺织品等等。”

“但更多的消费,却是在丝绸之上......”

如今大唐官员的整体业务水平都是非常出色的,封德彝被李承乾点名,不清楚太子是否有考校他的意思,封德彝却也是侃侃而谈。

尽力表现。

“如今由于太子殿下下旨鼓励官营和民间丝绸行业,加之我大唐提花机及纺车的改进,丝绸如今也已经非前朝,甚至武德之丝绸。”

“分为绫、罗、绸、缎四种”

“绫因质地轻薄,光滑柔软,且官营制衣坊所作朝廷赐予官员的睡衣多有褒赞,因而民间文人雅士,或商贾豪强多喜此物,如今一匹上等绫布,作价至少三百贯!而外商采购价则更高,出关关税高达两倍,也就是说,一匹上等绫布,外商采购所需九百贯.....此乃低价。”

“至于他们卖多贵......今年从阿拉伯经商返程回归的姑臧李氏商会,便将那丝绸卖到了同等黄金的价格,抛却关税和商税,至少获利一百七十万贯。”

见他抚须还准备把其余“罗”“绸”“缎”三样的市场情况讲述一遍。

李承乾便也阻止了对方,似笑非笑的看着一脸尴尬又不知所措的唐俭。

“殿下,臣......恳请殿下给臣一个明示,我大唐礼仪之邦,总是要回礼的吧?”

李承乾不由笑着摇头。

却是端起面前的茶盏,抿了两口,而后服侍在一旁的太监孙义,便将此前就有人从皇家银行那边送来的几叠东西,用托盘呈递到了唐俭的面前。

“殿下,这是.......纸币?”

唐俭一眼便是认出了那托盘之上的东西,或者说,大唐朝堂之中,只要是能够在这太极殿朝会之中的,便不会有人不认识。

尽管这种东西,并未在民间发行。

但从当初皇家银行刚成立开始,所有人就曾从这位殿下的口中,不止一次的听到过,要发行纸币的事情。

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相关专业人手短缺,以及银行业务繁琐,需要时间捋顺,以及国内储备黄金白银不足等原因。

便改用了发行唐金币,唐银币等珍贵金属货币作为民间大宗交易的替代品。

如今李承乾再次拿出来这些东西,其中目的自然不必多言。

“殿下,您的意思是说,回给那些朝贡国这种纸币?”

唐俭皱眉沉吟着:“可这便是给了他们纸币,那他们也必定会在离开大唐之前,将纸币全部在大唐花光啊,这又是图什么呢?”

李承乾翻了个白眼。

“唐尚书啊唐尚书,你个是不是在礼部待的久了,脑袋就不能活泛一点吗?谁说这纸币就只能用在发放朝贡之上呢?”

“若我大唐宣布,从贞观六年起,与周边各国互市或是朝贡,交易都使用这种纸币,你说他们是从还是不从?”

“甚至于,今后他们想要进口采买我大唐的东西,直接给我等金银,我大唐还不收,必须去银行将金银换成这纸币,才能继续交易.......是我大唐需要他们多些,还是他们更需要我大唐啊?”

李承乾的话语,让唐俭的眼睛逐渐明亮起来,似乎想到了些什么。

见李承乾神色淡然,却又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犹豫再三,不由开口试探:“殿,殿下.......您莫不是还准备从这些朝贡国身上,做些什么文章?”

李承乾挑眉,原本还有几分不耐的神色,似多了几分兴趣。

“哦?唐尚书何出此言呐?”

见李承乾这副表情,了解他的唐俭内心已然是确定了个七分八分。

心中不由叹息一声,感叹大唐周边邻国,摊上这样一位大唐储君,活该了你们倒霉。

表面上却赶忙拱手行礼。

“下官斗胆,揣测天意!”

他深吸一口气:“殿下既然决议让朝贡国与我大唐交易,改用这纸币,其中目的就绝不单单会只有这些心思,殿下想来思虑甚伟,常有长久之计,下官缪见......殿下怕是盯上了那些朝贡国手中的金银吧?”

他小心抬头,便正巧和李承乾那双赞赏的眸子对视到了一起。

“哈哈哈,唐尚书啊唐尚书,你这不挺聪明的嘛~以后既然有本事,就该多多为朝堂分忧才是,礼部好歹也是六部之一,外事更是需要礼部着手安排,唐尚书当明,能者多劳才是~”

能者多劳......

唐俭不由谨慎的瞥了一眼,此刻还在那龙案边上的桌案前,埋头与一堆文书奏本战斗的晋王殿下。

太子殿下,对晋王殿下期望甚大啊......

一旁,见唐俭得到太子这般夸赞,封德彝却是忽而沉吟开口。

“殿下,那若是朝贡国之中,有人对我大唐阳奉阴违呢?如今我大唐虽说国力强盛,兵甲良多,但须知蚁多食象,如今我大唐对周边朝贡诸国也有不少倚仗......”

“密国公是想说那林邑吧?”

李承乾哼了一声。

封德彝拱手:“非单指林邑,林邑王范梵志虽自负甚大,自觉林邑之地山高林深,在当地又颇有手段,因我大唐大量进口林邑之稻米而多有无礼之言,但如今我大唐对另外如暹罗,交趾之地亦有大量药材进口所需。”

“如今恰是我大唐人口倍增之时,粮药皆为重中之重.......”

“哼!”李承乾口中发出一声冷笑。

“既然不愿遵我大唐宗主之命,那这朝贡之臣心自也是无稽之谈!”

李承乾抬起手,将一份朝中已经很少看到的羊皮卷轴,让孙义送去对方手中。

“此乃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给孤送来的最新信件!你们二人且看看吧”

唐俭和封德彝凑到了一起。

然而,当他们只是看到卷轴之上开篇的内容,便瞬间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天竺之粮!?”

“这......”

两人都是面面相觑,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份卷轴之上的内容,松赞干布竟然这么大的动作,已经在戒日王朝那边抢占了一大片适合耕种的土地。

甚至已然完成了一季粮食的收割!

“如今广州府那边大型海船虽依旧未能成规模完工,但诸多本就有着底子的造船作坊,却已经具备了大量建造中型海船的能力。”

“楚王给孤来信,说如今广州港已有不少想要出海闯荡的年轻人,孤已经同意派遣部分登州海军人手,教导这些人远洋航行,打仗暂且不需要他们,但从南洋与天竺运粮......不正是极好的人手吗”

唐俭和封德彝深吸一口气,李承乾却是没有停下的意思。

继续侃侃而谈。

“如今父皇已对剑南道以南六诏夷民,有了不错的进展,六诏之民虽生活在虫蛇毒瘴之地,但亦有安居乐业之心,我大唐采买交趾、暹罗之药,令这些怀有疑心之外奴得偿利之口,为何不能换此等富民一方之利于南六诏之土?”

“交趾、暹罗之夷民之心多有往复,然六诏自我华夏秦汉之时,便有通我中原之礼,虽之后亦有往复,比之交趾,暹罗之辈,更可为我大唐之南境顺民!”

李承乾笑着说道,眼眸中带着亮光。

“宁予南民,不予外奴!纸币互商之事,不容置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