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83、东边不亮西边亮(五)

快婿 83、东边不亮西边亮(五)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9 23:56: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是第几次进攻了?”赵立宽抹去脸上汗水,紧盯着前方。

“今天第七次!”钟剑屏答应。

他们已经鏖战两天。

第一天是最艰难的,近万人对他们的四门兜底阵发起四面围攻。

战况异常激烈,最为紧张的时候正门阵线抵挡数倍敌人,四队骑兵都被放出支援各阵线,完全没有预备队可用。

他立即带着一百亲军骑兵去正面救急,军阵之中好几次遇险,有箭矢差点射中他的观察孔打在面甲上射了个凹槽。

还有一名敌军将领居然趁着骚乱掣枪冲到他侧面,差点表演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

好在贴身保护的钟剑屏也是武艺了得,她力气不大却十分灵巧,枪尖一挑快如闪电,他还没看清对面那将领在距离他一丈左右栽下马去,滚入乱军中惨叫几声没气了。

一切只在电光火石间。

随后他与百余骑从侧面进攻,解了正面之急,随后立即回阵中指挥,从压力小的北面调一百人补充到正面,西面和东面的骑兵队乘机击退侧翼敌军骑兵后慢慢缓过来,向正面增援。

鏖战一个多时辰后,正面叛军在周军前沿步兵正面进攻,两翼骑兵不断袭击下蒙受巨大伤亡,再抵挡不住开始后退。

先是正面部队逐渐退缩,随即很快蔓延到侧面部队,一传十十传百如瘟疫般蔓延。

叛军监军接连在后方斩杀数名后退士兵也拦不住,很快一窝蜂往后退却。

赵立宽立即下令全军往前追击一百步,随后立即止住恢复阵型。

将士们令行禁止,严格执行命令,一百步的追杀河谷平地上到处都是敌军尸体。

叛军大队人马逃回到三家村前的桃树李树前才开始重新集结。

打退最艰难的一波后,将士们士气大振!

半天血战击败强敌,敌军是他们的数倍却依旧落败!

将士们的血气都上来了,高呼死战,声震河谷,回荡经久不绝。

这一波打出士气,也给叛军打出心理阴影,之后的进攻都开始畏手畏脚,也没有最开始那么激烈了。

之后他们又组织几次进攻都无成效。

到天黑双方罢战各自收敛尸体回营地。

当天营地里火头军杀牛宰羊,鸡鸭鱼肉都准备上,他们虽然兵不多,但钱多!

郑亲王之前给了一万两,后来又派人送来八千两,三江口大营里缴获叛军粮草三万石,加上泸州源源不断的补给,虽然到五月开始补给少了几乎一半,但也无关痛痒,富裕得都要奔小康。

还沿途和百姓商人买了很多物资。

.......

所以到第二天,他们再来出战,依旧摆出“四门兜底阵”时,叛军虽然人数依旧占优,但进攻明显不如昨天猛烈。

这次进攻叛军又换阵型,为三个大方阵组成的“品”字阵,轮番对正门发起进攻。

赵立宽见此猜到叛军将领已经发现双方战斗力差距。

不敢分散兵力将他们团团包围,从各面同时突破,而是发挥兵力优势集中兵力进攻正面一面。

赵立宽高声鼓舞周围士兵道:“这些鼠辈连战连败,今天都不敢围攻了,他们数倍人马都是空心架子,不堪一击!不如全回家挑粪,免得白送死!”

周围将士都笑起来,士气高昂。

交战半个时辰左右,太阳西斜,叛军轮番进攻都被前阵周军顶住,双方陷入僵持。

东面群山阴影挡住太阳,战场上凉爽下来。

赵立宽坐镇中军,立即敏锐抓住机会。

叛军三阵连番进攻已经疲敝,周军正面将士疲惫伤亡较大,可两翼和后方军队已经休息了近一个时辰,正是体力充沛的时候!

战机稍纵即逝,他立即下令:“传令!变偃月阵,全军进攻!”

身边拨法官领命,鼓声骤起,提醒各指挥看旗语,随后挥舞起四方旗指挥指挥方向,令旗下达命令。

前阵不动,左右两翼开始向两边展开,后阵往前阵补充。

各种阵法之间的变动也是训练的主要科目。

偃月阵因如一轮弯月而得名。

精髓在于把精锐兵力布置在两翼,中间兵力兜底。

中军士兵只要顶住,不必往前进攻,甚至可以缓慢后退把敌人放进来,只要兜住就行。

而两翼精兵要配合骑兵往前不断突进击退敌军,使得敌人中军慢慢陷入三面合围中而被歼灭。

两翼养精蓄锐体力充足的步骑一展开立即配合发起猛烈进攻,不断突破叛军阵线,打得两翼叛军连连后退无法抵挡,逐渐把中军侧翼暴露出来。

正中前阵得到后阵人员补充后立起排盾,死死钉在原地顶住叛军中军进攻。

战场尘土飞扬,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杀声平地起惊震四方。

赵立宽在后方马上看得清楚,再打下去两刻钟左右两翼体力充沛的周军就能将叛军中军部分合围。

不过很快叛军后方就响起当当当的鸣金声。

叛军立即开始全线撤退,周军赶在后面追了一百多步,斩获二三百人,却因为叛军撤退及时没达到围歼中军意图,没能继续扩大战果。

赵立宽看差不多,下令追击军队止步,后撤回来,怕太靠近村子遭到村里叛军的反击。

遥望叛军村头的帅旗,逐渐明白过来,对方主将已经吃过一次偃月阵的亏,眼下见中军要被合围,果断选择撤军。

“他娘的,算你小子跑得快!”赵立宽不甘心咒骂。

作为主将,曾雄这指挥是果决而正确的,果断撤兵死二三百人,如果两翼被击退,中军被围,少说吃下他上千人!

但还是可惜,忍不住骂娘!

心里也在嘀咕,妈的史超那王八蛋到底哪去了!不会出事了吧,正面都打两天了,还是没见他踪影。

再这么下去他要被迫撤回石门桥去了。

叛军虽然损失多,奈何他们也人多,可以轮番上,而自己这边的兵力是没法轮换的,每天几乎都要全员上阵,这种野战多打几天肯定会顶不住的。

赵立宽看着远处不敢出战的叛军,遥望北面天空,咬牙焦急道:“老史啊,可别给我拉裤裆里啊!”

.......

雨后梅州城外泥水淤积,进进出出的骡车马车把大道碾得沟壑纵横,凹凸不平。

往来车马只能绕行,民夫们忙着用砂石填平烂路。

从庆水引水的护城河浑黄无波,足有两丈多宽,手臂粗的铁索吊着闸门放平在河面上作为出城吊桥,吊桥从城内铰起则当做外城门,入城的大道也会完全断绝。

梅州作为七八十年前前汉国都城,城墙十分厚实,城头宽阔能跑马,城脚墙体外围砖石中间夯土,足有近两丈宽,绝非人力能撼动。

内翁城城门大开,城头守军稀稀落落只有十来人走动。

门口卫兵拄着枪杆子昏昏欲睡。

一旁在路边修路的年轻人嬉皮笑脸上来打招呼:“表哥,辛苦了。”

说着递上水壶,卫兵喝了一口又递给旁边的同伴。

同伴犹豫一下接过问:“你家亲戚?”

“二姨妈家的。”

年轻小伙笑脸凑过来:“你们当兵的都是爷,我们这些这当牛做马的累死累活,哪有两位得闲。”

“你小子不长脑,我们站这是闲了,可出点什么事那是要担责任掉脑袋的。”

年轻小伙笑道:“这能有什么事,几天下来人都走光了,城里就百十人,这么多人去前面,还怕什么北军。

曾大帅那么厉害,就有点怕媳妇而已,咱们几万过去,一人一口唾沫也把北军那几千人淹死了。”

两名卫兵对视一眼,神色并没小伙那么乐观。

“你懂个屁,走开走开。”卫兵不耐烦道。

“怎么了,我说得不对?

表哥,什么时候跟大帅也说说,我也来扛枪呗,别看我瘦,有一把子力气。”年轻人讨好道。

卫兵不耐烦打发他走开。

“干好的活,前面打仗呢,没空搭理你。”

“那等仗打完了,回头我给姨妈送只老母鸡补补。”

卫兵摆手:“再说吧。”

他们远比这些不懂的着急。

前线陆续发来命令,通过三次不断增兵,已把除安置在城外的伤兵外所有可用之兵全陆续调往前线了。

大概一万三千人,在这两三天里陆陆续续全往前线调,还有几回是连夜调出城走的。

这很不寻常。

按大帅出兵前说的,北军经这两个月鏖战,顶多有四千兵马能用,他们这一万多人早该取胜了。

现在却不断增兵,两三天没有结果,只能是战事吃紧,前线进展不顺了。

一万多人和四千人打得难解难分,这本就不是个好消息。

多数民众还不知道这其中关键,他们这些当兵的大多都很紧张,整个梅州城如今只剩百十号人看家,还有城外那上千的伤兵也不抵用。

卫兵安慰同僚道:“慢点就慢点,怎么也打不到咱这来。

北军就那点人,那赵立宽再厉害,总不能飞过来吧。”

两人对视一笑,缓解不少紧张。

卫兵突然他抬头看了北面天边一眼,神情疑惑。

“怎么了?”同伴问。

“是不是要下雨了?”

“大晴天下什么雨。”

他抬头看了北方天空一眼,晴空万里,只有少数几朵白云,碧蓝天空如洗过一般。

“我刚刚好像听到打雷声。”

“怎么可能。”同伴不以为意,“大晴天的......噫。”

“我好像也听到什么声音!”

两人不约而同抬头看向北方,大道在百余布外转弯,河边缓慢前进的骡车马车,车夫慢悠悠走着,是不是三五成群低头说着什么。

两人对视,都看到对方眼中疑惑和一丝丝隐忧,什么情况?

再望向北面,大路尽头所有人都停下呆立遥望北面,时间如静止般。

“怎么回事?”

同伴摇头,伸头去望。

这时远处的民夫突然丢下马车往城墙这边跑来,变跑似乎还变喊着什么,可距离太远根本听不见。

卫兵顿时紧张起来,心里有一种极其不好的感觉:“他在说什么?”

同伴摇头。

下一刻,大道尽头突然涌入大量黑色人影,连成一条线,尘土滚滚铁甲反光。

他只觉脑子一下懵了,骑兵?

前线得胜归来了?

但随着越来越近很快发现不对,这队骑兵没有旗帜,而且无论是铠甲还装饰,都与他们不同。

哪里军队!

北军!

怎么过来的?从天上飞下来的吗!

数不清的问号几乎要塞满脑袋,但作为卫兵他立即本能冲后面城头高喊:“关门!快关门!”

可惜已来不及,骑兵如一条长龙奔驰而来,几百步的距离眨眼就到。

那些骑兵越过一路已吓呆的民夫根本不会理,直直冲城门而来。

脑子根本来不及思考判断,眼见如小山般的的铁骑越来越近,他下意识腿肚一软,丢下手中长枪举起双手跪在一边。

长长的铁骑队列如一条钢铁长龙,呼啸着如打雷般在他耳边轰隆疾驰而过。

直到一刻钟钟后,前面的人全涌入城中,只有十余骑兵留在门口看守,他只觉如做了一场梦一般。

再一看对面,他的同僚已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手里还捏着枪杆,血水流了一地。

这时一个骑军官从城里出来,居高临下质问他:“我乃大周天兵,你们城里多少人马?都去哪了。”

他整个人都有些恍惚,几乎反应不过来,周军!

他们从哪来的?

真像鸟一样飞过来,还是前线大军已经败了!

一抬头,发现城头已换上周军旗帜!

“问你话呢!想活命快说!”周军军官怒斥,锋利枪尖顶着他脖子。

他赶忙道:“城里守军只有一百个,伤兵有上千,全安置在城南河边。”

听到他这话后周军军官也有些惊讶:“这么大的城没人了?”

枪尖架在脖子上,他只能点头,老实回答:“陆续都调到北面前线去了。”

对方愣了一下,随即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娘的,赵大帅就是有本事,从不让弟兄们失望!先把狗日的粮食断了!”

过了一会儿又有骑兵激动来汇报:“史将军,叛军主将曾雄一家老小二十多口全拿住了,一个没跑,守军都投降了!”

那军官满面尘污,露出两排大白牙:“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