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1008章 真正的目的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1008章 真正的目的

簡繁轉換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9 11:54: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008章真正的目的

他把话接过来:“对对对,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干脆去看看这几台正在进行试验的机器,把会场也搬到那边去,我们来个现场办公!”

对于这个要求,三分厂的同志们欣然应允,你们都不怕吵,那我们还怕什么。

几分钟之后,一群同志站在三分厂的机械车间里,双眼放光的看着正在轰隆作响的几台试验机。

“真的能行,真的能行!”如果说十七机部自己人对于这些意味着什么还不是很清楚的话,那已经“眼见为实”,放下所有担心的十三机部科技司司长,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这年头的奔驰,那是真的以技术为先,人家高级轿车的动力也绝对高级,不像几十年后那颇为一言难尽的样子。

能有和他们最顶级的高级轿车同等技术水平的发动机,这意味着我们能做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比如,这台发动机在经助会国家里,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毕竟老毛子自己的汽车发动机都只能敬陪末座。

听说外商部现在和老毛子以及经助会国家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看来我们十三机部也能在里面获得自己的一片舞台了!

这其实也是高振东的心思,老毛子的汽车几十年如一日的烂,看看都把后来那位热爱飙车的勋宗给逼成什么样儿了,我们的同志在这台发动机的基础上做好工作,绝对是能大有作为的。

他看着两台轰隆作响的发动机,那震耳的声音在他耳朵里完全不觉得吵闹,反而是最为美妙的天籁一般,如此的悦耳动听。

“平稳,太平稳了……”在高振东眼里看起来抖得不行的发动机,在他眼里却是无比的平稳,这话说得高振东都不好意思了。

看着旁边显示屏上的试验持续时间,十三机部科技司司长眼里全是喜悦,别说相比国产发动机大幅提升的参数,就这连续运行时间,就已经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130小时啊,长!真长!”

这个高振东倒是知道,他听长辈说过,老早以前的解放大卡,各个司机都是修理工,车在路上坏了,拖一个工具箱出来,几个小时乃至一天把它修好继续上路。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严重故障。

130小时,都快赶上老毛子r11涡喷发动机的大修时间了。

大家在这里停留下来,饶有兴致的看着搞交变负荷试验的同志操作进行试验。

和额定功率连续运行不同的是,交变负荷试验是要在试验过程中调整负荷的。这个发动机现在也没有正式生产,在高振东之前,也没有人考虑要搞这个事情,所以自动化的交变负荷测试设备是没有的。

在这里的同志,都是按照高振东的要求,在手工控制发动机的负荷。

“这里的同志,已经三班倒的在这里连续工作很多天了,他们的工作就是及时调整负荷。”机械科的同志向领导们介绍道。

“嗯,看来你们的可靠性测试很严谨啊。”部总工对此很是满意,要说十七机部哪里的高科技味道最浓,毫无疑问就是高振东这里,不只是技术,还有他们的研究制度和流程,以及具体的执行。

“这都是高总工给我们定下的计划,我们只是执行而已。”

“能把你们的测试计划给我们看看嘛?”十三机部科技司司长问道。

等他接过试验计划,看了几眼就抬起头来,看向高振东:“高总工,你们准备把这两台发动机测试到报废?”

“是的,我们这不是生产后的质量抽检,而是研究过程中的试验,我们还是想把数据掌握得更全面一些,不止这一批,我们第二批发动机造出来以后,也要这么搞,包括冷热冲击测试在内。至少有三批以上的测试数据做支撑了,那就说明这个发动机是真的搞好了。”高振东全面介绍了自己的测试计划。

“你这个计划可以让我带回去么?我看这里面的测试项目,都是针对汽车发动机的,对我们的其他发动机的可靠性等测试非常有意义。”十三机部的同志是识货的,这本来就是几十年后的汽车发动机耐久性可靠性测试标准里抽出来的。

“没问题,回头我发一份邮件给你。”高振东笑道,自己还真没注意到,这东西也是能推广的。

同志们就在试验场看着这几台发动机轰鸣了半个小时,高振东道:“走吧,我们还是回会场去,这里声音太大,不方便交流。”

应该是感觉到自己一行人在这里会影响到这里的同志们工作,部总工点点头:“走吧,我们回会场去。”

回到会场刚一坐下,十三机部的同志就迫不及待的问高振东。

“振东同志,你搞这个发动机,是准备用在什么地方?”

高振东有些奇怪的看着他:“这东西用在什么地方,那是你们的事情啊,我就负责把它搞出来,怎么用、怎么改那是你们使用单位的事情。”

部总工噗嗤的一声笑了出来,高振东这管杀不管埋的劲儿又出来了。

“你的意思是准备把这个技术转移给我们?”十一、十三这边的同志都懵了,这么大个馅饼,就这么直勾勾的砸自己头上了?

十七机部的总工笑道:“是这样,我们振东同志工作比较忙,像这类工作,他都是播下种子,就把技术转移到更能发挥作用的单位去,类似的课题,在他这里不少,在很多个部委都有。”

如果别人说这件事,可能十一、十三两个部委会觉得在开玩笑,这么大的事情,你定得了?但是这是人家部总工,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的那种。

两个部委大喜过望:“那就太感谢十七机部、感谢高总工了,我们一定把这个技术用好,造福群众。”

高振东这才轻咳一声:“不过这个技术的后续使用和改进方面,我倒是有些建议,只是个人建议。”

“您说,您说。”科技司司长甚至和这位与自己同级别的同志都用上了敬语,主要是人家这事儿办得,那叫一个大公无私。

不止他个人,还有十七机部都是这样,一心为公。

十七机部:也没有了,主要是习惯了。

“首先是这个发动机的改进,在这个发动机的设计上,我已经尽量采用了模块化结构,也就是说,发动机的基本结构除了正时系统等附件外,发动机的核心——汽缸是单缸为单位的。”高振东笑道。

作为十三机部科技司的司长,对方马上就听懂了他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这个发动机增减缸数很容易?”

“对,我建议后续工作中,这台发动机可以改变点火角,减一缸变1.5三缸,或者加两缸变3.0的6缸,当然,l3发动机有点抖,l6发动机有点长,这可能是它们的缺陷。”

l4变l3这种事情,几十年后在国内卖l3的合资厂这么干的可不少。

至于l3做得不好会抖,高振东知道,不过这年头明显不是考虑抖动的时候,而是怎么把这个经过后世国内多个厂家、多个型号、多年验证的发动机,给利用到极致。

再说了,l3的抖,在这年头的同志们看来估计都不是个事儿。

果然,十一机部的副领导笑了起来:“不抖不抖,不长不长。”看l4的那个运行状态,l3的又能抖到哪里去。

只要这件事情能实现,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汽车工业有了一套从1.5到3.0的全套先进发动机,足以在小型汽车方面,应对所有的可能性。

人家奔驰的220s用的不也就是个2.2升发动机嘛。

十三机部科技司司长也点头赞同:“对对对,这能抖到哪里去。长度也正好,大不了把车头做长一点嘛。听说旗佬的高级轿车,都是长头长尾,长得跟条船似的。”旗佬的汽车审美,在这年头其实有点一言难尽。

既然你们都不在意,那我更不在意了。

高振东道:“至于使用,我的想法其实是两条路,内销外贸。”

科技司司长一拍大腿:“对啊,你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这东西在经助会国家里,简直就是大爷,你们知道的,北方老大哥的这类东西,其实也挺一般的,我觉得有门儿。”

高振东点点头:“对,我就是这么想的,而且,汽车工业如果能做起来,是能消化掉大量闲散人口的,这是一条极长的产业链,需要大量的劳动群众参与进去。”

这才是他搞这个看起来不算断崖式领先、有些浪费机会的汽车发动机的真正目的——能消化掉不少劳动人口。

在这方面,多少新技术都比不上这玩意,而且这是在石油危机之前,汽车有一段大发展,就算是石油危机对于老毛子为首的经助会国家来说,其实也不是太大问题,老毛子反而因此发了一大笔财,要不然勋多多也没法搞百亿补贴。

他这句话一说出来,司长以上级别的同志心里就是一惊。

十七机部总工更是欣慰不已,振东同志做事情,果然眼光长远,能看到普通技术人员看不到的方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