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白明微风轻尘 > 第1213章 郑平校尉,以及平城的由来

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白明微风轻尘 第1213章 郑平校尉,以及平城的由来

簡繁轉換
作者:十四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9 23:38: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213章郑平校尉,以及平城的由来

程主簿小心翼翼地站在门口。

刘尧启齿:“程大人,请进。”

程主簿走进来,毕恭毕敬地行礼:“殿下,一切收尾都处理完毕,只等粮食运来。”

“臣已拟好文书,送往庐泉各个地方,安抚各地,并要求他们严格推行救灾策略,切勿伤及百姓。”

“大将军带走的四名护卫,其中三名已平安归来,虽受了点伤,但都没有性命之忧。”

“……”

程主簿有条不紊地回禀事情进展情况。

事无巨细,大到安抚流民,推行赈灾策略。

小到白明微带去粮仓的,除了翎羽外的三名护卫,他都顾及到。

可以看出,他是个极为细心之人。

刘尧点头:“做得很好,没有任何疏漏之处。”

程主簿拱手,随即跪下请罪:“冯师爷死于微臣之手,还请殿下责罚。”

刘尧眉头微微蹙起。

俞剑凌双眼一眯,目泛冷光地看着他。

白瑜没有多言。

白明微开口询问:“程主簿,这是为何?”

程主簿解释:“城中粮食告罄,县令大人前往粮仓开仓放粮,粮仓那边出事后,师爷立即揽权,并且放流民入城。”

“下官当时就觉得很蹊跷,以往救灾很少有放流民入城的先例,因为流民是不确定因素,一旦暴/动便会危及无辜。”

“而且那批流民很不对劲,其中的男子占比挺多,这与目前庐泉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下官曾劝过冯师爷,但他觉得灾情之下多是男子活下来并无不妥,仍旧一意孤行,结果流民果真出了问题。”

“下官发现是冯师爷与他们里应外合,放流民进来也是计划之一,于是便在冯师爷意图拉拢下官入伙时,当机立断。”

“接着,下官又迅速控制了县丞等人的亲眷,用他们威胁各县吏听命于下官,这才堪堪控制住局势。”

“冯师爷……”白明微默然。

她想起,曹县令走的时候,仍在为老友惋惜。

没想到,叛徒竟是最亲近之人。

刘尧率先开口:“可知冯师爷叛变缘由?”

程主簿摇头:“时间紧迫,下官尚且未曾知晓其叛变缘由,请的殿下降罪。”

刘尧看向白明微。

白明微摇摇头。

她手中的确掌握江北各官员的派系及立场信息,但江北州十八个县,大大小小的官吏加起来数百人。

像县丞主簿之流,只是大概信息,没办法更加精确。

师爷一类的,更是不用说。

冯师爷叛变,也不是她早就掌握的。

这时,孟子昂开口:“这也不奇怪,师爷是县令自己的人,充当幕僚及助手的角色。”

“我若想收买县令,但县令又实在不容易被策反,那我便会从师爷下手。”

“只怕这师爷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归顺到别人麾下,成为别人投在庐泉的一粒棋子。”

“这不,棋子起作用了,关键时刻做了棋子该做的事情,还能有其他的什么缘由?”

孟子昂话说得清楚明白,程主簿有些尴尬。

这种敏/感的话题,他委实不该出现在此处。

但孟子昂说得也没错。

曹县令是个好官。

且先不说他的政绩如何,但他为官数十年里,一心为民这事,他是真真切切贯彻下去了。

想要收买他,的确不容易。

而师爷的背景往往复杂,不管冯师爷是元五后来收买的,还是直接安插进来的,都有可能。

既然人已经死了,这些缘由,已经不是重点。

这时,俞剑凌开口:“你说了这么多,尚未洗清自身的嫌疑。平时你不显山不露水的,关键时刻突然变得可靠,这事你该作何解释?”

程主簿开口,声音像是从过去传来:“三十五年前,惠帝还在世,下官曾有幸替白相磨墨。”

“那时江北发生旱灾,滴雨不下,田地皲裂,渴死的庄家和牲畜不计其数。”

“年轻的白相来到江北,一呆就是几个月,下官原本是驿站的杂役,被白相委以伺候笔墨重任,跟着白相习字。”

“灾情结束之后,下官便卖掉家中田地,去书院读书,后来被举荐,谋得一个书吏官职。”

“这数十年来,下官虽坐到主簿之位,却也安于处理文书,然而发生那样的情况,倘若是白相在此,他也一定会挺身而出的吧?”

俞剑凌闻言,他默了默,随即开口:

“程大人的话,叫我想起一个人。平城以前也叫归雁城,五十年前,北燕发起大规模的南侵。”

“羌城的守兵不敌,节节败退,一直退到平城后方——凉城,想要舍弃平城。”

“一名叫郑平的校尉带着五千将士负隅顽抗,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硬是扛了两个月零八日,最后力竭而亡。”

“我祖父率援军赶到时,郑校尉的遗体已经腐烂了,但依旧屹立在城墙之上,手中还握着东陵的旗帜。”

“城下敌军上万,却没有一人敢攻城,因为他们以为郑校尉还活着。”

“后来我祖父才知晓,郑校尉曾在刚入伍时,给我曾祖父牵过马,受过我曾祖父的影响。”

“只因为一个信念,年过半百郑校尉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东陵反败为胜的关键。”

“我祖父每次讲起这件事的时候,都忍不住唏嘘,说一个老人,在那种情况下,究竟是怎么撑到援军到达的呢?”

“直到我祖父去世,都想不明白其中缘由。后来为了纪念郑校尉,百姓将归雁城唤作平城,后正式更名。”

“现在很少有人提及归雁城这个名字了,但很多人都知道,平城的由来。”

说到这里,俞剑凌拱手,冲着程主簿深深拜下:“程大人,事前没有查清楚就怀疑您,请您见谅。”

白瑜打趣:“世子这心思说变就变,一会儿怀疑,一会儿又道歉的。”

俞剑凌反唇相讥:“我这是知错能改。”

程主簿接话:“殿下,微臣没有什么野心,一辈子也只想安分守己,但微臣亲眼见证过白相如何赈灾。”

“危急关头,微臣也想做出一直以来从不敢做的事情,虽情有可原,但违反国法,还请殿下依律责罚。”

刘尧一锤定音:“程大人临危不惧,救庐泉于水火,虽有违反国法之处,总的来说却功大于过,只奖不罚。”

程主簿恭敬地行了个礼:“多谢殿下。”

刘尧点点头:“程大人,你先下去吧,处理百姓的事要紧。”

程主簿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

待他走后,俞剑凌开口:“这位程大人,大智若愚,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今日殿下安抚流民之时,他的判断能力异于常人,而在事情发生之后,他也能迅速控制局势,可见其手腕。”

刘尧点头:“受到白相影响之人,天下何其之多,他适才的解释,也合情合理。”

“倘若他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委任其成为庐泉城代理县令,待本王去吏部过一遍文书,便可转正成为庐泉县令。”

白明微接话:“以程主簿的能力,的确担得县令一职,臣这就着手安排。”

刘尧应下:“大将军安排便是。”

说完,他便露出疲态。

几人见状,便起身准备告辞:“殿下好生养伤,我等告退。”

刘尧没有多言,只是看向白明微:“大将军,你留下。”

其余几人退了出去。

刘尧向心腹使了个眼色,心腹立即捧来几瓶药膏。

刘尧解释:“这是宫廷秘药,带回去,好好养伤。”

白明微意外刘尧的心细如发。

她已经尽量表现得正常了,但却还是被看出了端倪。

她接过药瓶,行礼谢恩:“多谢殿下。”

说完,她就要离去。

刘尧又叫住了她,欲言又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