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冒姓琅琊 > 第202章 大局

冒姓琅琊 第202章 大局

簡繁轉換
作者:东周公子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06 22:40:53 来源:源1

没有暴怒,没有呵斥,甚至原本铁青的脸色,都逐渐转为深沉。刘寅看着王扬,缓缓开口,语气出奇的平静:

“所以,你认为我是王八蛋,是吗?”

王扬表情无辜:“我可没这麽说。”

刘寅沉声道:

“我自为官以来,不蓄财,不置业,天不亮就起身处理公务,亥时不睡,从无懈怠。

至於假中治事,通宵问狱,更是寻常。心中所系,唯法而已。

所言所行,皆依齐律,直法行治,不避贵戚。

奸猾靡烂狱中,不知凡几;恶徒伏诛刑下,难以数计!

夷戮虽多,然罕有冤枉之事。所爱者,我不挠法活之;所憎者,我不曲法灭之。

虽有酷急之嫌,然生当此世,不得不用重法。

不然何以禁奸止诈,维系纲纪?”

他盯着王扬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道:

“你觉得,我这样的人,是王八蛋吗?”

王扬沉吟了一下,说道:

“如果按你所说,那确实不是王八蛋。但你自称‘所言所行,皆依齐律’,那我冒昧问一句,你放走杜叔宝,又助其灭口除後患,连那个叫娇娇的姑娘你都没放过,这是依齐律吗?你派方都护,用柳憕事网罗我罪,想陷我於文法,也是依齐律?现在威逼利诱,让我卖部曲,还是依齐律?”

刘寅移开目光,沉默片刻道:

“有些事,亦非我所愿。”

王扬一笑:“违律就违律,做坏事就做坏事,搞那麽义正严词,差点以为冤枉你了。”

刘寅深吸一气,又把目光转回王扬脸上:

“之前我说过变通。有的违律是不好,有的事是不正,但为了长远大局,不得不如此。”

“谁的长远大局?”

“法的长远大局。”

“所以,放杜叔宝,灭那几人的口,陷害我,要我部曲,都是为了法的长远大局?”

刘寅停顿了数秒,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僧人心怀慈悲,见村子里闹了饥荒,不断有人饿死,心急如焚,他想放粮赈济灾民,可他自己又没粮,便去劝说一个富户。富户告诉僧人,说只要僧人把常去寺里上香的那个女施主绑来,他就给僧人捐一大笔粮食,让僧人设粥棚救人。

僧人想了三天三夜,最後含着泪,把那个女施主绑了,送给富户。然後富户兑现诺言,村中终於不再有人饿死了......”

刘寅看向王扬,问道:“僧人害了一个人,但却救了一村子的人。你说这个僧人做错了吗?”

王扬问道:“所以你的意思是,你是这个僧人?”

刘寅与王扬对视,缓缓道:“你不敢答了。”

王扬乐了:“我有什麽不敢答的?只是要想听懂我这个答案,得先回答我的问题。”

“你这话没道理,我只是问你,在这个故事里,僧人的做法是对是错,又何必牵扯现实?”

王扬一笑:“没想到刘大人还是哲学家。”

“浙......折学家?”

“你这样的故事我可以说很多个,无非是把人放在道德困境中,让人左右为难而已。如果说着玩的,或者讨论玄理,那没什麽问题。但只可惜,总是有人要藉此概括出个什麽道理,然後用此理指涉现实,那就相当不合适了。”

“如何不合适了?”

“因为这类故事大多都不合理啊!比如说那个村子,为什麽饥荒只能靠这个僧人来解决?为什麽只有这一个富户?为什麽僧人能笃定富户会遵守诺言?为什麽——”

刘寅打断道:“故事只是喻理用的,岂能徵实?你这不是吹毛求疵吗?”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是啊,既然你知道故事是不能徵实的,为什麽要用不能徵实的故事,去指涉现实呢?”王扬反问。

刘寅一怔。

王扬继续说道:

“道德困境的故事大多都不合常理,可总是有自以为聪明的人,或用这些故事给自己现实中的行为开脱,或者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一个道理,然後作为自己现实中行事的原则。可问题是故事就是故事,用虚假丶漏洞颇多的故事,根本无法对应真实的丶复杂的丶充满多种可能与意外的现实生活。

这,就是这类道德困境故事最具欺骗性的地方。

比如你刚才讲的这个故事,它与大多数同理故事一样,选择非甲即乙。甲丶同意绑架女施主送富户;乙丶不同意,则坐等村中人被饿死。没有其他选项。而每一个选择的结果也是极端且固定的,选甲则一定可以救一村子的人,选乙则一定等同於坐视村民继续饿死。乃至於故事里绝对不会允许村民通过其他方式获救甚至提前死绝。一定要饿着丶吊着,然後等着僧人做出这个至关重要的决定。

但现实里哪有这麽多非此即彼?又哪有这麽多极端绝对?即便偶然真有这样的例子发生,那也是在现实具体的条件下,做出的现实具体的选择,并不具有广泛推论与普遍适用的意义。

就比如你口口声说你‘有些违律’是为了‘法的长远大局’,可真的是这样吗?你只有那一项选择吗?选了那项之後,长远大局便真的可以实现?而实现了的长远大局,又一定是好的吗?”

刘寅神色微动,没有做声。

王扬继续道:“按照你所谓的‘大局’思路,那我也可以说,违律和为了法的长远大局,本身就是矛盾的。因为每一次违律都在破坏法的基石,法制之坏,如千里之堤,溃於蚁穴,这不是也是对大局的破坏吗?”

“你这是空谈!”刘寅立刻反驳道。

“我起於寒门,家中贫苦,做县吏十五年才做到郡功曹,见了太多我看不惯又无力管的事。我虽不违律,但也不能行律。想要行律,只有向上爬,爬到高位!

这期间虽然会做一些违心违律的事,但这是必不可少的代价!

我现在做太守,做长史,可以肃一郡一州之法,等我做到更高的官,便能行更大的法!

你空谈道德,固然容易,但真正做事的是我!你有什麽资格指责我?”

王扬摇头:

“又是代价,一提代价就是牺牲别人,杀别人灭口是你的代价,违法害我也在你的代价之内,这就是我特别讨厌所谓大局的原因。

因为大局都是虚幻的,是未来时的,是不明确的。就像你说你未来能更好的行法,真的如此吗?如何能确定?万一你未来变心了呢?万一根本没有你所说的未来呢?万一你做了更大的官,但又因为另一个所谓‘大局’而继续违律违心呢?

大局是遥远而模糊的,小局是当下且既定的,为了那个看不清的大局要牺牲多少小局小家?一百?一千?一万?还是几十万几百万?

大局?多少罪恶假大局之名行事!

行大恶者从来不会公开宣称自己要行恶,或许他们本身的意图也不是要行大恶,但恰恰是为了所谓的大局而不断牺牲小局,积少成多,聚沙成山,最後愕然发现,大局尚未达成,而大祸已然酿就!

好心可以办坏事,善意也可以做恶事,不少大难的出现,起始缘由,都是有人想行大善!

底线一旦失去,就会不断地突破下限。

原则一旦失守,就会不停地丢弃准则。

你现在是长史,违心违律,行起恶来,为害已经不小。

等你再往上升,权更高,势更强,再违心违律,为害就会深!为祸也就更大!

你说为了法的长远大局,我倒而觉得,说不定到时,法的大局反而会变得更坏。

因为我以为,大局是由小局组成的;而大局的意义,也正在这些小局身上。

正如一个个升斗小民是小局,而天下是大局一样。

今若有人声言为天下而虐小民,则坏天下者必此人!以其言行矛盾,背道而驰也!

长史如今为法而违律,岂不也是同样的矛盾,同样的背道而驰?

至於你说我空谈道德,那也未必。

我现在拒绝你的威逼利诱,不正是在践行我之所言吗?

只是我现在选的这条路不易行......”

王扬说到这儿,深深地看了刘寅一眼:“而你当初选的那条路,更容易走罢了。”

——————

没改完,停一天。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