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110、疾风骤雨(终)

快婿 110、疾风骤雨(终)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9 00:17:0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王,怎么办?”身边亲兵着急的问。

“转道去石羊怎么走?”农怀威压下心中所有疑问,努力镇定问周围人。

“从这往北五里有个村子,从那有条向东的路通向石羊县。”

“眼下转道去救石羊说不定还来得及。”

“安州那边的伏兵怎么办?没有援军他们寡不敌众。”

“可石羊那边有大量粮草。”

“分兵两路,分别向北向东.......”

众人议论纷纷,一时间让他心烦意乱,不知该如何处置。

南安前线的两千多人是军中精锐,石羊县囤积大量粮草.....

犹豫一会儿后他下定决心,他手下人马众多,但粮草却不多,特别经过三年的连年战争,到今年收上来的粮食越来越少。

西线七八万石原本有一半是准备沿庆水慢慢运到南安府的,又全被赵立宽抢了。

当下他们的粮草已经不多了。

“在前面转道,前往石羊县。”

“万一我们到了粮草都被北军捣毁.......”

“石羊县有五千人,就算周军倾巢而出,他们顶个几天不成问题。”农怀威道,五千人聚在一块可不得了,不是随便就能被消灭的。

传令兵得令,立即开始往前队跑。

农怀威深吸口气,只觉得局势似乎有些失控。

将城外敌军置之不顾,而是奔袭石羊,这一手他没想到。

和之前北军那种稳扎稳打的作风完全不同。

他突然想到一种可能,难道北军的主帅换了?

莫非.......

.......

战争的杀伤力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上升的。

在冷兵器时代,杀敌远没人们想的那么简单。

而且军队对抛射武器格外重视,两军交战无论是北方的辽军,中原的周军,西南的叛军,必定都是以弓弩为主。

用远程抛射武器尽量消耗敌人的兵力、体力、耐力,择机才进入近距离交锋阶段。

近战交锋也十分困难,双方严密的阵型加上盾牌能抵御大多数进攻。

弓弩的威力其实也很有限,加之弹道慢,容易受风等环境因素影响,杀伤效率是很低的。根本不可能出现后世那种机关枪一天放倒三万人,一场大战阵亡大几千万的逆天杀伤效率。

士兵的体能有限,接连的移动、进攻会快速消耗体力。

特别是前排穿着六七十斤重甲的士兵。

几乎相当于背着一个瘦弱些的女人不断移动,抵挡和挥动武器。

如果将领经验少,不断下令,频繁变更命令,很可能还没和敌人交战,先把自己的士兵累瘫了。

再则冷兵器战场上士兵的心理压力是极大的,轻易都能摧毁一名士兵。

远不是后世普遍远程交战,甚至看不到你杀了谁的战争可比。

轰炸机投弹瞬间杀死几百人,投弹手可能什么感觉都没有。

如果真让士兵面对面接连杀几十人,哀嚎求饶哭泣声,血腥的味道,残酷的场面近在咫尺,可能就心理崩溃了。

恐惧,焦虑,良心谴责,道德斗争,怜悯之心.......每个士兵都是活脱脱的人,只有极少数能做到如禽兽般冷血。

以过往的经验,赵立宽觉得这场数千人的战斗绝不是小战,可能难以分出胜负。

他只想借机偷袭石羊,并围点打援,利用骑兵打击来支援的援军。

可战斗自早上打响之后,并没像他想的那样。

先是叛军那边阵型组织散漫,开战后花了好一会儿才组织起基础的方阵,导致混乱中大量士兵还没正式开战就因缺乏掩护死于他们的弓弩。

之后双方开战,安州城外的空地上排兵布阵开始厮杀。

对方一上来就摆出个圆阵,刀盾在外,层层垒叠,长矛弓手在内,上来就准备固守。

赵立宽早明白他们的意图,对此并不奇怪。

立即令老罗率五百骑兵出城,越过战场继续往南搜寻。

他们这两千多人埋伏在这,后方必有补给基地,他们不可能每天都从花田县赶过来,时间上不允许。

半个多时辰后,老罗派人来回报,他们往南走了十几里发现贼兵营地,只有一百多人守营地,有上百营帐和众多车马粮食,他全给烧了。

赵立宽立即派人去阵前,把营地粮草营帐被烧的消息大声宣扬给叛军知道。

这时从安州这边看去,隐约能见南方山丘轮廓后的烟尘。

叛军阵型出现动摇。

双方战至中午,周军居然两次从正面和西面突入阵中,虽然都被迫退回来,但也看出叛军阵型已经摇摇欲坠。

赵立宽忍不住对身边钟剑屏道:“还以为他们多厉害的精锐,就该埋伏在安州城外。”

“可看着甲多少,确实是精锐。”

这点赵立宽也同意,打了这么多仗,他发现叛军着甲率普遍低于周军。

而在城外埋伏的这些两千多叛军着甲率很高,和周军禁军不相上下,应该是精锐才对,可怎么总觉得他们阵型不够严整,居中预备队支援阵线各处也往往不及时。

心里估算着石羊县的援军也快到了。

但见城下马铃作响,反而是石羊方面的快马先回来。

前后两匹马来到城下。

随后带来一颗还血淋淋的脑袋,又把送来战报。

石羊县的战斗也出乎意料。

叛军半路分兵,部分折返.......

这算什么操作?要么支援安州前线,要么退保自己的营地粮食。

这是模仿袁绍又救乌巢又增援前线的做法吗?

结果就是因兵力分散而被各个击破。

“这些叛军中了邪一样。”钟剑屏评价。

“管他们!”赵立宽敏锐察觉这是个机会,回头对传令兵说。“把余下骑兵都集结起来,我亲自去支援史超。”

“我去!”钟剑屏立即道:“大帅不能离开安州,万一之后诸将来请示怎么办?”

赵立宽觉得她说得好有道理,马上同意。

很快安州城外集结五营一千骑兵,在钟剑屏率领下出门不理会城前厮杀,越过战场向南面增援而去。

赵立宽不敢一次性投入太多兵力,大致也只有两千人与叛军相当。

是为防范随时可能到达的叛军援军。

这个数量刚好能在城头大量弓弩掩护下有序退回城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安州前的叛军已出现阵型松动现象。

他们还在苦苦支撑,是在等着援军。

可很快,侯景派来的斥候也回到安州,急匆匆汇报从花田那边来的援军在半道转向东面,去救援石羊。

赵立宽在脑子里飞快算着各部队到达的时间和位置。

很快意识到这是巨大战机!

随即穿过城墙走到后面,下令立即集结部队,往城外增兵。

早已经甲胄在身的诸将不解:“大帅,不是要防着叛军增援吗?”

“他们的援军到不了这,立即增兵。”

“派多少人?”

“还有多少。”

“三十五个营,一万四千多人。”

“派二十个营!”

“啊!”诸将惊呆了。

“将军,那可是八千多人。”

“五比一的兵力优势,老子不信他们能撑得过两天,速战速决!”赵立宽道。

诸将领命,立即去点兵了。

他已经算过,如果叛军改道去救石羊,再从石羊北上,最快也要明天晚上才能到达,实际可能是后天早上,除非他们不休息。

这个时间差就是他最好的机会!

很快,越过多的士兵涌出城门,将叛军里里外外围困数层。

等完全围定后,随即发起猛烈的进攻。

五比一的兵力,叛军越发难以支撑。

此时白日西斜,东南大道、田地间尘土飞扬,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向着城墙这边涌来,许多马匹上都挂着一两个领功的脑袋。

史超疾驰至城下,激动向他汇报:“大帅,石羊那边的援军全被杀溃了!

咱们先击败一批,钟将军领兵过去前后汇合又击溃余下那批,东南没没一个贼兵援军。”

“干得好!你们的功绩我都记下了。”

“大帅,咱们去搭把手!”史超激动指着城外战斗。

“不用,你们另有任务!”赵立宽指着西南通往花田县的大道。

“入城补充后沿着这条大道往南打,沿途遇到营寨补给站全部焚毁,不管打到哪,明天下午必须回来。”

听到这话,身边的官员将领都呆了:“大帅,还打啊?”

一时间居然有些分不清到我方劣势还是敌方劣势。

等史超,钟剑屏等上来,赵立宽向他们解释出击的原因。

叛军援军掉头去救石羊县去了。

听到这史超忍不住大笑:“原来如此!这样咱们再杀过去,说不定又能烧他们粮道。”

“就是这么想的,但不能深入,免得撞上后面的援军。”他嘱咐。

“嘿,这些贼兵杂种连吃屎都赶不上热乎!

那地方少说有上万石粮食,全被老子一把火烧了!等他们去能捞点谷灰去赛塞牙缝。”史超吐了口唾沫,铠甲上的血迹还没全干。

大伙早习惯这样的场面。

“没预料到五千人怎么败得这么快。”赵立宽说着倒是想起曹操火烧乌巢的事:“史将军固然神勇,他们自己内部说不定问题更大。

仗打三年,百万人口的自持力也该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说着他拍拍史超肩膀,目光又扫过他身后诸位指挥:“大家都辛苦了,你们今天立下大功,我会亲自为你们请功。

接下来的战还要打。

既发起进攻,就必须如疾风骤雨般片刻不歇,让敌人晕头转向难易顾及,就像打一条疯狗,把它遛起来才有更多的机会。

他们想打安州,我们就打石羊,他们去救石羊,咱们就绕回去断他们的粮道!”

“大帅这还真像是遛狗哩!”有人高声道。

大伙都笑起来,随后立即去领取补给,并且半数骑兵还换了马匹,随后再次出发。

......

到半天,天色渐暗,城外两千多叛军的圆阵终于在上万周军围攻下完全崩溃。

周军从四面八方攻破,冲入阵中。

经一天鏖战,叛军已到精疲力尽的地步,因兵力差距太大,几乎没有逃生的可能。

随着外围防线的崩溃,哀嚎遍野,在血色的夕阳下,战事变成了一边道的屠杀。

因为之前叛军把周军士兵头颅运到城外挑衅的事,周军士兵早已满腔怒火杀红了眼,没有任何手下留情,连投降也不管用。

哀嚎惨叫甚至在城头都听得清清楚楚。

尸体堆成一座不断向中间隆起的山,血水从山脚如溪流般涌出。

到最后几百人时,周军士兵的重装部队居然没法爬上尸山发起进攻,只能由四周的弓弩手完成收尾。

当天色全暗下后,战场上点起大量火把,城外将士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高呼胜利。

这么多天来的压抑,恐惧,屈辱,愤怒统统都发泄了出来,彷佛荒野大地与漫天星辰都在震动。

赵立宽站在城头,俯视着这一切,他能感受到士兵的斗志和胆气都回来了。

........

乘夜打扫战场后,孔方、慕容亭、田开荣等激动来汇报战况。

这次即便是最傲气的慕容亭也恭恭敬敬向他行礼。

汇报完战况后又向他请示,把城外那些将士的头颅带回城中安葬。

赵立宽知道这能鼓舞士气,但太危险。

那些首级在这种天气里,腐烂变异,细菌病毒滋生,运回城中很可能造成大军疾疫横生。

几万人的部队最怕的就是这个。

第一次朝廷出兵西南就是败在疾疫上,教训历历在目。

但不慎重处理也容易影响士气。

于是他亲自领五百士兵,带上松脂、鱼油、柴火出城,亲自点火焚化了那座首级小山,并高声告慰他们,自己已替他们报了大仇。

至于叛军尸体,他令带走武器盔甲后并没有动,这种费时费力的事交给叛军自己来处理。

当夜赵立宽只睡三个多生辰。

第二天一早,他立即命令全军重新开挖壕沟,铺设鹿砦拒马,建立羊马城。

这次他亲自重新规划这些防御工事,一一画好图纸。

经历昨天大战,将士们斗志昂扬,干活都手脚麻利。

到正午后,史超也率骑兵回来,每人的马上几乎都挂着几只鸡鸭,还有一群羊在队伍后面赶着。

放入城中后黑着眼圈激动向他汇报,他们沿着大道南下,接连捣毁十八个叛军的补给点,烧了两处粮仓。

还抢了三百多只羊,五千多只鸡鸭。

直到从山头上看到北上的叛军大部队才折返回来。

赵立宽高兴表示,全军吃肉!

将士们口耳相传,激动万分,更是士气高涨。

至此第一阶段战略的第二小步,打几场反击仗,让部队士气恢复也算达成。

这次如疾风骤雨般的反击,他们借鉴辽军战术,利用机动性挑着对面粮草和援兵打,斩杀叛军大约两千七八百,前后击溃七千左右部队。

更重要的是捣毁大量叛军后勤补给!

赵立宽相信,这次打击敌人只是战术上的胜利,因为叛军人很多。

但捣毁那么多粮食却是战略上的转机!

仗已经打了三年,他在西线前后缴获八万石,现在东线又被捣毁那么多,不信叛军还能粮草充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