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952章 家电基地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952章 家电基地

簡繁轉換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9 11:54: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952章家电基地

高振东点点头:“那肯定,我遵照事实说话,呵呵。”

最大的事情很顺利,蜀省的同志也没忘记支线任务,短期内,这些支线任务可能比刚才非常顺利的主线任务见效更快。

“另外啊,我们知道,高总工你是多个行业的顶级专家,这一次来,也想请你顺便给我们蜀省的相关行业号个脉,开点方。”这回不敢说“你也知道”了,万一这位高总工又是一句“我不知道”回回来,他自己可能觉得理所当然毫无问题,可自己可能就噎得慌。

高振东笑道:“那可不敢当,言重了言重了。不过十七机部、十二机部的领导昨天也和我说过,有能帮助解决或者是搭把手的事情,一定要竭尽全力。”

蜀省的领导心下大定,人家把这两位抬出来,肯定是没有任何炫耀的成分,而是安自己一行人的心,放心吧,关心你们的人多得很,我也是。

“那就感谢高总工了。来,你们把各自的情况向高总工汇报汇报。”

他带到高振东这里来的,就两个行业,也是针对高振东最出名的两个,电子和冶金。

电子的问题,其实刚才几乎就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那就是整机的生产,这是重中之重。

“高总工好,我是蜀省轻工业部门的……”一名应该是蜀省轻工业方面负责电子的同志打开笔记本,拿出汇报工作的态势,一板一眼的向高振东做起了汇报。

听完之后,高振东想了一会儿,别人也没有打扰他。

半晌之后,他开口道:“我建议你们把一部分精力和资源,放在民用电子产品上,比如收音机,我看你们现在的主要产品,还是电子管收音机,而且厂家多,技术薄弱。在这方面,我的建议是你们要整合力量,研制符合西部地区特点的收音机,不一定要合成一个厂子,但是多个厂子合起来研制一种型号,大家一起生产,也是可以的嘛。电子管机有特色,但是必然会被半导体收音机淘汰。”

他们原本想的整机,是和计算机等有关的东西,但是民用电子产品这块,却没怎么考虑,高振东就是提醒他们这个事情。

川省的收音机,59年双庆倒是搞出来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最终的说法是因故没有生产。

这个“因故”,很大可能是技术指标落后。

“西部地区特点?”同志们可没想这么多。

“山高、谷深、信号差、电力不稳定,这些都是特点。甚至你们把输出接口做丰富一点,配件做多一点,能输出信号驱动村里的大喇叭,都是特点嘛。”高振东指点他们。

别说旁边的彩云、黔山全是山,就连蜀省自己,除了一个川蜀盆地之外也有大量的山。

“可是我们一个川省也用不了那么多收音机吧?”有同志有些疑惑。

“你们在西部的中心,辐射范围很广的,条件又好,还是可以搞一搞。另外,我只是用收音机做例子,不是说你们只做收音机。”

“而且你们和黔山紧邻,如果三线布局黔山真的作为电子元器件基地的话,你们在原材料方面就会获得更多的便利。”

“啊,那我明白了。”

高振东想了想,又指了指自己办公室里的一台显示器。

“而且,你们可以考虑生产这个。”

“计算机?”计算机的事情刚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嘛。

“不,电视机,包括彩电。”高振东笑了起来。

他可是知道,蜀省的彩电在后来也曾经是中流砥柱之一,虽然后来有点拉垮。

“电视机?彩电?那可是高级东西,我们生产得了?”原本的历史上,蜀省是在1970年才开始试制黑白电视机,1972年才投产,“榕城751”,这也是西南地区第一台电视。

而在62年底就考虑这个事情,蜀省的同志是万万没想到的,叫我去做电视?甚至还有彩电?开什么玩笑?

但是蜀省的领导却是反应飞快,这可是高总工你主动说的。

“真的?太好了,既然您也觉得这个事情合适,高总工,这个事情我们愿意去做。”

管他有没有条件,先答应下来再说啊,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过了这个村可能就没这个店了。

自己到十二机部提起这个事情,那也算是师出有名,咋滴,你们部里最好的电子专家说的,建议我们搞这个事情,可不是我胡勒勒异想天开。

高振东完全没有被当枪使的感觉,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有利于西部群众生活的提高,甚至还能走出去。蜀省具备西南乃至整个西部最好的教育、人口、土地、粮食等条件,作为一个大基地再合适不过,生产一点电视机辐射到四周,再好不过。

“估计你们也想在这方面能有些动作,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技术和资源。对吧?”高振东笑道。

“对对对,我们就是这个问题,的确是没技术,资源嘛,我们省里咬咬牙,挤一挤,还是能凑得出来。就是这个技术问题,没办法。这方面,还希望高总工能多多支持啊。”蜀省的领导笑道。

现在技术问题应该不是问题了,看看面前坐的是谁?他自己就算不掌握电视机的技术,但是他绝对能要得到。

高振东想了想,有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这样吧,你们先向上级和十二机部协调,想建立电视机生产企业。如果不行,只要你们自身资源足够,技术方面你们不用担心,再来找我。”

彩电技术还是他想办法提前搞回来的呢,这种纯纯的民用技术他想要给谁,十二机部那边绝对没意见。

他这话让蜀省的同志们意识到,高总工手上绝对有电视机的技术。

稳了!

“好,我们马上向上级和部里请求这个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来麻烦你。”他们知道,只要把“高振东同志建议”几个字写到申请建设电视机厂的报告上,这报告的分量就会重很多,再写上“自筹资源”的话,那成功率就很高了。

就算再差,保底还能来找高总工要技术。人家不是不愿意给,只是有些规矩是要遵守的。

蜀省的领导高兴得合不拢嘴,别看高总工可能不会虚与委蛇这一套,但东西人家是真给!

“至于电风扇、洗衣机这一类产品,我就不多说了,技术上比较简单,你们结合上级的指示和考虑,自行布局就可以。”从核心技术上来说,这两货除了电动机之外,就剩几个开关的问题,麻烦一点的就是一个机械定时开关,别的还真没啥。

“洗衣机?”同志们一脸懵逼,这东西费电费水,压根没想过。

“对啊,洗衣机。你们不知道?”

“听说过,但是具体的不知道!”回答非常干脆。

高振东对这些东西虽然耳熟能详,但是对历史却是不了解的,他压根没想到,我们建国后的第一台洗衣机,62年才在东北试制出来。

好吧,不知道就算了,这东西倒是没什么困难的,好办!

高振东顺手在自己办公室黑板上画了一个双缸洗衣机的草图。他也不知道的是,这玩意是小鬼子在60年代才发明出来的,现在有没有都两说。

但是这无所谓,这种小东西,对于高振东来说,就说是灵光一闪就完事儿。

“就是这东西,你们看啊,一个电动机分别带动两边的桶,大桶通过波轮搅动水洗衣服,小桶甩干,拧都不用拧。不过这东西要用到塑料,你们可能差点意思,得想办法。”

外壳和骨架可以用钢材没事儿,但是两个筒得用塑料最好。

“不差不差,我们有天然气化工厂,虽然大部分是用来生产化肥,但是整点儿塑料也不是不行。”说到这个,蜀省的领导可就不困了,细节他不知道,但是自己地盘上有些什么东西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想到这里,他转过身,招呼一位同志:“你马上回旅社,把搞化工的同志叫过来。”

高振东摇摇头:“不用不用,你们确定有就行。反正这东西简单,你们回去慢慢琢磨,最核心的东西都在这图上了。”

波轮双缸洗衣机主要的就是思路,至于定时、波轮换向、双筒驱动切换、双筒不同工况调速这些,都是搞机械的同志轻松就能解决的。

“没事儿没事儿,就算用不上,叫他等着也行。”蜀省的同志美滋滋的,就算这个事情用不上,也在外面等着,万一能用上呢?

看自己手下轻工业单位同志的反应就知道,这东西也许国外不稀奇,但是国内可稀罕。

“高总工,从你说的原理来看,这东西费电费水,老百姓怕是舍不得用吧。”有同志问道。

高振东点点头:“这有可能,但是你们不要把目光只放在国内嘛,你们要是真的试制成功了,找外商部的同志,他们有办法的。而且国内的宾馆什么的,也是需要一些这东西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