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239、灯火下高楼(终)

快婿 239、灯火下高楼(终)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0 02:44:42 来源:源1

“这不可能!”

“他定是找人代写的!他就是一条狗,一条会听父皇话的狗,他哪来本事!

太傅桃李满天下,也没人有那样文采!”

卫王怒气冲冲将手里的纸撕得粉碎。

周围人都在三五成群低声称赞,声声入耳,如同魔音。

“上半阙入世,写尽人间繁华,下半阙出世,道尽沧桑。

“这倒与赵将军的经历相关了。”

“说来也是,年少有为,历经大风大浪。官家三品,广宅厚禄,赵将军谁人能比啊,写出这样的词也不见怪。”

“诸位何必想那么多,众里寻他千某度,赵殿师说不定就是少年风流,看上哪家姑娘了,哈哈哈哈。”

“不愧是高郡王的乘龙快婿!”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卫王越发愤恨:“我去跟父皇说,他肯定是哪里找人代写的!”

身边的叶谷以及从台上下来的帝师唐太傅连叫住。

“殿下,万事须看场合!”

“这又怎么了!他做的事还不让说吗!”卫王大怒,叶相公等不敢再说。

唐太傅看着,已有些失望失落。

人有没有本事是天生的,而且对于出身高贵,特别是卫王这样,就算没有一点本事,照样权势滔天,身份尊贵。

贵在有自知之明。

比如他,他知道自己只精通文章,没有做事的本事。

所以先帝在位时,他虽是先帝中意的心腹,却少有献策揽事,而是多向先帝推举能人。

说话多投其所好,讲求各处不得罪。

以至于无论是朝堂上主事的相公,乃至陛下都和他关系很好。

无论上下,或许不是深交,但没太多人对他有什么不满,也让他获得了作为太子老师的机会,才有从龙之功。

到当今天子登基后,他也明白自己没本事,子孙也没厉害的。

不能在天子那为子孙后代谋得高位,所以便找到卫王这。

期盼再复现一次自己当年的成功,让子孙搭上卫王的快船。

没想现在他却有些后怕了。

如今卫王最需要的就是自知之明,只要有自知之明,他的身份地位摆在那,明白自己的短处,避开或者交给手下人去做,无论如何也能隆登大宝。

可他偏偏没有自知之明。

无论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学都没有明确的认知,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容不得一点挫折。

实际上以他自己的能力,如果没有周围人吹捧作戏,一直哄着他,遇到挫败才是理所应当。

就像赵立宽的事,哪怕恨急了,稍忍他几年又如何?韩信还有胯下之辱,汉高祖还有白登之围。

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谁没有大屈辱,何况这点小事。

等风平浪静,直到登基继位,想收拾个殿前都指挥使岂不弹指之间。

可卫王就是忍不了,就像个从小被宠溺到大的孩子,要什么立即就要送到手里,否则就大哭大闹,大发雷霆。

他原本想的就是让弟子们各做诗词,挑选最好的送给卫王,令其择优选用。

没想到他居然一口气全送了上去。

大概是受郑王的刺激。

且不说郑王本就以才学见长,皇后的考题又是人尽皆知,人家早有准备,佳作颇多合情合理。

而卫王才学不多,怎么会一下子才思泉涌,佳作连连。

且各人文风不一,成色高低不等,送上去谁看不出这不是一人所为?

哪怕不是自己的做的,只送一篇上去也是儿子的孝道,能讨得皇后欢心,哪会管是不是亲笔。

结果他全送上去了,就是傻子也能看出非一人所为,这不是侮辱皇后陛下的智慧,怕他们看不出来?

难怪陛下生气。

他那时也是一脸诧异,万万没想到卫王会蠢到这种程度。

更没想到他慌乱之下毫无应对,竟一口推脱到自己身上。

当时他心里忽想到为楚霸王效命的曹无伤,只能硬着头皮担当罪责。

作为两朝老臣,他知道官场上绝没有退路一说。

他已经站在卫王那边,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他哪怕此刻与卫王切割,主动推脱回长安去。

万一郑王登基,会觉得他不是卫王的人吗?

自己觉得是没用的,何况他的女儿就嫁给了卫王,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所以连劝道:“殿下,此事不宜,皇后陛下图个高兴,何况有吴相公,诸多王公作见证,此去岂不是让所有人下不了台。

纵是赵立宽不知哪里抄来的,也该等事后单独与陛下皇后陈述才显得体。”

卫王恼怒,指着远处被众人众星拱月围在正中,喜笑颜开连连拱手谦虚的赵立宽:“那就让他这么万众瞩目,风光无限!”

唐太傅着急了:“殿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今......如今陛下年事已高,赵立宽又还年轻,你只要恪守本分,兢兢业业,以后有的是机会,何必急于一时!

如今赵立宽正是风光时候,恰逢连年边衅正是用人之时。

小不忍则乱大谋,殿下不如多说你资助赵种将军的事为上!”

卫王这下终于听进去一些,怒气冲冲道:“我知道了!”

随后到了高台下,此时诗会已到尾声,赵立宽一首青玉案传开后,所有还想往上呈送的人都踌躇万分。

不少人悄悄收起自己的高作,诗会反而清冷下来。

他与诸王公打招呼,向父母敬酒,又说起他资助西北招讨使赵种的事。

“父皇,儿臣想早与兵部商议,把三万两资军之用送过去,早为国家尽一份力。”

他没注意此时一位风尘仆仆的士兵正被禁军搀扶下去休息,皇帝的脸色也略微不对。

只是点点头道:“你回去吧,准你与兵部商量,早点送过去,前线急需。”

“是,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尽快去办。”卫王兴奋道。

老皇帝只是点点头,卫王却不知道,他这次表现为自己捡了一条命。

待卫王退下后,天子对身边武德司武德使段全道:“通知焦州那边,花恒及其党羽可以抓了,拿人后直送武德司地牢,不要去御史台。”

段点头:“我这就去安排。”

此话一出,皇帝的意思便是不准备追究背后的卫王,只到花恒田为止。

说着他想起身离开。

吴相公却提醒:“陛下,此时人多眼杂,无论如何也到诗会散了再走,免得满城风雨,人心动摇,不差这一个时辰。”

西北战报到了。

柳林城陷落,赵种战败,损兵折将退守梁州,梁州城被围困。

段思全部粮道断绝,惨胜退敌,困守克胡寨。

而局势全发展如当初赵立宽担心那样,除克胡寨惨胜,几乎一模一样。

代军数万兵马已出现在最南方的梁州一带,截断所有西北州县援军粮道。

此时楼船上下,喧嚣热闹,灯火繁华。

却全不在眼中。

老皇帝突然对方才赵立宽那首词有了另外的感触,纷繁热闹的世界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心中世界只有一片无奈寂寥。

他听了吴相公的建议,故作镇定看着下面的热闹繁华,远处万家灯火。

一首《青玉案元夕》更将这喧嚣热闹推上**,铁树银花,万千灯火,盛世繁华近在眼前。

形势却在这最热闹时急转直下,繁盛中暗流涌动。

半个时辰后,灯火依旧,一片喧闹中,帝后匆匆从在灯火阑珊处下了高高的楼船。

在场多数人根本没有察觉异样,喧嚣依旧,星火满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