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1353章 不爽的娄守行(5k)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1353章 不爽的娄守行(5k)

簡繁轉換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7 03:43:06 来源:源1

当这种事情已经逐渐成为日常的时候,在内外各方之间,也就不再产生什么特别的涟漪,日子总得照常过,一个岛也是岛,好歹还是展示了存在的。对于和平岛上的人们来说,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这一切从根子上来说...

“那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战-7的后续升级问题?”一位来自空军装备部的同志突然插话,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现在PD-63雷达的表现确实惊艳,但未来战场环境只会更加复杂,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现有水平。”

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微一滞,这个问题确实切中要害。战-7作为新一代主力战斗机,其雷达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升级空间,否则很快就会被技术更先进的对手甩在身后。

雷达所总工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我们已经在规划PD-63的升级路径,特别是在信号处理模块和软件架构方面,预留了较大的扩展余地。不过,这也涉及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雷达系统,是否应该向模块化方向发展?”

“模块化?”几位技术专家对视一眼,这个概念在当时还属于前沿领域。

“是的。”总工翻开手中的技术资料,“模块化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将雷达的不同功能模块进行标准化,便于快速更换和升级。这样不仅能够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还能根据任务需求灵活配置系统。”

低振东听得连连点头,心中暗自赞叹。模块化雷达在后世已经是主流设计,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提出这样的构想,无疑具有极大的前瞻性。

“不过,这需要我们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总工继续说道,“首先是高速数据传输总线,其次是模块间的协同算法,还有最关键的??功耗和散热问题。”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设想虽然美好,但要真正实现,难度极高。

“这个问题,我可以帮忙。”低振东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我在微电子和信号处理方面有一些积累,可以协助你们设计模块化雷达的核心架构。”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震。低振东的技术能力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但他很少亲自参与具体项目,如今愿意出手,无疑是一个重大信号。

“太好了!”总工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如果能有您的支持,模块化雷达的研发进程至少可以提前两年。”

“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低振东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我希望这个项目能作为国家重点工程推进,优先调配资源,并且开放部分军用技术用于民用领域,促进整个电子工业的发展。”

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低振东的提议,实际上是在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这在当时还属于极为大胆的设想。

防工委的领导沉思片刻,缓缓点头:“这个提议值得考虑。军民融合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能在雷达技术上实现突破,不仅能提升国防实力,还能带动整个电子产业链的升级。”

“那就这么定了。”低振东站起身,语气坚定,“我会尽快组建一个技术团队,专门负责模块化雷达的设计工作。同时,我也希望雷达所的同志们能积极配合,尤其是在系统集成和测试方面。”

总工立刻起身表态:“我们一定全力配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会议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原本的验收会,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个新项目的启动会。

“对了。”低振东忽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空军代表,“关于战-7的对地攻击能力,你们有没有具体的需求?”

“当然有。”空军代表立刻拿出一份文件,“我们希望战-7在未来能够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特别是在对抗敌方防空系统方面,能有更强的作战效能。”

“明白了。”低振东接过文件,快速翻阅,“我会让团队在雷达系统中预留对地攻击模式的接口,确保后续升级的兼容性。”

会议结束后,低振东走出会议室,迎面扑来的是初春的微风。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激情。

“振东,干得不错!”防工委领导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你这一出手,整个项目都活了。”

低振东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回到办公室,他立刻召集团队成员开会,开始部署模块化雷达的研发工作。与此同时,他还联系了几位在微电子领域颇有建树的老朋友,邀请他们加入项目组。

“这次,我们要做一件真正改变未来的事情。”低振东看着团队成员,眼神坚定。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的赌注。

而在遥远的北方,白熊家的会议室里,一群高官正围绕着一份来自南方的报告争论不休。

“南方人这次真是下了血本。”一位将军皱眉说道,“他们不仅在雷达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准备推动军民融合,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但他们的技术进步,对我们也有好处。”另一位官员冷静分析,“如果我们能借机引进部分先进技术,或许能在航天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问题是,他们愿意吗?”另一位将军冷笑道,“南方人向来精明,不会轻易让我们占便宜。”

“那就看我们怎么谈了。”负责人沉声道,“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否则未来几十年,我们都会被南方人甩在身后。”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每个人都意识到,这场技术竞赛,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在南方,低振东正站在实验室的窗前,看着窗外忙碌的工程师们,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未来的世界,将因这场技术革命而改变。而他,也将在这场变革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振东同志,关于模块化雷达的研发,我有个想法。”总工凑过来,眼神里带着几分兴奋,“如果我们能将雷达的信号处理模块和发射模块分离,或许能实现更灵活的配置。”

低振东微微一怔,随即点头:“这个思路不错,但需要解决模块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问题。现有的电缆连接方式恐怕无法满足需求。”

“所以我想到了光导纤维。”总工压低声音,“您知道,我们在光通信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如果能把这项技术应用到雷达系统中,或许能解决传输带宽和延迟的问题。”

低振东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光纤通信在后世已经是成熟技术,但在当前环境下,确实是个极具前瞻性的设想。

“这个方向值得尝试。”低振东沉思片刻,“不过,光纤的抗干扰能力需要进一步验证,特别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

“我们已经在实验室环境下做过一些测试,结果还不错。”总工信心满满,“如果您同意,我们可以立即启动相关实验。”

“好,那就尽快安排。”低振东点头,“我会让团队配合你们,尽快拿出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

会议结束后,低振东回到办公室,开始着手组织技术团队。他首先联系了几位在光通信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邀请他们加入项目组。

“振东,你这次真是要搞大动作啊。”一位老朋友在电话里笑道,“模块化雷达加上光纤通信,这可是在挑战技术的极限。”

“极限才值得挑战。”低振东笑了笑,“我们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跑,是时候做点自己的东西了。”

挂断电话后,他打开电脑,开始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虽然他对光纤通信有一定了解,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必须尽快补上这一课。

与此同时,雷达所的实验室里,总工正带领团队进行光纤通信的初步测试。实验室内,一束束微弱的光信号在光纤中穿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远超预期。

“看来这个方向真的可行。”总工看着实验数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很快就能进入系统集成阶段。”

而在防工委的会议室里,领导们正在讨论模块化雷达的战略意义。

“这项技术一旦成功,不仅会提升空军的作战能力,还会带动整个电子工业的发展。”一位领导兴奋地说道,“军民融合,这才是真正的出路。”

“但也要注意技术保密。”另一位领导提醒道,“模块化雷达的核心技术,必须严格控制,防止泄密。”

“这一点我同意。”防工委主任点头,“我们要在推进项目的同时,确保技术安全。”

会议结束后,主任亲自打电话给低振东:“振东同志,防工委全力支持你的项目,有任何需要,尽管提。”

“谢谢领导的信任。”低振东语气坚定,“我一定全力以赴,尽快拿出成果。”

挂断电话后,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场关乎未来的变革,而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