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548章 又一大波战争红利!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第548章 又一大波战争红利!

簡繁轉換
作者:扑街蜘蛛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3 11:26: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倭王及倭国王室亲眷,及大臣亲眷,皆已经被押解登船,由梁王殿下亲自负责押运登州港,最迟一月便可抵达长安!”

“东莱郡公带领大军,联合我大唐在福冈,石见地区守军,开始了对倭国其余抵抗的余孽展开了进攻,倭国余孽根本不是我大唐一合之敌,在属下传信归来之时,已有大小上百场胜利,斩获无数!”

朝堂之中。

一名风尘仆仆的自登州港赶回来的八百里加急传信兵,亢奋的汇报着本次大唐对倭国的作战战果。

今日朝堂,百官齐聚。

就连已经开始着手退休,逐渐退出朝堂的魏国公裴寂,宋国公萧瑀这些武德老臣,竟也纷纷到场。

不为别的,此刻一幅关于倭国及其周边的放大版堪舆图,正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虽是岛屿,但因为石见银山和佐渡岛金银山的出现,朝堂的百官们,对于倭国早已经没有了那些穷乡僻壤的刻板印象。

“殿下,若是设立东瀛道,最好选福冈为首府,毕竟福冈如今已被我大唐经营多年,且隔海便是我大唐登州港,及新罗釜山港,若有变故两地便可立即发兵援助.......”

“变故?我不明白!为何封尚书开口就是变故,如今我大唐兵锋之盛,举世皆无敌手,老夫倒是好奇了,你这变故是从何提起啊?就凭倭国余孽?他们也配?!”

“要我看,这变故怕是出在一些心思诡诈之人的身上!”

“长孙无忌,你在信口胡言些什么?本官只是就事论事,你何故.......”

“殿下,臣以为,此事根本不需要那般复杂,什么变故,什么余孽的,直接迁徙我大唐河北道,江南道及岭南道沿海百姓,给他们分配东瀛道土地,让他们在当地建立屯田农场,由倭奴及昆仑奴耕作.......”

“殿下,臣以为,长孙大人和封尚书所言,皆有漏洞,既是打算将我国改为我大唐之东瀛道,那自当应该以内土之征治之,何必非要将首府放在福冈和石见两地呢?”

”臣以为,可直接在旧之大和国基础上,新设一府,再建设更多的港口,东瀛道为岛国,但本身物产不论是木材,亦或者我大唐现今消耗极大的硫磺,皆有极大产出。大唐新得一道,必定引来不少商贾进行投资.......”

李承乾以一副慵懒无礼的姿态,斜躺在龙椅之上,倚靠着扶手,一边听着在场这些大臣们彼此议论和争吵,一边时不时的点点头,表示自己在听。

手中却是翻看着来自梁王李愔的金雕送回来的书信。

而在一旁龙案之上,还有一封来自高阳的书信。

这小妮子,却是已经盯上了那些倭奴......

众人争吵个不停,东瀛道是一块极大的蛋糕,并且不同于本身地理和环境对中原人不太友好,且已经有不少当地势力的藏原道。

被公孙武达那帮想要军功,已经想疯了的杀才们犁过的东瀛道,可要比藏原道的情况清晰明了很多。

没有主人的土地,没有主人的矿产,没有主人的店铺和城池。

还有大量的木材,奴隶......

只要现在入场进行投资,那便必定是一本万利,并且能够流传给后世子孙的祖产基业。

这便是朝堂这些勋贵老爷们,也是无法淡定的。

《大唐新报》:“捷报!倭国之都破矣!经圣太子殿下决断,百官朝议,将原倭国之土,尽数划归为我大唐东瀛道,朝堂诸部现已就东瀛道治理展开讨论。”

《大唐商报》:“预计东瀛道将成为我大唐港口最多之道!”

《大唐证券报》:“登州造船、孙氏船业、富通船舶迎来大涨,涨幅超过30%。鲁王地产、荆王木业、慕容商贸,涨幅皆超过20%,三家企业最新会议或将就东瀛道开发,展开项目计划及商议。”

《大唐工报》:“太原钢业最新公布消息,贞观八年开年至今一月,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过200%,太原钢业表示,已与贞观七年年末,彻底完成了对部分产业线的工艺改造,效率比之此前提升至少50%。此外,户部及太原钢业已就工部交付的第三期冶炼厂建设项目,完成交付接收。”

《大唐医报》:“太医署联合大唐皇家医学院,大唐国立医学院,共同提交了《关于大唐国民医疗保险的议定方案及试行办法》......”

“呵呵,自从当初拿下西域设立河西道之后,朝堂好像还是第一次这般热闹,这些个大臣,一个个的跟土匪似的,恨不得现在就能长了翅膀一样的飞去东瀛道,划分土地.....”

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

他是下朝了,但是内阁以及六部对关于东瀛道的战争红利分配和开发的争论,却是愈演愈烈。

敏锐的资本市场反应最为迅速,为了防止出现什么乱子,这几日晋王李治亲自去了太原府,坐镇太原证券交易所那边。

武士彟面露难色,听到李承乾的调侃却是满脸的苦笑。

“殿下,这东瀛道开发的确是大利,但若是处置不好,恐怕也会是大祸啊!”

李承乾看着他,一旁侧妃武顺让人送来了点心和茶水之后,便是带着人退了出去。

她倒是一点都不着急肚子没有动静。

甚至于,她不着急,就连应国公武士彟及其夫人杨氏,也都没有半点的焦急和担忧。

李承乾蹙了蹙眉,殿内如今就只有他们两人,李承乾说话倒也没有再客气和遮掩。

“岳丈你的意思是,朝堂之中反应激烈?”

武士彟摇了摇头,叹息着。

他是负责皇家银行的,对于朝堂如今的钱财最为明了,而同样的,对于勋贵们私底下的产业有多大的规模,手里有攥着多少的财富,也是一清二楚。

他的大女儿是太子侧妃,二女儿基本也是内定了晋王妃,他不需要搞什么站队,只需要全心全意的为皇家做事便可。

“殿下,如今并非是朝堂反应激烈这般简单,我大唐先今兵锋正锐,也正是如此不论是朝堂亦或者民间,皆是一片火热祥和之境,各地商贾和百姓的日子也多是红火,但......却也是因此埋下了隐患。”

他早有准备,将带来的文书递给李承乾。

“殿下此前处置了郧国公,又狠狠地在江南道和河北道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狠狠地弹压了一些人的小动作,但这终归是治标不治本,人若是时间久了,心里的敬畏也总会开始消磨。”

李承乾接过文书,一看,眉头便瞬间的皱了起来。

此刻文书之上记录的,皆是一些勋贵背地里的产业和财产情况,以及一些游走在黑白之间的灰色手段。

“太上皇如今在河西道坐镇,身边除了几个妃子跟着外,其余皆在长安,而借着这些身份的便利,攫取利益最多的便是这些妃子的亲眷。”

武士彟小心的看了一眼李承乾:“殿下,这些人参与经营一些如日用品和手工艺品的生产工坊倒是没什么,但,他们身份特殊,像是钢铁冶炼,金属加工,还有造船等行业若是不加以限制,恐怕.......”

李承乾颔首,原本散漫的眼神也逐渐变得锐利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