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2024年行情 > 第587章 大模型价格战卷至“厘时代”!

2024年行情 第587章 大模型价格战卷至“厘时代”!

簡繁轉換
作者:一360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2 23:32: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近日,阿里云宣布推出通义千问GPT-4级主力模型Qwen-Long,其API输入价格从0.02元/千tokens降至0.0005元/千tokens,直降97%。这意味着,1块钱可以买200万tokens,相当于5本《新华字典》的文字量。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智谱AI、字节跳动的大模型也都纷纷宣布降价。其中,字节的豆包主力模型的定价为0.0008元/千Tokens,即0.8厘/千tokens,被认为带动大模型定价进入了“厘时代”。

此**模型降价潮,是各家厂商希望进一步抢占市场,从而加速AI应用的商业化落地。

9款商业化及开源系列模型降价

Qwen-Long是通义千问的长文本增强版模型,性能对标GPT-4,上下文长度最高1千万。除了输入价格降至0.0005元/千tokens,Qwen-Long输出价格也降90%至0.002元/千tokens。相比之下,国内外厂商GPT-4、Gemini1.5Pro、Claude3Sonnet及Ernie-4.0每千tokens输入价格分别为0.22元、0.025元、0.022元及0.12元。

通义千问本次降价共覆盖9款商业化及开源系列模型。不久前发布的通义千问旗舰款大模型Qwen-Max,API输入价格降至0.04元/千tokens,降幅为67%。

智谱AI、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也纷纷宣布了降价

5月11日,智谱AI大模型的新注册用户获得额度从500万tokens提升至2500万tokens,个人版GLM-3Turbo模型产品的调用价格从5元/百万tokens降低至1元/百万tokens。GLM-3TurboBatch批处理API也便宜了50%,价格为1元/200万tokens。

15日,火山引擎宣布豆包Pro32k模型定价是0.8厘/千tokens。此外,豆包Pro128k模型定价是5厘钱/千tokens。

大模型已经开始从“卷大模型技术”向“卷大模型应用”转变

对于此轮降价潮,不少业内分析指出,大模型已经开始从“卷大模型技术”向“卷大模型应用”转变,但推理成本过高依然是制约大模型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因素。

在武汉AI智领者峰会现场,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称:“阿里云这次大幅降低大模型推理价格,就是希望加速AI应用的爆发。我们预计2024年大模型API的日调用次数有望突破100亿。”

刘伟光判断,不管是开源模型还是商业化模型,公共云 API将成为企业使用大模型的主流方式。云上调用成本远对于私有云部署。在追求更大尺寸的模型时,企业要面对GPU采购、软件部署、网络费用、电费、人力成本等等。随着大模型的规模变大,对于私有化部署的成本和复杂性会越来越高。去年还有不少企业考虑购买上百台GPU服务器,来搭建计算网络集群。但今年很多公司已经放弃了自建百台集群的大模型研发。

某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在业绩会表示,模型推理是最重要的长期机会之一,这将成为云业务的关键驱动力。4月,文心大模型API日调用量为2亿次。去年12月时,该数据为5000万次。

谁能抢抓模型推理的市场机遇?

谈及通义千问的这次降价幅度,多名大模型行业专家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评价,“力度很大”、“很便宜了”。

不过,实际作用还是要看“疗效”。市面上大模型太多了。疗效好,多少都不贵;如果疗效不好,多少都是贵。

目前头部企业都会选择多家模型接入,在不同应用场景选择更合适的模型,这意味大模型厂商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比如,小米在接入文心大模型API的同时,小米旗下的人工智能助手“小爱同学”也宣布与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展开合作,强化其在图片生成、图片理解等方面的多模态AI生成能力。

在刚刚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财报中,阿里、某度均提及了生成式AI对收入增长带来的正面影响。某度智能云收入为4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其中生成式AI带来的收入占比6.9%。测算下来,某度的生成式AI一季度收入约为3.24亿元。

在阿里财报电话会上,阿里集团CEO吴泳铭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云业务将恢复双位数增长,而收入增长主要来自AI新产品的驱动。对于大模型的未来目标,吴泳铭称,“我们将会把”通义千问“大模型与阿里云的先进AI基础设施进行软硬件协同优化,来为中国的开发者或者中国的企业提供AI能力非常强、性价比非常高的AI大模型推理服务。”

开源闭源路线之争

值得一提的是,某度和阿里在大模型是否开源上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线。

4月底,阿里云开源了1100亿参数模型Qwen1.5-110B。迄今通义开源大模型的累计下载量超过了700万。

“通义的开源模型在中文世界的开发者使用最广泛,当开发者使用阿里云的开源模型,需要把应用部署到线上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选用阿里云的服务。”吴泳铭称。

某度方面,李彦宏则多次宣传闭源的优势。在Create2024某度AI开发者大会上,他曾直言“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5月15日,某度还发布公告称:“闭源大模型 公有云”已经成为全球AI市场的主流趋势。“闭源大模型 公有云”能实现比开源大模型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综合效果,并以此促进AI应用生态繁荣。

当下,国际厂商在开闭源路线上各有侧重。比如OpenAI的GPT-4模型就是采用闭源模式,而Meta选择完全开源。其余大模型公司则将模型“低配版”开源,更高参数量的模型闭源。比如,谷歌Gemini多模态模型闭源,今年2月宣布开源单模态Gemma语言模型。

IDC中国研究总监卢言霞称,未来到底是开源还是闭源。跟头部企业的选择有很大关系。这个领域目前还是有很大不确定。

一位大模型青年学者对记者表示,开源和闭源路线各有特色,但开源肯定更为促进行业发展。

艾瑞咨询在一份AIGC产业报告中分析,大模型技术前沿厂商出于打造自身先进模型壁垒、构建技术护城河的商业考虑,会选择闭源或逐步从开源走向闭源,以保证模型的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而开源可以促进广大开发者和研究者的创新,从商用角度加速大模型的商业化进程与落地效果。艾瑞咨询认为:“未来,开源和闭源的大模型会并存和互补。”

结语

大模型降价潮的到来,无疑为AI应用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各大厂商纷纷降价,意在抢占市场份额,加速AI应用的爆发。然而,大模型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技术、成本、效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这个过程中,谁能抓住市场机遇,谁就能在未来的AI竞争中占据优势。

同时,开源与闭源的路线之争也将持续存在。不同的路线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企业和开发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开源和闭源的大模型将会并存和互补,共同推动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