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304、输得彻底

快婿 304、输得彻底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3 04:25:45 来源:源1

震惊中,曹颖隐约听到陛下这么说了一句。

“列祖列宗保佑,待会你和我一道去祠堂祭拜列位先帝,告诉他们这个大好消息。”

皇后点头,回头对她道:“今天你也休息吧,顺道把消息带到赵府上,也让立宽家里不必担心。

曹颖行礼退下。

大周祠堂内,皇帝皇后更换素服,屏退左右,恭敬焚香礼拜,对着上方一排排牌位恭敬告知西北胜利。

这里没别人,皇后忍不住落下泪来。

“怎么了,大好消息还哭了。”老皇帝问。

皇后摇摇头,“陛下,我们出去吧,别在祖宗面前失了脸面。”

两人到了外面的院子里。

皇后连连擦去泪水,不让外人看到,随后才道:“我又想到了可怜的显儿......”

赵显,正是当年的太子,赵立宽的亲生父亲。

陛下也沉默了。

皇后有些懊悔的说:“陛下,当初我们是不是对她太过严苛了,他不过是娶了个辽国的公主,当初何必那么逼她。

那辽国的公主不过刁蛮了点,一个女子骑马带刀上街确实不成体统,可她终归是辽国人,从小就是那样。

我们却夺了她的孩子,将心比心,哪个当娘的不会发疯。

她来宫门前大吵大闹,便有刀枪也不怕,要赴死的架势,便觉得她有失皇家体面。

现在想来我真是个苛刻的婆婆……………”

皇帝没说话,只静静走到一处小亭里停下,石凳有些凉,十几步外跟随的宫女想上前垫上随身带的垫子。

却被陛下抬手制止,只让他们远远等候。

老皇帝叹口气:“这件事不全怪你,当时朝廷上许多人都在反对。

当时帝师唐世昌,侍御史明生等,包括朕都不支持。”

“唉....”皇后后悔不已:“这件事其实没必要那么较真,说什么华夷之别。

前朝太宗皇帝天纵英才,文韬武略,其母,其祖母不都是胡人吗。

那有什么,硬是闹到那步境地。”

陛下不说话,只烦躁的叫远处宫女去取茶水来。

皇后越说越动情:“二十年前辽国犯边是太子力挽狂澜,这回西南边乱,代国犯边,都是宽那孩子克敌制胜。

父子做那么多事,总不能亏待他们吧。”

陛下不说话,皇后也不敢再往深里说了。

当初的矛盾闹到那种地步,主要还是因为父子俩都太过倔强,谁也不肯让半步。

以致矛盾越来越深,最严重的时候陛下甚至威胁要废除太子。

当时太子非常伤心,一度闹得不入宫见驾。

以致最终被奸人稍一挑拨,就酿成大祸。

皇后想起那些往事,再也忍不住情绪。

随即心里焦虑,忍不住开口:“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

当初太子就和陛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是倔强不肯退让,谁也不愿低半分都,最终才闹到那步。

立宽这孩子从小吃苦懂得退让,可我就怕哪一天,他随父亲,又......又顶撞了陛下。”

说着忍不住再次泪如泉涌。

“好了好了,多大年纪哭什么哭,朕岂会和他一个孩子计较。”陛下不耐烦开口。

此时宫女小心翼翼送茶过来,又被屏退。

陛下自己沏茶喝了两杯,随后摆摆手向皇后保证:“等他回来朕必然高升重赏。”

“那孩子的身份………………”皇后小声问了一句。

“朕自有安排。”陛下答了一句。

皇后便不敢再往深里问了。

如果要恢复赵立宽的身份,就必须为当年的太子翻案。

那等同于让陛下认错。

这种事她不敢再往深处说了。

就算真要那样,也只能陛下自己做决定,决不能是别人逼。

皇后心里默叹口气,陛下是最看重脸面的,所以对卫王做的事才会那么生气。

要他当着天下人认错恢复赵立宽的身份,只怕难上加难....……

无论怎么说,卫王因此事牵连禁足宗正寺,郑王便是唯一的储君人选。

卫王是她亲生的皇子,总有好处,也是一件好事。

随后,陛下并离开,令摆驾政事堂,去找吴光启,司马忠两位相公及众多政事堂官员议事。

一下撤了十多位官员,其中两位还是重要位置,必须安排好暂代的人选。

皇城里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居然很快传到宫外。

因弹劾赵立宽,卫王被软禁宗正寺,十余位朝廷官员被治罪。

很快,悄悄传递消息的入内内宦官悄悄回皇城时被皇城司禁军拿住。

一共拿住五个,但也不确定是谁传递的消息。

他们都不断哀求辩解,说自己是被冤枉的。

又说跑出去帮宫里妃嫔买胭脂的,又说出去给家人送钱的,还有说出去买酒的。

报到陛下那之后根本没派人去核查清楚,而是下令五人全部斩首。

里面或许有无辜的,无奈撞上了特殊时候,要是平时不至于死。

第二天王济海的儿子礼部主事王瑞,以及帝师唐世昌等便发动纠集了二三十名容易煽动,又没见过世面,自视甚高的太学生在东华门外请愿,言者无罪,求天子释放诸大臣。

随后就跪在门外,言天子不见,他们就不起来。

天子却根本没理会他们。

跪到中午时,有人坚持不住晕倒,有几个学生趁机扶他回去了,其余人依旧坚持。

到下午时候,神京府派出大量衙役,身着红袍,敲锣打鼓,分二十余队,在京城各街巷开始敲锣打鼓通报西北大捷,并在大街小巷张贴告示。

随后陛下也派内侍都魏浦到东华门外,当着跪在日头下的二十多人,大声朗读赵立宽在西北俘斩代军两万余的大捷战报。

听得在场之人目瞪口呆。

随后魏浦道:“陛下令我带话,卫王等结党营私,构陷忠良,扰乱战局,你们为什么替他们求情?你们是同觉吗?”

二十多学生吓得脸色发白,手脚颤抖,连都推脱只是看在前帝师的面上过来,他们全部知情等。

有几个胆小的直接瘫软在地,裤裆里一股骚味,他们根本没想到,就这么稀里糊涂牵扯进如此大事中来。

说不定最轻也是前程尽毁,还会有牢狱之灾。

连一个个跪着磕头认错,都是被奸人蒙蔽,他们只是学生,什么都不知道。

魏浦似乎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摇头冷笑不屑道:“陛下让我带话给你们,十年寒窗苦读,不要自己把自己给害了。

好好读你们的书,别老想什么旁门左道。”

二十几个学生恭声道:“谨遵陛下圣训!”

“都回去吧!”

这回不敢有人再犹豫,都一骨碌爬起来往外走。

但夹在人群中想浑水摸鱼的五位官员,以唐世昌为首却都被魏浦一一点名叫住。

之所以现在才出来,就是叫人在城头上认人。

“唐太傅,陛下不是嘱咐你回洛阳养老吗?”

唐世昌一句话说不出来。

魏浦直接从袖子里掏出圣旨道:“陛下有旨,太傅唐世昌,结党营私,构陷忠良,擅言乱战,贬为庶人,终生不得回京。”

唐世昌花白胡须颤动,整个人瞬间如同老了一大截。

直到魏浦提醒他:“接旨吧。”

他才颤颤巍巍跪下,双手接过圣旨,答了一句:“谢陛下.....”

话才说完,双唇颤动,老泪纵横,心里明白,这一步踏错,唐家的前程富贵就这么被他断送了。

“奉旨,其余四个暂革除职务,听候陛下发落。”

身边禁军上前,将四人请入宫去。

所有人都走后,唐世昌还跪在东华门外,久久不肯离去,回忆起他年轻人东华门唱名何等风光。

如今却落得这下场!

陛下只有几天时间,便将卫王党羽尽数剪除,自己当初为什么犯糊涂想着向陛下施压呢?

又想到那战报,这才是一切的根由。

战场上赢了,说什么都是对。

陛下威望大增,自然大动拳脚。

他越发无奈,赵立宽啊赵立宽,北面突然冒出来的小将,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子,竟让他输得如此彻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