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2024年行情 > 第1440章 量化私募跑路,监管重拳出击

2024年行情 第1440章 量化私募跑路,监管重拳出击

簡繁轉換
作者:一360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2 23:32: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金融市场的私募基金的“踩雷”事件总是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近日,华软新动力因“爆雷事件”而遭受重创,其业务陷入困境,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酵。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私募基金行业存在的风险,也引发了监管层对多层嵌套等复杂结构产品的高度关注。

华软新动力在2023年前十月共成立了77只产品。然而,“爆雷”事件发生后,该公司的新产品成立几乎陷入停滞,截至今年3月27日,已经近一年半没有新产品问世。这一数据无疑揭示了“爆雷”事件对华软新动力业务的沉重打击。

更为糟糕的是,华软新动力近来还新增了14条来自北京金融法院的被执行人记录,合计执行金额为639.22万元。这些记录如同悬在华软新动力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其本就艰难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而在资金追讨方面,该公司至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尽管华软新动力曾表示将持续向投资人进行信息披露,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投资人权益,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容乐观。

华软新动力的遭遇并非个例。郑煤机、英洛华、横店东磁等上市公司也纷纷“踩雷”,在产品到期后因兑付无新进展而只能自担损失。这些公司的损失金额巨大,如郑煤机对未回收的2.72亿元全额计提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英洛华已确认投资损失1.16亿元,横店东磁亦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86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投资者的心血和汗水化为泡影。

在追讨资金的过程中,这些“踩雷”的机构也面临着不小的难度。深圳汇盛、杭州瑜瑶、磐京投资等三家机构早已处于下落不明的状态,这无疑给资金追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中基协网站信息显示,杭州瑜瑶处于异常经营、信息报送异常的状态,深圳汇盛和磐京投资则因异常经营等原因被协会注销。这些机构的“失踪”,无疑让投资者追讨资金的希望更加渺茫。

面对私募基金行业的乱象,监管层重拳出击,加强对多层嵌套等复杂结构产品的审查。多层嵌套是指私募基金投向下一层或多层基金,再由下层基金投向底层资产。这种复杂的投资结构不仅增加了风险,也给监管带来了难度。近年来,如何厘定嵌套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义义务边界,如何确定相关主体责任等问题引发了多方关注。

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副庭长葛翔曾撰文分析指出,多层嵌套之间所形成的合同关系一般不属于无效情形,除非该嵌套行为影响到基本金融秩序。然而,在实践中,上层基金的投资者是否可以向下层基金主张权利仍存在争议。葛翔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如上层基金清算后原状分配于投资者或管理人无法正常履行职责时,投资者可以主张权利。

此外,对于“踩雷”的托管机构,也可能面临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另一方面是民事赔偿。这要求托管机构在履行职责时,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审批和风控程序,以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监管层的行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基协在2023年9月底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第2号——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明确禁止私募基金多层嵌套。同年12月,证监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再次对私募嵌套明确约束。这些规定的出台,无疑为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指引。

随着监管趋向严格,私募行业正在加速出清。中基协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合计注销150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平均每月注销约125家。截至今年3月27日,年初以来又有363家注销。这一数据无疑揭示了监管层对私募基金行业的整顿力度之大。

综上所述,私募基金的“踩雷”事件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暴露了行业存在的风险。监管层的重拳出击,无疑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要彻底根治私募基金行业的乱象,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以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