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 第789章 【欠一更,明早更】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789章 【欠一更,明早更】

簡繁轉換
作者:天命帝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5 03:47:41 来源:源1

第789章【欠一更,明早更】(第1/2页)

【欠一更,明早更】

【欠一更,明早更】

【欠一更,明早更】

【欠一更,明早更】

【欠一更,明早更】

................................

公孙度(?—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中国东汉末年辽东太守,三国时期辽东割据政权开创者。[22]公孙度少时随父居玄菟郡,任为郡吏,建宁二年(169年),任尚书郎,迁冀州刺史,后被免官。中平六年(189年),经同乡中郎将徐荣推荐,任为辽东太守。[4][21]公孙度到任后,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令行政通。公孙度在辽东立足后,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并嫁女与夫余国王尉仇台,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曹操表荐公孙度任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建安九年(204年),公孙度因病而逝。[22]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得辽东地区获得了暂时的安宁,并推动了当地生产技术和封建文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辽东地区“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颇具治平之象。与此同时,中原动荡,战乱不已,中原人士多避难于辽东。

公孙度是辽东襄平人,父亲公孙延因逃避郡吏追捕而逃到玄菟郡,公孙度后来做了玄菟郡吏。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公孙豹年方十八岁就夭折了,公孙度少时也叫公孙豹,又与公孙琙的儿子年龄相仿,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很喜爱他,送他去学习,并为他娶了妻。[1]建宁二年(169年),朝廷下诏推举有道之士,公孙度与东郡谢弼、东海陈敦一起被举荐担任尚书郎(后汉书为郎中)[2],后来又升任为冀州刺史,但因谣言,旋即被罢免。中平六年(189年),因同乡徐荣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他推荐公孙度做了辽东太守。(《三国志》后文称公孙度“始度以中平六年据辽东”,则其担任辽东太守为中平六年之事)

因为公孙度是从玄菟郡的小官吏发迹的,所以辽东郡的人都很瞧不起他。在这之前,辽东属国的公孙昭为镇守襄平的县令,他让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担任伍长。公孙度一上任,就将公孙昭抓了起来,在襄平市中将其鞭打而死。郡中豪门望族如田韶等家,只因在平时的来往上对公孙度没有恩惠,就都被他找借口杀了,被他如此诛灭的豪族有一百多家,郡中人个个惊恐万状,这是施威于内

对外他则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馀国王尉仇台更是主动成为辽东的附属,而公孙度也因为夫馀在当时强盛的高句丽和鲜卑之间,将自己的宗族之女(《隋书》记载为公孙度之女[6])嫁给了仇台。据《后汉书》记载,高句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公孙度曾担任玄菟郡佐吏熟知高句丽虚实,公孙度在取得辽东郡后东伐高句丽,是役之后,高句丽听从辽东调遣。[7]在公孙度扩张海东期间,高句丽王伯固畏惧公孙度的威名,在公孙度讨伐富山贼时亦派遣大加(大加为高句丽官名)优居、主簿然人等相助。[8]之后公孙度更是东征高句骊,西征乌丸,威震海外。[9]当时中原大乱,中原人士多避难于辽东,其中亦有管宁、邴原、王烈、太史慈等知名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89章【欠一更,明早更】(第2/2页)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原人士避乱者多归,北海管宁、邴原、王烈都去辽东依靠他,在他治下“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11]

公孙度初平元年(190年),公孙度得知中原一带正处于动乱之中,便对他亲信部下柳毅、阳仪说:“汉皇室将要覆灭,我到了与各位商量图谋王位的时候了。”[12]当时襄平县延里祀社神的地方长了一块大石头,长一丈多,下面有三块小石头做它的足。有人对公孙度说:“这块石头的形状与汉宣帝的冠石相似,它所在的延里,又与你父亲的名字相同。社是祀土地神的地方,表明您应该拥有天下的土地,而有三公作为辅佐。”公孙度更加高兴。原河内太守李敏,在郡中知名度很高,公孙度想要强行征辟他[13],但他又不喜欢公孙度的所作所为,又惟恐公孙度加害自己,于是带领全家迁居到了一处海岛。公孙度得知后,大为恼怒,掘开李敏父亲的坟墓,打开棺材焚烧尸体,又诛灭了李氏宗族。

公孙度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渡海收取东莱各县,设营州刺史;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军队,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曹操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干什么啊!”将印绶藏于武器库中。

建安九年(204年),公孙度去世,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将永宁乡侯封给了弟弟公孙恭。

汉末天下大乱,名士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16]名士邴原避居辽东,与同郡的刘政都具有勇略雄气。公孙度忌惮刘政,于是收捕刘政家人,刘政逃跑。公孙度发布公告给各县说:“敢藏匿刘政的与刘政同罪。”刘政走投无路,投靠邴原。邴原将刘政藏匿了一个多月,当时东莱人太史慈准备回家,邴原把刘政托付给他。然后去向公孙度说:“将军之前要杀刘政,是因为担心他会成为您的祸害,现在刘政已经逃跑了,您的祸害不就不存在了吗?”公孙度说:“你说的不错。”邴原又说:“您忌惮刘政,是因为他有智谋。现在刘政已经被免职了,他的智谋无用武之地,您何必再拘捕他呢?不如赦免他吧,以此来平息众怒。”公孙度听从了他的劝告,邴原这才出钱送刘政回到老家。[17]而邴原本人也受到了公孙度的厚待,但是在中原安宁,邴原想回中原之时却也遭到了公孙度的禁足。[18]名士王烈避乱辽东,公孙度以兄弟之礼相待,向他咨询政事,后来更想让他担任长史,而王烈以自己是个商人为由拒绝了任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