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冒姓琅琊 > 第311章 以为然否

冒姓琅琊 第311章 以为然否

簡繁轉換
作者:东周公子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5 16:29:14 来源:源1

第311章以为然否(第1/2页)

萧宝月第一反应都不是生气,或者说还来不及生气。她的第一反应是——

他怎么敢?

这是南蛮部酋,可不像北朝鲜卑那样,又是家大业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要讲大国气度和体统。蛮人要是不管不顾,发起狠来,管他什么使臣不使臣的!自东汉以来,南蛮作乱的还少了?现在帐内是蛮卫,帐外是蛮军,相当于完全受制于南蛮之手,说话硬气些可以,但直接以开战相激,就不怕蛮人豁出去把他剁了?汶阳部能全力护他?别说他是假使臣,就是真使臣也不敢这么干啊,他怎么敢......

(当时使用北朝、东汉两词的注前文写过,不赘)

不过也是,他贼胆泼天,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

王扬倒也不是什么都敢。起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不会贸然用命去莽。

首先,萧宝月并不知道王扬在汶阳部混得风生水起,对于汶阳部来说,他已经远不是一个外来使臣的身份了。其次,王扬这番应对看似即答即出,实则是根据形势,谋定后动。

他已看出勒罗罗和昂他表面上一个比一个狠,但其实是色厉内荏,各有所忌。

两人要是真想打,直接结束谈判,不声不响间把绸缎一送,拉武宁蛮出兵,下狠手打就完了,何必在这儿赌咒发誓地口头比拼?他们这根本不是要拼什么你死我活,而是在试探底线,想靠气势逼对方露怯退缩。

所以别看昂他表现得嚣张凶悍,其实不过纸老虎而已。

纸老虎的特点是什么?你若畏缩退让,它便张牙舞爪;你若一往无前地戳上去,它反倒泄了气。

在与汶阳蛮对峙的当口,永宁蛮绝对不想与朝廷为敌,更何况他们还舍不得荆州的绸缎贸易。而汶阳蛮没有绸缎,要对抗永宁蛮,唯一的倚仗就在王扬身上,而部族之前途,亦在王扬之手,一旦有事,必保王扬。

一边是对面不敢翻脸,一边是即便翻脸也有人力挺,这才是王扬敢在客场的情况下强压永宁蛮的底气所在。

而逼萧宝月站队,一增自方之威,二孤昂他之势,三削萧宝月之援,四挑萧蛮之盟,随手为之,一箭四雕,雕得萧宝月是措手不及,进退维谷。

萧宝月心中恨极了王扬,却又不能公开站到蛮人一边。何况她之所以能为永宁蛮上宾,一是因为绸缎生意,二也是因为她背后是荆州,是大齐。若大齐真压不住永宁蛮,她在蛮族中的地位也势必下降。所以敲打一下昂他,她心里也乐见其成,可她又实在不甘心被王扬如此戏耍利用,想了想道:

“厚曾久居荒徼,不知我朝礼仪,又在盛怒之中,一时失言,说话冲了些,绝非有意辱没大齐国体,更非是与大齐开战之意......是吧?”

萧宝月看向昂他。

昂他只觉这对狗男女在这儿一压一抚,一逼一劝!很有种被联手套路的感觉。可巴东王手里捏着绸缎生意,这女人又代表巴东王而来,她的面子不能不给。再说他现在也得罪不起汉廷,以前大不了拼着家底不要,翻脸后躲深山里藏着,可现在汶阳蛮若趁机发难,就是一内一外,腹背受敌,此实非智者所为。

但要让他就此低头,却也不愿,只恐被王扬捏住七寸,得寸进尺。若单是王扬也就罢了,他最担心的就是汶阳部和王扬做成一处,逼他就范......

“我当然没有什么要开战的意思,只是这毕竟是我们蛮族内部事务,汉使为客,旁听见证自然无妨,但要伸手来断我们的是非......嘿嘿。”

昂他嘴角撇出一抹桀骜,满脸的野性不驯:

“我们蛮部虽不如汉强,却也不会任人拿捏!自来山鹰不插手狐兔争窝,猛虎不干涉狼群夺食,汉使还是安坐一旁,免开尊口得好。汉使不见萧贵人之前一直都没说话吗?这才是做客人的本分!”

昂他也是随机应变,他原本请萧宝月来就是要在谈判中获得优势,现在见萧宝月势不敌王扬,便立马换了种说辞。

萧宝月本就无心管两个蛮部打来打去的破事儿,她假扮巴东王使者来蛮,为的就是拿到巴东王通蛮的实证。现在已经得手,本应该离蛮回京,可昂他却死活不放人,苦请萧宝月多留一天,助他拿住汶阳部。萧宝月为尽早脱身,同时也为免昂他起疑,这才有了今日之行。本想以假身份压一下汶阳蛮,手到擒来,没想到对方也请来个假使者!假的身份居然还比她高,真是有苦说不出......

现在一听昂他踩王扬,萧宝月立即跟踩: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使臣之职,在通王命、睦比邻,蛮部事务,当由其自断,非外人所宜置喙。今你我二人寄身客位,岂有越俎代庖之理?王公子方才说什么‘锦缎不够,拿地来凑’,实在有逾使职本分,不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知王公子以为然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1章以为然否(第2/2页)

萧宝月沉静发问,语气和之前王扬问“不知萧娘子以为然否”如出一辙。

虽然怼了王扬,心中快意,不过她还真不是只为出气,更重要是拉一下昂他,示意两人是一边的,弥补一下王扬刚才逼她表态给昂他造成的负面观感。不说她已经计划好的后手要借昂他之力,就说只要身在蛮中一刻,还是需要昂他庇护的。

王扬早要引昂他拿“插手蛮部事务”说事,以此制造突然感,增加他抛出信息的冲击力,这样更容易使对手在心理上落于下风,现在小登自己跟着跳出来,正好一起收拾了。

他展开折扇,向萧宝月微微笑道:

“我以为不然。我之所以插手,恰恰是因为使职本分所系,不得不如此尔。之前我劝你不要纠缠旧——”

“谁纠缠——”

萧宝月声音高了八度,差点原地爆发!

刚出口又强行忍住,运气不已。只是一张俏脸含怒,蹙远山之黛,恨凝秋水;半幅罗裳起伏,掩鲛绡之袖,怨结秋霜。

王扬笑道:“我纠缠,我劝我自己不要纠缠旧怨......”

萧宝月看着王扬灿烂的笑容,恨不得天上立即飞下来一根大槊给王扬直接钉在当场!

可惜天不遂人愿,没有天降神槊,王扬的声音还在继续:

“当时我说:你我是宾,两位君长是主,我们不要宣宾夺主。这本是一句客套话,却没想到厚曾和萧娘子都当真了——”

昂他猜王扬要以言辞狡辩,哼了一声打断道:“你不是宾,难道是主不成?”

王扬摇扇,笑意轻轻漾开:

“当然是主。汶阳部已决意归附我大齐,隶于天朝,附为王土,我身为大齐使臣,代天巡狩,监临属地,你说我是不是主?”

睡榻滚惊雷,静湖投巨石!

永宁部一侧,昂他、萧宝月等人都大惊失色!就连一向表情稳得住的怜三都瞪大了眼睛!只有心一淡定如常:归附就归附呗,咋的了?

萧宝月不是心一,她知道蛮部归附可不是小事,当年天子即位,想凑个“殊俗慕义,重译来款”(自汉以来皇帝正统的合法性之一,要四夷来朝),何等艰难!南蛮方面愣是凑不出来,最后以溪人族长代替了事。汶阳部乃荆蛮六大部之一,竟然就这么归附了?!

她听过王扬的定蛮之论,甚觉高明,但这种事是需要朝廷周密配合的!你一个使团随员,一无节,二无诏,三无钱,四无兵,怎么就让汶阳部归附了?!

萧宝月自己是做事的人,她当然知道,策论再高,和施行也是两回事。想让蛮人接受,可不是张嘴说“你只要同意归附,我就给你开蛮路”那么简单。天下事要是都这么简单那就没难事了。这其中涉及的博弈交锋,利害纠缠,堪比刀尖上起舞。

一刻失算,便可能再无寸进;一言不合,兴许就再也说不上话。就算谈入了正轨,但只要被人拿住一处,或者是一个瞧你不起,说不定就导致前功尽弃!更何况柳憕还在他们手上!

汶阳部绑了人要赎金,结果赎金没到,绑人的反倒先降了,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关于这点,勒罗罗也反复思考过)

萧宝月又惊又懵,如堕云雾;昂他又怒又惮,如跌谷底。

王扬则先投石入谷:

“厚曾说得好,山鹰不插手狐兔争窝,猛虎不干涉狼群夺食。可这窝如果就在鹰巢之下,狼又分认虎为主的狼,和不认虎为主的狼。那鹰岂能坐视不理?虎又怎能不闻不问?”

随即又一箭穿云:

“萧娘子说得也很好。使臣之职,在通王命、睦比邻。今王命有责,比邻不睦,我也只好管上一管。萧娘子方才说什么‘蛮部事务,当由其自断’,实在有逾使职本分。不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知萧娘子以为然否?”

昂他,萧宝月各中回旋镖,双双失色......

——————

注:自汉以来至于中古,皇帝从来非一家一族之皇帝,而为天下共主。四夷不管是否宾服,在“天下”的正统结构里一直拥有不可或缺的位置,比如在皇帝继位的礼制文辞中,四夷八蛮贡献方物已成惯用程式,典型的像“辫发左衽之酋,款关请吏;木衣卉服之长,航海来庭”(宋顺帝《禅位齐王诏》),这类程式用以表现“正朔所暨,咸服声教”(宋武帝《即皇帝位策》)。关于此点,胡鸿的《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一书阐释得很好,可参。而这种天下意识,也是我国几千年来苍黄翻覆,却总能百川归海、重归一统的原因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